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模化奶牛场牛群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对于规模化牛场来说,饲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分群。合理分群是牛群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分群主要从2个方面考虑:一是奶牛本身,包括奶牛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要;二是管理的需要,主要指挤奶、配种和保健等。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分群管理是牛场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之一,但是该项工作的进行的好坏对于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整个牛场的盈利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奶牛全混合日粮(TMR)制作技术、牛群分群要求、不同阶段奶牛营养需要、奶牛全混合日粮(TMR)技术饲喂管理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为牛场饲养管理者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尽可能做到分群饲喂,根据不同牛群设计相应的牛床、牛颈夹等配套设施。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亚洲、非洲热带地区小规模家庭牛场的建设指导手册.即使2~3头奶牛的牛群.也应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发育胎次.设计不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的分群管理是牛场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之一,但是该项工作的进行的好坏对于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整个牛场的盈利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1分群原则犊牛(0~6月龄牛)分群原则。断奶前和断奶后犊牛要分群饲养,断奶后犊牛应按照体格大小分群,刚断奶犊牛必须在单独牛舍内饲养,每圈牛头数要少于牛颈夹数确保同圈牛能够同时采食。青年牛和成年牛(6~24月龄牛或围产牛)的分群原则。体格大小一致的应同群饲养,参配牛要同群  相似文献   

6.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是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是改善牛群素质、提高奶牛泌乳能力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DHI可以完善牛场的生产记录体系;加速奶牛品种、良种登记的进程;牛场管理者还可根据DHI报告中反映的信息,对牛群实际状况作出客观科学的判断,以便更好的管理牛场,提高奶牛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的数据。通过对牛场牛群精细化管理以及健康情况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评估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配种选用公牛精液时考虑母牛难产、围产期时将后备牛与干奶牛分开饲养、新产牛与其他泌乳牛分开饲养的牛场占比均超过50%,49.2%的牛场将头胎牛与经产牛分开饲养,其年均产奶量分别较未采取相应措施的牛场高11.0%、11.1%、7.9%、27.3%、21.0%;(2)90.2%的牛场会定期评估牛群体况,其年均产奶量较没有定期评估牛群体况的牛场高15.0%;11.5%的牛场奶牛体况偏瘦或偏胖,其年均产奶量低于奶牛体况正常的牛场;(3)尽管产后瘫痪发生率在0.5%以下、酮病发生率在1%以下的牛场占比均超过50%,但产后瘫痪、酮病在产奶量高的牛场发生率偏高;夏季高产牛乳房炎发生率高,更应关注。综上所述,牛场应注重分群及其他精细化管理,并关注牛群的健康状况,以期获得更高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8.
TMR饲喂中的奶牛分群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分群技术是实现TMR饲喂工艺的核心.但根踞我国现有的奶牛场的规模和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因地制宜的组织安排适合的奶牛分群方案。分群的数目视牛群的大小和现有的设施设备而定。  相似文献   

