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姆渡遗址农业形态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处著名遗址,两次考古发掘均发现了丰富的人工栽培稻谷和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遗迹,因此而闻名于世,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专家们在研究出土稻谷的同时,往往联系到出土的170多件骨耜。涉及当时的农业形态问题,并根据遗迹、遗物对当时的农业形态作了相应的推测。九十年代以来,浙江省的有关文物部门与日本宫崎大学…… 相似文献
2.
河姆渡遗址稻的硅酸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植物硅酸体分析技术,对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堆积物和土壤中的水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进行了观察调查,以冀从细胞形成角度了解河姆渡稻谷的种属。结果表明,河姆渡遗址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以β型为主,占73.8%;a型次之,占22.1%;中间型占4.1%。平均尖度0.86,背离系数1,是一个以粳型为主的栽培稻群体,其生物学性状与现代的热带粳稻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河姆渡遗址稻的硅酸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物硅酸体分析技术,对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堆积物和土壤中的水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进行了观察调查,以冀从细胞形成角度了解河姆渡稻谷的种属,结果表明,河姆渡址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以β型为主,占73.8%;a型次之,占22.1%;中间型占4.1%平均尖度0.85,背离系数1,是一个以粳型为主的栽培稻群体,其生物学性状与现代的热带粳稻有相仅之处。 相似文献
4.
河姆渡周边遗址原始稻作农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姆渡周边遗址原始稻作农业的研究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赵晓波一、河姆渡文化周边遗址简况八十年代初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会同有关县(市)文物部门对河姆渡文化的分布范围作过一次普查工作,发现30多处河姆渡文化1期以后的文化遗址,近几年在基本建设中又有新的发现,增加了... 相似文献
5.
河姆渡遗址“鱼藻”纹盆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姆渡遗址“鱼藻”纹盆考释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黄渭金河姆渡遗址曾出土不少表现农业题材的陶器,这些陶器不仅制作较精致,而且器表大都经打磨光亮,腹壁也往往刻划线条粗矿、流畅的动植物图案,是河姆渡遗址中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鱼藻”纹盆即是此... 相似文献
6.
河姆渡遗址“稻谷堆积层”成因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姆渡遗址“稻谷堆积层”成因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劳伯敏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由于它的地下保存条件较好,出土了一群颇富特征的文化遗存,对于当时长江下游杭州湾地区的原始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这个遗址第四文化层上部出土的“稻谷堆积”中... 相似文献
7.
农具变迁是农业发展状况的表现形式之一.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江淮地区出土青铜镰的统计和考古类型学梳理、分析,对商周时期安徽的农业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通过对比材料分析,对锯齿镰、有銎镰的地域分布及演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9.
浅议安徽省薛家岗遗址出土的石刀安徽省博物馆卢茂村薛家岗遗址位于安徽省潜山县河镇公社永岗大队永明生产队,北距县城约15华里,南距王河镇八华里,东临潜河,现为一椭圆形的台地,总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经过四次发掘,最后定名为薛家岗文化。已揭露面积1600多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青铜生产工具的使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大约最先使用青铜器就是生产工具了,了解和研究青铜生产工具的使用、生产工具的形式、用途及断代,对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社会关系有一定的意义。多年来扶风地区出土了许多生产工具,有些是作为农具用的,有些则作为手工业工具,这里作分类论述,并对有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葡萄种子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处长江下游的浙江省最近几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出土了许多葡萄种子,表明距今5000年左右,我国南方先民已经食用葡萄,不亚于欧洲的使用葡萄历史;历史文献中也记载,在欧洲葡萄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居民已经普遍把葡萄作为水果食用。各种迹象显示我国可能有本土葡萄的驯化栽培历史。文章对中国的野生葡萄为什么没有进一步驯化成象西方那样的优良食用和酿酒用的品种?中国原有的野生葡萄资源有无驯化培育为栽培种的可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遗址。1976年至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等单位进行了发掘,分为三个发掘区,揭露面积2579平方米。发现了房址、灰坑、沟壕等遗迹,出土了富于特征的大平底筒形盂、倒靴状支架、三足钵、深腹罐、长颈壶、平底钵、圈足罐等陶器以及石磨盘、石磨棒等各种石器和骨器,表现了这一文化遗存的年代较早,面貌独特,它与河南中部发现的裴李岗遗址共同被称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6.
17.
河姆渡稻谷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姆渡稻谷研究进展及展望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郑云飞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有稻谷的遗址累积到1970年代初止,约30处;从1973—1989这十多年中又出土了49处,合计达79处。1989以后至1992年止,共已达112处。稻作遗址的不断出现,促进了稻作起... 相似文献
18.
19.
自从人类使用火时开始,进入了人类蒙昧期的中级阶段。原始社会里的先民们,开始从事捕鱼活动,为人类的进步做出重大的贡献。据出土文物证实:在20多万年前,生活在渭北平原的“大荔人”,就知道在洛河下游和渭河水域里捕捞鱼、蚌。在10万年前,生活在汾水中游的“丁村人”,他们能在河滩上拾取螺、蚌,在较深的水中捕捉鱼类充食。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用双手捕捞水产的原始阶段。到了距今18000多前的“山顶洞人”,开始会使用石块投掷和在木棒尖端(梢头)绑上石矛用于投刺湖泊中的大鱼。到了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的水产… 相似文献
20.
刘莉等学者利用实验考古与微痕分析对毘山遗址出土的犁形石器进行研究,值得赞许,但是文中选择的标本似不具代表性,进行的考古实验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并且在分析微痕时或违背常理,或分割器物的整体性,从而得出毘山遗址出土的犁形石器不是石犁的结论。结合器物本身的特点和当时居民整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我们认为否定其是石犁,证据不充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