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炼山造林是我们过去经常采用,但由于其对森林植被的毁灭性破坏以及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而被现代林业生产所淘汰。如何在现有的低产林或灌木林地上,在不破坏现有植被的情况下进行整地营造速生丰产树种,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吉安县白云山林场通过1996~199...  相似文献   

2.
吕跃伟 《林业科技》2012,37(4):52-52,46
伊春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这里曾是以红松、云冷杉为优势树种的针阔混交森林植物群落,蓄藏着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但由于以往的过量采伐,以及粗放式的生产管理模式,使得该地区森林植被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而大力营造抗逆性树种、有效保护和科学培育好现有的森林植被资源、加大封禁管护力度,则是加快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植被的恢复进程,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在三峡库区实施以恢复植被为主要内容的四大造林绿化工程和以保护现有森林植被和野生动植物为目标的两大工程,以构筑青山绿水的多重生态屏障:四大造林绿化工程是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江防护林二期工程,库区百万亩绿色屏障工程和包括河流、  相似文献   

4.
秦淮河湿地公园植被恢复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秦淮河湿地公园现有植被以草本为主,乔、灌木较少的特点,提出因地制宜,适当发展乔、灌木,以丰富公园植被景观的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海南省万宁市神州半岛区域现有植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路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野外植被调查方法,研究该地区植被类型的情况。依据《中国植被》的植被分类原则把该半岛的自然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6个群系,并对各个植被类型的基本特征给予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辽西地区森林植被的历史、现状详细了解调查的基础上,对现有主要植被类型以及其演替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尽快恢复辽西地区的植被,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者针对三峡库区植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库区水土保持型植被恢复与建设的重点区域——低山丘陵区为例,在现有植被建设模式基础上,从生态规划、树种选择、群落结构配置等方面加以提高和改进,筛选和配置出对各区适应性强的植被建设模式,为该区植被恢复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研究区植被组成的区系特点、植物生活型特点及22个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定量评价了22个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并根据水土保持效益的大小划分成Ⅰ、Ⅱ、Ⅲ、Ⅳ、Ⅴ共5个级别。结果表明,本区植被区系特征为偏旱型,应营造人工-天然复合植被型的水土保持林,充分利用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次生植被。不同植被类型的贮水公益效能约为119~560(t/hm ̄2)。  相似文献   

9.
程海湖流域生态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菊芳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130-132
位于丽江市永胜县的程海湖是云南9大高原湖泊之一,其水面面积74.6km2。目前程海湖水质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污水直排湖内、森林植被逆向演替。文章提出了以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为主的植被恢复措施,制订治理规划等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丹锡高速(锦州—朝阳段)部分坚岩、次坚岩高陡边坡生态植被恢复项目为例,详细介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并对现有绿化技术方法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高速公路两侧坚岩、次坚岩高陡边坡植被恢复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广东康禾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中大 《广西林业科学》2007,36(2):75-77,81
根据对保护区的植被调查,分析了该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生活型谱和植被类型,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最为丰富,各占30.5%和13.8%;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但比例略低于近纬度带的阴那山等地区;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因人为破坏较严重,现有植被主要为次生性较强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2.
曹尘  何政  姜倪皓  张诗函 《林业科技》2023,(3):31-34+49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老阴山5种在天然林栽培条件影响下产生的次生植被树种的森林种类、盖度、密度分布等方面进行作了全面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等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数,将结合植被物种资源总丰度来研究现有5种植被类型和天然林植被群落类型模式下的植被物种数量分布组成、演化方式规律和森林种群植物资源分布多样性。研究发现线柏林的林下植被生物种群及其多样性物种含量分布最为全面丰富;草本植物的物种类型中则以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其次的类型为蔷薇科;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子为地表干扰;通过回归分析和生长痕迹发现同一水热条件下,灌木层生长周期有区别于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3.
四川西部是长江上游天然林主要分布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绿色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区,气候及地质地貌的复杂变化又使本区域成为我国特有动植物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的实施应在现有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的基础上,以保护现有植被,重点实施封山育林为主。造林和封育坚持乔、灌、草结合,多树种一起上的原则,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与森林生态旅游景观建设相结合,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相结合,在短期内恢复植被覆盖,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为本州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乡土植物在南京地区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园林绿化及植被恢复应尽量保存现有植被,并从区域性植物区系中发掘有价值的乡土植物,以便在各类园林绿化中,用来保持和创建景观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对大面积开阔空地的绿化,可通过营造不同年龄、不同树种的混合林来形成自然协调的景观。该文就紫金山的乡土植物在南京地区园林绿化和植被恢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估算,我国天然植被在水土保持、气候调节、控制污染、防止生物灾难、生物多样性利用和再生能源等方面具有巨大价值,每年的生态系统效益高达11万亿元,其中当前价值超过4.7万亿元,潜在价值超过6.5万亿元。中科院生物学家解焱博士认为,由于天然植被的生态效益远远高于单纯的人工植被,在生态保护和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利用当地物种组成植被,来恢复健康的生态系统,以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天然植被每年的生态系统效益高达11万亿元!新华网  相似文献   

16.
对辽西地区植被恢复及现有林经营现状及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目前植被恢复及现有林经营中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板桥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林配置图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板桥河小流域现有的森林植被调查和乔、灌、草的最大持水率和各植被类型根量的调查,结合坡度和土层厚度划分了十六个坡类,采用综合评判法,结合具体的造林实际,提出各造林坡类上的相应造林图式。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现有坡地植被是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而来的天然次生林和荒地草坡及人工林植被。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40年代的45.5%降至1985年的21.7%,而且面积分布不均匀呈“岛状”和“斑块状”。坡地植被的退化导致了土壤瘠薄。  相似文献   

19.
柳树岛生态恢复工程,是围绕自然形态的环境复原展开的。生态恢复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的植物有利于更快的恢复被破坏的区域,改善局部的小气候条件,更有利于植被的自我恢复。在植被选择上以岛上的现有植被为优先,乔木选择上以旱柳、糖槭为植物群落的上层架构,作为改造后裸露地面的主要覆盖物;下层以山丁子做为主要的群落;地表层以萌发性较强的蔓生性草坪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工程以改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植被,根治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为根本目的.因此,工程建设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兼顾的原则,同时强调预防为主,保护好现有植被,以防止造成新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最终实现以粮食换生态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