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丽 《现代农业》2013,(2):10-11
论文主要从深耕起垄、合理施肥、适时栽插、田间管理等几方面讨论了甘薯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对提高农民种植甘薯积极性,稳定甘薯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济宁市位于鲁西南,甘薯常年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随着市场对甘薯需求量的增加,甘薯种植面积连续3年呈现递增趋势。近年来济宁市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在汶上、邹城、泗水等甘薯主要产区,耦合日光温室及大中小拱棚,进行了甘薯健康种苗快繁,在满足市场对甘薯脱毒健康种苗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甘薯产业链,为甘薯丰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省秋熟生产技术总结会上,专家指出,2010年江苏省甘薯单产居全国第五位,但近年来种植面积有所下降。调查显示,2010年甘薯每667平方米(1亩)产值1200~1500元,收入1000元左右。既然甘薯种植效益高,为什么种植面积下滑?种什么样的甘薯市场前景好呢?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甘薯研究室主任谢一芝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特色甘薯发展潜力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省秋熟生产技术总结会上,专家指出,2010年江苏省甘薯单产居全国第五位,但近年来种植面积有所下降。调查显示,2010年甘薯每667平方米(1亩)产值1200~1500元,收入1000元左右。既然甘薯种植效益高,为什么种植面积下滑?种什么样的甘薯市场前景好呢?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甘薯研究室主任谢一芝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正>1发展现状卢龙县是甘薯栽植历史典型的农业县,素有"中国甘薯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甘薯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减少,由原来30万亩缩减到现在的15万亩。卢龙县按照新的发展思路,推进传统的甘薯产业升级发展,并引导农民调整甘薯的种植结构,增加了鲜食型甘薯的种植面积。在全县推广茎线虫病无公害防治措施,提升了鲜食甘薯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卢龙县种植鲜食型甘薯面积达1万多亩,种植  相似文献   

6.
甘薯的实用价值及在我国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甘薯是主要粮食作物,在中国每年种植面积600万hm2左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仅次水稻、玉米居第3位。但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甘薯种植面积也将随之改变。今后既要保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又要确保甘薯生产的稳定增长,力争达到甘薯种植减面积而不减产量的总体要求,我们应加大甘薯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的研究,发挥甘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一、发展现状卢龙县是甘薯栽植大县,素有"中国甘薯之乡",的美誉。全县甘薯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卢龙县按照新的发展思路,推进传统的甘薯产业升级发展,并引导农民调整甘薯的种植结构,增加了鲜食型甘薯的种植面积。在全县推广茎线虫病无公害防治措施,提升了鲜食甘薯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卢龙县种植鲜食型甘薯面积达1万多亩,种植户每亩每年增收2000多元。1、资源基础卢龙县种植甘薯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单  相似文献   

8.
鲜食型甘薯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甘薯是辽宁省葫芦岛市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习性与当地自然气候相吻合,具有明显的种植优势。近年来,葫芦岛市鲜食型甘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专业的甘薯种植合作社初具规模,呈现出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方式,但甘薯主产区存在现有品种种植年份久、种薯种性退化、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鲜食型甘薯的产量及品质,制约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本市几种鲜食型甘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及规模化种植示范进行梳理,总结优势甘薯品种的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贮藏技术,以期为鲜食型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甘薯是连城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著名的连城红心地瓜干加工原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烤烟种植面积的扩大,烤烟—甘薯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2010年,全县烤烟—甘薯种植面积达1.5万亩,经测产验收,烟后甘薯鲜薯平均亩产3258.6公斤,比稻后甘薯亩增收鲜薯395.1公斤,增幅13.8%,最高亩产4369.2公斤。烤烟一甘薯种植方...  相似文献   

10.
正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每年甘薯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近几年随着市场对甘薯产品需求的多样化,甘薯种植品种、种植方式不断更新,2014年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甘薯一年两季种植模式的探索,平均每亩收益达到5000余元。由于种植效益高,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6年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由一家一户零星种植向种植大户转移,由收获后上市销售向收获后上市与贮藏相结合满足市场不同时期对甘薯产品的需求。现  相似文献   

