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林业碳汇项目在国内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笔者在总结近年来浙江省林业碳汇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浙江省林业碳汇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林业碳汇发展规划、大力挖掘林业碳汇潜力、重点加强碳汇森林经营建设、制定健全相关政策制度与技术标准、探索林业碳汇交易与抵扣减排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2月5日,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应邀出席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作"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和碳汇计量情况"的报告,向全球学者发出中国林业碳汇交易促进农民增收的好声音,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中国等20多个国家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绿色气候  相似文献   

3.
胡金留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73-73,122
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促进提高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和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以及提高森林碳汇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时代下的森林碳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碳汇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应对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危机过程中,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共识。森林碳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力量。在论述了低碳经济、森林碳汇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森林碳汇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森林碳汇的经济属性和森林、二氧化碳、经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基于森林碳汇角度,对低碳经济下林业未来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森林资源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到森林在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森林面积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工林的面积也是遥遥领先,林业资源正在发挥着改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特殊功能,尤其是在森林碳汇交易中的关键地位,为企业低碳减排提供更多的途径,已经引起了全球环境保护部门的重点关注,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从分析林业碳汇的作用入手,重点探讨林业碳汇监测技术的改革与发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经过严格考察和审核,近日,浙江农林大学获得了由国家林业局认定和颁发的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资格证书。这是全国首批(全国仅4家),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家获得国家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资格认定的单位。校长周国模教授获得了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负责人证书。  相似文献   

7.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3):318-318
2009年3月18日,浙江省科技厅丁康生副厅长来浙江林学院考察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工作。 周国模校长主要从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机制、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系统开发、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提升技术以及森林产品的碳平衡及碳汇交易机制等4个研究方向汇报了浙江省森林碳汇研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工作。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学院学报》2014,(3):423-423
2014年4月9日至11日,由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研究中心、浙江省重中之重林学一级学科、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亚热带森林可持续发展——树木生理与逆境胁迫国际论坛”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副校长金佩华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家杰青、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春阳主持论坛。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和森林质量的不断改善对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温上升,降水减少,致使陕西黄土高原干旱加剧.低产林将进一步退化;土壤的持续干燥,植被生长能力下降,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使陕北农牧生态交错带沙化趋势加剧;秦岭山地林线上升,导致秦岭山地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下降.针对陕西林业发展的现状和气候变化对林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该省林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①加强森林植被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定位观测及生理生态机理研究;②通过CDM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探索与逐步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的造林和再造林;③科学经营管理现有森林,挖掘森林碳汇潜力;④进一步巩固在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发挥其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NbS的北京市乔木林固碳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乔木林生物质碳汇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碳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碳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数据,利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北京市乔木林碳储量,分析了2009-2014年北京市在森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为相关管理决策、生态治理和资源环境管理等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方法  利用1989—2018年间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度模型和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1992—2018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耦合度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和ARIMA模型分析森林碳汇影响因素和滞后性,并采用自回归和ADF检验等预测我国2019—2030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度,研究也对中国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耦合及长期变化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结果  (1)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GDP和林产品进口额对森林碳储量有显著影响,林业产业总产值、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林产品出口额对森林碳汇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对二者的影响都最大。(2)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等因素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作用滞后性为2年,对森林碳汇量的影响滞后性为1年。在森林碳汇投资时,应提前做好部署,并做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时间优化。(3)1992—2018年,我国森林碳储量、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是逐步上升的,中间虽有所波动,但森林碳储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年均增长9.24%,耦合协调程度由1992年的“严重失调”,上升到2018年的“优质协调”;1993—2018年,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年均增长9.63%,稍快于森林碳储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增长速度。协调等级也由1993年的2级上升到2018年的10级。(4)预测表明:2019—2030年,森林碳储量、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都是增加的,二者的耦合协调度D值均接近于1,协调等级也长期为10,耦合协调程度也长期保持在“优质协调”水平上。  结论  森林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多重效益,森林碳汇仅仅是一种效益产出,开展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长期耦合分析是多重效益分析的一个关键。研究分析认为我国森林碳汇的溢出效应、协同进化效应明显,1992—2018年森林碳汇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耦合协调度是逐步上升的。预测分析也表明,2019—2030年,森林碳汇量与林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将长期保持在“优质协调”水平上。因此,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并维持目前的森林资源增加态势,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是浙江农林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连续7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首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第二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浙江省精品科技期刊,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浙江农林大学学报》主要报道农林基础学科、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经济林学、林业工程、植物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学、园林学和园艺学等学科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29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在浙江林学院对拟建的“浙江省森林碳汇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巨大威胁,而人类社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则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源。从温室效应、二氧化碳以及森林碳汇之间的关系入手,结合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论述了森林碳汇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碳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土壤和湿地等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它们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该研究主要介绍了碳汇的途径、碳汇估算方法、影响碳汇潜力的因素和基于碳汇交易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模式,最后从发展碳汇农业、固碳潜力及速率研究、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研究碳汇、研究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研究和碳汇贸易市场的建立6个方面对碳汇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嘉兴市高速公路造林碳汇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碳汇能力成为国际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碳汇林业的开展,碳汇计量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依据《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对浙江省嘉兴市高速公路互通枢纽区进行碳汇造林及碳汇计量,计量期为2011-2031年。结果表明:该项目在2011年表现为碳源,累计项目碳汇量为-81.59 t(二氧化碳当量),自2012年开始有碳汇,项目净碳汇累计量为1 747.84 t(二氧化碳当量),2017年项目累计量达到11 396.84 t(二氧化碳当量),到2031年累计量达到45 886.07 t(二氧化碳当量),年均净碳汇量为2 294.30 t(二氧化碳当量),释放O2为2 031.00 t,固碳效果明显,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能有效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增加碳汇和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本研究浅析应用森林碳汇如何指导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峻形势,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本文通过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分析,探讨了碳汇林业的涵义,介绍了碳汇林业在气候变化应对中的作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农林大学学报》连续7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首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第二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浙江省精品科技期刊,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浙江农林大学学报》主要报道农林基础学科、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经济林学、林业工程、植物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学、园林学和园艺学等学科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0月28日,由浙江省人事厅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处优先主题项目“毛竹林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共同资助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方法与技术”高级研讨班在浙江林学院举办。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副司长李怒云,浙江省人事厅副厅长傅玮,浙江林学院常务副校长周国模等出席了本次研讨班。此外,来自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科院、浙江省农科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林学院以及浙江省各县(市)林业局的近60名代表也参加了研讨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