9.
韦人 《中国奶牛》2011,(21):42-43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后,国家对奶业进行了严格的整顿,奶牛养殖业逐步恢复与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养殖水平显著提高。但奶牛养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经常听到养殖场的老板们反映,牛场的牛群结构不尽人意,吃“闲饭”的奶牛太多,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形,甚至出现长期亏损的现象。到底规模奶牛场的牛群结构比例多少合适,笔者调查了银川地区大大小小的牛场,并与业内许多专家进行了交流,现对银川地区规模奶牛场合理的牛群结构提出自己的见解,供规模奶牛场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DHI报告是提高奶牛群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之一,可以为奶牛场饲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利用白城地区某奶牛场2018年9月~2019年8月的DHI数据资料,对牛群305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尿素氮、胎次、泌乳天数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明确奶牛场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有利于牛群保持较高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该牛场胎次2.3胎,平均泌乳天数203 d,牛群整体繁育工作失衡;牛群305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低,牛群的遗传和饲养管理存在问题;体细胞数>50万/mL,牛群乳房炎发生率高;MUN水平22 mg/d,日粮能氮失衡。建议牛场管理者应加强奶牛繁育工作,调整日粮结构,改善奶牛应激期的饲养环境以及奶牛乳房炎的检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是改善牛群质量、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有效措施。文章系统概述了DHI技术体系的概念与技术流程、DHI报告的内容与分析及其对牛场的指导作用、DHI技术应用的效果,旨在为牛场科学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DHI(奶牛牛群改良)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奶牛产奶量的高低和奶的质量直接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DHI是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是改善牛群素质、提高奶牛泌乳能力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国外奶牛生产先进国家早就开始进行此项工作,使奶牛群的遗传水平和泌乳能力持续提高,已成为奶牛群改良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窦红 《中国畜牧兽医》2004,31(9):i004-G5
DHI是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是改善牛群素质、提高奶牛泌乳能力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牛场经营者根据DHI报告中反映的各种量化信息,对自己牛群实际状况作出客观科学的判断,并以此作为改进饲养管理的科学依据,以提高牛场的管理和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上接第三期)成母牛群的散栏饲养一般将牛群分成五种,即头胎牛群、泌乳盛期群、泌乳中期群、泌乳末期群和干奶牛群。后备牛的散栏饲养可根据牛群规模分群,对各群牛分别提供相应日粮。  相似文献   

15.
汪毅 《中国奶牛》2006,(10):59-60
现代奶业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获得更高奶产量来提高牛场的利润。随着牛群产奶量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牛群繁殖工作压力的增加和奶牛受孕率的降低。受孕率的降低必然导致牛群平均产犊间隔的延长,从而造成奶牛一生泌乳期内整体产奶量的减少。位于安大略省的加拿大农业部所作的研究表明,牛群平均产犊间隔超过13个月,牛场每天每头牛的损失为18~20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下乡经常听到养殖场的老板们反映,牛场的牛群结构不尽人意,吃“闲饭”的奶牛太多,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形,甚至出现连年亏损的现象。到底规模奶牛场的牛群结构比例多少合适,笔者调查了辖区内很多的牛场,并与业内许多养牛专家进行了交流,对宁夏银川地区规模奶牛场合理的牛群结构提出以下见解.供广大规模奶牛场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闫青霞  曹正 《中国奶牛》2011,(23):26-27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诞生于1907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发展演变为综合的牛场管理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的牛场管理信息。1953年,美国、加拿大两国正式启动了"牛群遗传改良计划",即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目前加拿大70%的牛群、美国50%的牛群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  相似文献   

18.
牛场配种繁殖工作是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尤其是高产牛场,如何搞好奶牛的选种选配、做好奶牛的繁殖工作、为奶牛持续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已经成为当前牛群管理的关键因素。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奶牛的配种繁殖工作应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12,(21):25
<正>奶牛的分群管理是牧场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之一,该项工作的好坏对于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整个牧场的盈利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在此,这篇文章阐述了分群的方法和理念,以及基于不同日粮的分群方案。首先需要根据各自特定牧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所需分出的牛群数和每群的大小。最小的牛群数包括泌乳牛和干奶牛两个群体。干奶牛又分为两个群,即干奶前期牛和围产牛(产前14~21天)。这样既做到饲喂好干奶前期牛,又兼顾围产牛的营养和监护需要。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一个规模化大型牧场,牛群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泌乳牛群的分群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牧场的生产效率、牛群健康和以及活资产的增值。根据不同牧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分群方案,在头胎、经产泌乳牛分开饲养的前提下,以泌乳天数为基础,以近三次实际测产的真实数据的平均产量为依据,同时参考奶牛体况及怀胎情况进行分群工作。初产牛。对新产牛加强产后护理工作,严格按照兽医中心的制度执行,使奶牛在产后尽快恢复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