11.
正秦皇岛市是河北省重要的甘薯产区,甘薯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占全省甘薯种植面积的10%以上,是秦皇岛市第三大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和花生,是经济效益最稳定的农作物,也是卢龙县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1996年卢龙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2002年被农业厅命名为"河北甘薯之乡"。一、产业现状1、生产情况秦皇岛市甘薯种植历史悠久,自清末引种到现今已有150多年发展史,西部农民素有种植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广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甘薯产业高效优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甘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其区域分布、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及产量、加工规模、产品品牌、主要销售市场及渠道,阐述广西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甘薯主产区,2019年甘薯种植面积20.4万ha,总产量242.3万t;甘薯种植遍布全区,种植品种多且杂。种植季节以夏秋种为主,6—8月扦插种植,10—12月采收;桂东南地区全年均可种植甘薯,满足周年鲜薯供应。广西甘薯大约35%用于加工,加工产品以甘薯粉丝和薯干为主,还有少量的薯片和馅饼等休闲食品,60%以上用于鲜食。甘薯销售方式以客商收购为主,电商销售和自行销售为辅。广西在发展甘薯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和气候环境、产业基础及种植效益优势。甘薯是广西第三大粮食作物,2010—2019年种植面积与总产量统计数据显示甘薯产业总体发展较平稳;但存在种植品种退化、缺乏健康种苗、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缺深加工及品牌产品、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强功能型甘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规范无毒健康种苗生产,建立标准化的种植技术体系,建立甘薯产业联盟,打造品牌效应,完善甘薯优势区域布局,延长甘薯产业链,以促进广西甘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紫甘薯是紫肉甘薯,是甘薯的一个变种,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北京地区紫甘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深加工产品不断开发,已经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绿色、休闲、保健食品。本文从北京地区紫甘薯的种植情况、营养开发、色素提取等深加工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增产幅度在20%以上,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脱毒甘薯由于脱除了病毒,营养生长旺盛,生理机能协调,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但和普通甘薯种植一样,脱毒甘薯高产种植也要采取相应的载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脱毒甘薯的增产潜力,现将脱毒甘薯的载培技术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脱毒甘薯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病毒病是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甘薯感染病毒后种性严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一般减产20%以上.重者减产50%采用甘薯脱毒技术是防冶病毒病,恢复品种种性,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泉州市1998年开始从龙岩市农科所和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进行试种,增产幅度在10%-30%。近几年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我市脱毒甘薯种植面积203万亩,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25.4%,平均亩产鲜薯2047公斤,  相似文献   

16.
甘薯施钾肥增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普兰店市甘薯种植面积在4.5万亩左右,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6%。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转变,间接或直接食用甘薯的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带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涌现出许多订单种植甘薯大户。据统计,2005年全市种植甘薯面积达7.9万亩,亩产由过去的1130公斤增加到1950公斤。增产的原因除选用高产品种外,增施钾肥对获得甘薯高产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受市场需求拉动,我市甘薯种植面积增加,本文针对我市甘薯种植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市甘薯的产业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种植和生产国,近几年来,甘薯消费结构继续向饲用比例减少,鲜食、加工用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发展.总体上看,全国甘薯种植面积仍以淀粉型为主,鲜食型品种和紫薯品种种植面积明显扩大.甘薯主产区域内,受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的拉动,规模化育苗、大面积组织生产等已成主流,订单式种植受到种植农户和企业的欢迎,集约化种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马铃薯和甘薯是浙江两大传统薯类作物,种植广泛,也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粮菜之一。随着育种、栽培和加工贮藏技术的进步,马铃薯和甘薯的市场消费量不断扩大,种植效益明显提高,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1生产现状1.1面积稳步增长由于种植效益明显,加上扶持政策刺激,近年来,浙江省马铃薯和甘薯种植面积处于稳步增长状态。2014年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91.43万亩,比上年增加4万亩,增幅4.6%,其中春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由于甘薯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玉田县山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甘薯的贮藏却成了困扰老百姓的一大难题,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甘薯烂窖的原因及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