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2系”是1971年从岱红岱中系统选育的中熟棉花品系。一般比岱红岱原种每亩增产皮棉10.5—36.3%,平均亩产150—180斤,最高可达250斤以上,各种指标均达国内优良棉种的先进指标:平均主体绒长32.29毫米,品质绒长34.78毫米,短绒率11.84%,纤维基数39.7,纤维均匀度1281,强度5.21克,细度5292支,成熟度1.96。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棉花合理施肥的规律,我们在早发,伏旱的1973年和晚发、伏涝的1974年,分别调查了10个亩产皮棉百斤以上的生产队的施肥情况。现将调查结果综合如下。一、要提高棉花产量,必须提高施肥水平。1973年调查的10个生产队,共植棉1274亩,平均亩产皮棉150.4斤,每亩用肥量折纯氮17.9斤。其中亩产皮棉100~180斤的3个生产队,每亩用肥折纯氮12.6斤;亩产皮棉140—160斤的4个队,每亩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四年,我们科研组开展了蚕豆棉花连作试验,为夺取粮棉双高产探索门路,蚕豆亩产205斤,棉花产量,密度每亩5626株的,实收籽棉424斤,折合皮棉160斤;每亩11400株的,实收籽棉385斤,折合皮棉146斤。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七·三○指示》的光辉照耀下,通过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和开门办学,我们在总结我省群众棉花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在我校三结合基地上进行了红壤植棉高产栽培试验。试验地是新开垦的种过一年棉花的红壤早地,面积1.55亩,品种是“沪棉204”原种,实收籽棉736.38斤,折合亩产皮棉201.9斤。一、棉株结构收获时棉株的丰产结构:每亩实收5320株,株高平均98.1厘米,第一果枝着生高度19.54厘米,单株平均果枝14.9层,总果节24.87个,成铃13.28个,每亩总铃数70690个,  相似文献   

5.
“邢台6871”     
邢台6871棉花新品种是一九六八年自徐州1818中选得的优良单株,用系统育种法,经过分系比较、测产鉴定等一系列措施,于一九七一年育成。一、近几年在各地的表现一九七一年河北保定地区农科所试验,皮棉较徐州1818增产32%。一九七一和一九七二年河南新乡地区农科所和汲县柳庄大队试验,两年平均皮棉分别较岱字15号增产30.72%和14.0%。一九七二年河南济源县农业试验站和西华县国营黄泛区农场试验,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早打顶是实现大面积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保定地区十年来的棉花生产实践证明,凡是棉花能够大幅度增产的单位,都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狠抓以密植为中心的技术改革取得的。如定兴县傅家庄大队,1964年大上密度,由每亩二、三千棵上到五、六千棵,使一千多亩棉花产量翻一番,单产提高到80多斤,一年向国家交售了八万斤皮棉。这个队还在早薄地上进行过高密度早打顶的科学实验,每亩一万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正定县南豆大队第四生产队,为了探索棉花高产规律,7r4年进行了高密度、早打顶的试验,在菜园地种植了4.8亩棉花,采取大麦和棉花间作,4.2尺一带,棉花行距平均2.1尺,株距2.8寸,每亩留苗12000株,到7月6日即全部打完了顶尖。据秋季收花时调查,每亩实有棉花10000株,株高80厘米,每株平均3.5个果枝,单株结铃9.1个,空株占5%,脱落率24.1%。经过精细管理,每自然亩收大麦300斤,皮棉128斤,折合亩产粮食1200斤,棉花170.6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郊区自1964年实现棉花产量超“纲要”后,1968年平均亩产皮棉曾超过150斤。近几年来进展缓慢,产量徘徊在115斤上下,但也出现了一批连年亩产皮棉200斤左右和粮棉双高产的单位。这充分说明了棉花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因此,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棉花早发稳长不早衰的高产生育规律,对促进棉花生产大上快上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依靠群众,运用辩证法,一分为二地对待传统的良种繁育方法,破除“只繁不育”的框框,在搞好提纯复壮的基础上进行棉花新品种选育,探索育繁结合的新路子。十多年来,共向国家提供棉花原种271万斤,原种质量不断提高,不仅保持了“岱字十五号”原有的优良种性,且而从中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泗棉一号”新品种。它比“岱字十五号”皮棉增产稳定在一成以上,在江苏省三年来的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均居前列。先后推广到十多个省、市,推广面积已达一百一十多万亩。  相似文献   

10.
《种业导刊》2006,(12):45-49
(接第九期)棉花品种名称:鄂杂棉16F1品种来源:荆州市金龙发种业有限公司用“X-99”作母本,“J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品种。区试代号:龙杂142。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6001。品质产量: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5%跨长29.4毫米,比强29.8cN/tex,马克隆值4.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03.85公斤,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9.28%。其中:2004年皮棉亩产105.82公斤,比鄂杂棉1号增产11.68%;2005年皮棉亩产101.88公斤,比鄂杂棉1号增…  相似文献   

