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我国油茶优树选择工作巳普遍开展,几年来共初选优树7500多株,中选约500株。目前正按“边选择、边鉴定、边繁育”的做法,将中选优树应用到良种基地的建设中去,各地已营建了一批采穗圃和种子园。从7500株初选优树中,只能选中500株,即只占1/15,而绝大部分即14/15被淘汰了。是优树太少或是我们的评选标准不够完善?通过多年的实践体会:后者值得进一步研讨。评选优树,主要依据优树的选择标准。全国油茶优树选择的标准并列了五  相似文献   

2.
东门桉树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树选择是林木改良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无性繁殖的基础,在选择过程中优树应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优树选择的标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长量指标、形质指标、抗性及适应性要求。东门林场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标准差法和绝对生长量三种方法进行桉树优树选择。在10种树种中,共选出优树1464株。应用于杂交育种和无性繁殖。本文主要介绍东门林场对桉树进行选择的方法及优树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国内主要针叶树种优树选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近10 a来国内主要针叶树种优树选择技术研究现状,当前国内优树选择主要应用了优势木对比法、生长量绝对值法和小样地法,对数量指标主要选择的是与材积量相关的因子,如树高年增长量和胸径年增长量。在此基础上对优树选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新的观点:①系统调查地理变异,兼顾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使选择指标定量化,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选择;②对多用途树种应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分指标评价和选择,必要时也可再进行综合性选择多用途目标的优树。  相似文献   

4.
<正> 优树的选择是营建种子园和进行良种繁育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提高优树和种子园的质量,我们对日本落叶松优树的评选标准和分级原则进行了探讨。一、资料的来源和分析1973-1974年,为开展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研究,按三株大树法初选优树64株。  相似文献   

5.
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对收集我国南方各省区的200余株杉木优树种子,进行后代测定试验,评定优树选择效果,从中评选出一般配合力较好的杉木无性系,为建改良代种子园提供亲本材料。杉木单亲子代测定分A、B、C三组,共评选出52个速生优质家系,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1988-1995年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面积33.3hm^2。本文应用思茅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的研究成果,在中选的优良林分中,以5株优势木法,指数法为评选优树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材料的选择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蒙古栎数量化综合选优方法及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吉林省中东部蒙古栎天然实生林优树8个主要性状的实测材料,根据性状权重制定了综合评分标准及优树入选的最低分数限,经对原优树复选检验,选优效果良好,且评选的优树能够保质保量。  相似文献   

8.
河北杨优树选择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优树预选木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对重要性,提出绝对值评选法选优的年龄、形数及不同年龄阶段入选的年平均生长量等标准。所选择的性状对材积生长量决定程度达88%。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析了柏木林分个体的变异性和优树选择的可能性及林木胸径、树高的分化规律,用数理统计正态分布理论确定优树值,同时对形质指标与数量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合实际可能,提出了用标准地法和5株优势木法选择柏木优树的标准。 林木良种繁育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树木已发育出来的性状好坏,将林分中生长快、材质好的优树选择出来,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建立种子园,实现保护和繁衍优良基因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红松人工林结实高产优树选择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以红松结实为选择指标,在红松人工林中进行如何进行优树选择以及选择后对种子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结实与生长因子间的关系,结实与年度间的关系,确定了在红松优树选择时,采用3株大树法进行选择,红松结实与胸径、树高关系密切,丰年进行选择效果要好于欠年时的选择效果,结实高产优树经过初步选择后,应进行连续观测,以便于提高优树的选择效果。对于选择红松结实高产优树进行无性繁殖后,种子质量不会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福建省马尾松优树选择综合评分法应用的情况,提出马尾松综合评分法选优的具体方法、步骤和优树标准,并对优树选择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1995年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面积333hm2。本文应用思茅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的研究成果,在中选的优良林分中,以5株优势木法、指数法为评选优树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材料的选择标准和方法。以普文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建设为例,从园址选择、种子园区划、苗木培育、优树收集区和种子生产区的建立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建园技术及方法。并就如何通过半同胞子代测定评估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以及建立展示林、试验林等作了论述。普文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建设经验,可供今后继续扩大建园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旱冬瓜用材林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旱冬瓜云南分布区的访问调查,在所确定的15个县的选优林分中,采用对比木法选出119株旱冬瓜初选优树,经对其初选旱冬瓜优树的8个性状作相关分析,确定以林木的材积作为旱冬瓜用材林优树的主要选择性状,采用数量化回归的方法得出材积与其林木胸径、树高、枝下高的回归方程:Y(材积)=0.055X胸径+0.021X树高+0.01X枝下高-1.406。分析表明,旱冬瓜林木材积的实测值与其理论值间差值的频率分布呈正态分布。故以其材积差值作为旱冬瓜优树选择的选择指标H,以差值平均值±标准差作为分级依据,制定了旱冬瓜用材林优树的选择标准。其标准为:(1)Ⅰ级优树,H≥差值平均值+标准差,即H≥0.066;(2)Ⅱ级优树,差值平均值+标准差H差值平均值-标准差,即0.066H-0.104;(3)Ⅲ级优树,H≤差值平均值-标准差,即H≤-0.104。Ⅰ级优树和Ⅱ级优树皆可入选,故在旱冬瓜云南分布区内共评选出旱冬瓜用材林优树104棵,占其初选优树的87.4%。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5株优势木和平均木对比法,初步评选出川滇桤木优树66株。  相似文献   

15.
以五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湖北省内柏木主产区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柏木优树选择研究。以胸径、树高、材积为主要指标结合形质评价,采用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共选出不同龄优良单株123株。通过分析,选择的优树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大于五株优势木17%以上。优树平均材积大于五株优势木100%以上。通过柏木资源调查和选优,收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地方特色和优良性状突出,开发利用价值高的优树资源。  相似文献   

16.
思茅松高产脂优树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原最适区所评选出的89株思茅松高产脂优树中的40株优树建立其嫁接试验林的方式,通过对此高产脂优树嫁接子代林的产脂力、林木胸径生长力及抗虫害能力作测定、分析,而进行了思茅松高产脂优树再选择的研究.经此再选择,基本确定了13株值得推广利用的思茅松高产脂优树,其产脂力比普通思茅松林木增产3倍以上,林木的年均胸径生长大于1 cm,抗虫率高于56 %.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湖北省马尾松林现状,认为数量指标与形质指标兼顾,采用标准线法选择优树是一个比较简便,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湖北省马尾松优良林分和优树选择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1975年在全区窿缘桉人工林内,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五株优势木对比法是侧重于表型的选优方法。表型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以表型选择的优树,能否把有利因素遗传给子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窿缘桉优树单亲本子代鉴定。鉴定的目的:1、通过优树间单亲本子代造林鉴定,从中选择其子代具有速生、优质特性的优树,作为种子园的无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纸浆材、中密度纤维板材定向培育为目标,进行了桉树种源试验,并开展了桉树生长、适用性的测试分析和多性状综合评定的研究,运用加权系数选择法,评选出一批生长、适用性兼优,增益显著的种源和优树。其中优良种源有6个,优良单株53株。  相似文献   

20.
沙松的优树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优势度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东京城林业局大沟林场 8株复选沙松优树进行了判断 ,同时对 30株沙松初选优树进行了二级判别分析 ,并建立了判别函数。提出了沙松优树选择的原则、标准及优树复选的标准 ,同时例举了判别法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