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研究也不断进入教师们的视线。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尤其重要。但是,教师们似乎忽略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思辨能力方面的培养。本文通过研究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以此指导大学英语整个教学体系。希望能够使大学生读写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能够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2.
思辨能力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之一,探索专业课程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方法与路径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关键。本研究通过英语专业必修课程“高级英语”的教学实践,借助批判性思维测量表CTDI-CV对教学前后的思辨倾向进行测评,发现学生思辨能力均值有显著提高,且女生思辨倾向增值高于男生。另外,“学生自主、同伴互动、项目合作、线上线下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对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思辨能力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由于我们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屡犯“文化错误”,因而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本文主要对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及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出现的障碍作了总结,旨在强调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杨永菁 《新农业》2023,(4):84-85
课堂教学是农业英语人才思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在农业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政元素、中国特色农业等融入英语学习中,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同时在农业英语翻译及应用实践中,学会总结和提升,不断提高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语用能力与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都应注重对学生语用能力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思辨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阅读作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深入思考。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思辨能力的内涵,并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文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培育策略,以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致使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与《大纲》的要求差距很大。针对学生在口语与写作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阐述了如何结合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和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作为理论基础,以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为内容依托,构建了话题辩论教学模式。本教学模式将英语语言知识讲解、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培养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开放、独立、自信、质疑等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跨文化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态语和全身反应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精读教学没有清规戒律,"活"是打开精读教学之门的钥匙,正所谓:教学有方,方在灵动。灵动是英语专业精读课"情感式思辨"教学平台的新取向,即以精读课程"重人文、重思辨"的重新定位为教学目标,通过引入"皮革马利翁"期待效应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结合精读教师的文学背景以及科研素养,以真挚的情感和灵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其思辨能力。"情感式思辨"教学应用可促进以"人文知识的扩充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高校精读课教学,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语言基础与篇章分析能力的不断强化,同时也于无形中提升学生中西方思想交流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思辨能力一直是教育界与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外语教学研究涉及到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指出当前研究方向与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同于其他嵌入式内容依托型培养模式,笔者基于理论研究与前期策略培训的先导实验,构建了思辨能力显性培养模式框架,为进一步实证研究与外语教学提供启发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开设选修课《法医病理学》课程对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 构建基本法医病理学知识体系,完整、简洁地讲授理论课主要内容,并将典型案例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案例中的病理学问题,思考可能的法医病理鉴定结论。多维度展示法医学思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法医病理学逻辑思维,尽显法医思辨,激发学生的医学人文情怀,思考医学之本源,敬畏生命,锻炼思维能力。采用开卷考试检验学生的思辨能力,潜移默化中锻炼思维能力。结果 学生上课率和专注度较高,积极参与互动。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选修法医病理学已经达到开设本选修课程的目的。结论 双师型教师开设选修课法医病理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热门话题。本文以自主学习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PBL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融合思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写作课程以训练学生语言技能以及规范写作技巧为目标,极大束缚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依据PBL,英语专业写作教学融合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涵盖选择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搜索及查找相关资料、采用合作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3个方面。这种融合不但可以提高写作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从而提高整个英语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社会对大学生深层思维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在大学生中却存在"思辨缺席"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经过理论探索及教学实践,笔者发现PBL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现行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订,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作出进一步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教学,还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应将英语教学放入跨文化交际环境中,要让学生明白中英文化差异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使他们能用英语顺利地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8.
高职英语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元认知理论出发,分析了高职生英语学习中元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写作课是熏陶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最为有效的课程之一。英语写作课程中,注重英语教师思辨能力的提高;督促学生更新知识结构,博览群书;提高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能力;帮助形成学生写作记录档案,追踪写作全过程;调整教师对学生英语作文的评判标准是几项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课堂讨论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话题讨论,比如开放型话题、代入型话题、对比型话题、评价型话题等,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提问讨论,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