11.
稻棉轮作     
我县是粮棉兼作区。近几年,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完善,部分社、队试验推广了稻棉轮作制度,收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马口公社胜利大队过去是一个旱作地区,目前水田已扩大到1100亩,早地1399亩,常年植棉1200亩。从1972年开始搞稻棉轮作试验,第八生产队144亩棉田有70亩是水田改种的,亩产皮棉155斤,较老棉田增产63.1%;而棉田改种双季稻,亩产1160斤,较老水田增产34.2%。县农科所1972、1973年稻棉轮作试验也证明:轮作棉田增产46.2%和54.4%。轮作水田较老水田水稻增产34.6%和34.5%。(一)稻棉轮作能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夺取棉花早熟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据对我县大面积推广育苗移栽的情况调查,缓苗是移栽后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基本上不缓苗的移栽棉田,每亩比同样管理的直播棉田增产皮棉35斤左右;缓苗十天以下的,增产30斤左右;缓苗一、二十天的,增产20斤左右;缓苗三十天的,不增产。  相似文献   

13.
一选育经过徐州1818系本所自徐州209中以系统育种法育成。1957年于徐州209繁殖田选株,1958年参加选种圃,1959年参加预试圃,1960—1961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1962—1964年参加黄河流域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963年起本专区主要产棉县及黄河流域各省又广泛进行生产试验,连年多点试验中,徐州1818表现丰产,早熟、出苗好和适应性广,一般皮棉增产二至四成,霜前皮棉增产五成左右,为当前北方棉区生产价值最大,最受欢迎的棉花新品种。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江苏等省及北京市均专设原种场加速繁育,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湖北钟祥县红旗大队农科所,1972-1974年连续做了三年棉花万株密植试验,每年皮棉单产都突破双百斤,初步摸索到棉花密植高产的一些规律。在此基础上,1975年种了一亩三万株高密度试验田,实收皮棉238斤,于9月29日收花结束,与本生产队亩产150斤皮棉的大田(每亩5460株)比较,要少用工5个,少用肥料投资16.32元,少用农药投资6.33元,并提早成熟一个月,是一块令人信服的高产、早熟、低成本的棉花样板田。1975年10月,我所同钟样县农业局、红旗大队农科所的同志一起,对这块试验田进行了调查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两粮一棉”这条路子,我们想了五年种了四年,一九七四年试种一百亩,基本获得了成功。平均一亩地产粮九百四十二斤,产棉一百三十六斤。按照国家计划面积计算,亩产粮食为一千四百七十二斤,亩产皮棉二百六十斤,比习惯种植粮食增产22.6%,皮棉增产52.9%。这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批林批孔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6.
合理密植,是实现棉花高产的重要措施。1973年天门县棉花平均密度为四千二百八十六株,从各区、镇、场的棉花产量看,密度与单产的关系是十分明显的。凡是接近或超过全县平均密度的,单产都超过了《纲要》;凡是低于全县密度的,都没有上“纲”。黄潭区平均密度为4998株,单株成桃十个,每亩总桃五万多个,单产一百三十九斤,比一九七二年增产四成多;芦市区今年改善了水利条件,狠抓了棉田管理,棉花生长较好,单株成桃十一个,但密度只三千四百二十五株,每亩总桃三万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推广优良品种”的教导,在种子量很少的情况下,采用营养缽育苗移栽大棵稀植的方法扩大繁殖系数,加速繁殖,收到一定的成效。1973年引进“徐州58”棉种5斤,当时为了扩大繁殖系数,采取营养钵育苗的方法,每钵1—2粒种子,移栽15亩,单产皮棉203.8斤,  相似文献   

18.
两熟棉田,在底肥每亩施棉饼一百斤、钙镁磷肥五十斤的基础上,追肥每亩用五十斤硫酸铵,究竟怎样追施才能最有利于棉花壮苗早发,稳长多桃,早熟不早衰,保证棉花增产丰收?为了摸索这方面的经验,一九七三年汉阳县奓山公社农科所进行了试验。该所在追肥上进行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每亩密度四千一百六十株,试验结果,同样的追肥数量,由于采取了不同的追肥时间、次数与用量,棉株的座桃与产量就有很大的差别:每亩追施苗肥十斤,蕾肥不施,花肥三十斤,桃肥十斤的,平均单株成桃最多  相似文献   

19.
坚持提纯复壮的初步成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指引下,1976年我县棉花又获得新丰收,全县三十一万九千亩棉花,亩产皮棉123斤,比上年增产7.8%,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我们遵照毛主席“选好种子,不多花钱,也能增产”的伟大教导,认真贯彻“四自一辅”种子工作方针,依靠各级党组织,充分发动群众,大搞种子革命,积极开展棉花种子的提纯复壮工作。目前全县已初步建成“场育队繁”和“社育队繁”相结合的棉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六年,在棉花生产上为了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和增产增收的要求,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大搞技术改革,实行科学种田。在技术改革上,紧紧抓住深沟早管攻伏桃,密植管理增总桃,综合防治保三桃,推广良种衣分高,立足抗灾夺丰收等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粮棉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县粮食总产达到九亿斤,比一九七五年增产六千九百万斤;七十八万亩棉花,总产达到一百万担,比一九七五年增产十万担,亩产皮棉一百二十八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