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文献已有不少报道,但大宗病例报告不多,本文是我院自1988年8月~1998年7月应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1816例所作的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住院、门诊及外院会诊病例共1816例,其中男1086例,女730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415岁。多数患者为急诊B超首检(约占68%),发病时间最短05h,急性肾绞痛患者有肉眼或镜下血尿。12 仪器 使用Aloka630,SiemensSi250B超扫描仪。线阵、凸阵及机械扇扫探头,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B超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8例中7例于膀胱三角区一侧见一圆形或椭圆形囊样结构.1例于膀胱三角区右侧下部见圆形囊样结构。囊样结构的直径为1.2~2.6cm者6例,6.Ocm和6.8cm者各1例。结论:B超检查对输尿管囊肿具有很高敏感性与特异性,且检查简便、经济、无创伤,故应列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尿酸结石引起总性输尿管梗阻的处理经验。方法:76例分为2组:肾绞痛组46例,其中20例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行逆行括管引流,另外26例急诊行逆行括管引流;急性肾衰组30例急诊行逆行括管引流。引流3—5d后,经输尿管导管持续滴入12.5g/L碳酸氢钠溶液,连续3—5d。结果:在肾绞痛组中保守治疗结合逆行括管引流与急诊行逆行括管引流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肾衰组括管引流后血清肌酐显著下降(P<0.01)。结论:肾绞痛者可先保守治疗,无效时行逆行括管引流;急性肾衰者首选行逆行插管引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应用口服速尿的效果。方法:对疑输尿管结石而充盈膀胱后检查不满意者,口服速尿片4mg,饮水500~1000ml,待膀胱充盈后检查。结果:390例患者,除39例外,均能清晰显示结石的部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05%。结论:口服速尿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院采用国产JT-ESWLⅡ型碎石机对9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治疗前估计碎石效果差者56例,本院或外院曾原位碎石失败者38例),采用送行抽入输尿管气囊导管后ESWL,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94例中年龄18~60岁,平均35.5岁;男性31例,女性63例。上段结石58例占61.7%,中段结石25例(26.7%),下段结石11例(11.7%)。结石最小者0.6cmX0.5cm.最大者2cmX1.5cm。单个结石老89例,占94.7%,2个结石以上者5例,占5.3%。1.2治疗方法碎石当天先经膀胱镜逆行插入输尿管气囊导管(德国WALF公司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B超对诊断阻塞性黄疸的意义。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0例阻塞性黄疸与B超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超确诊7S例(93.7%),误诊5例(6.3%)。B超所显示阻塞的部位、性质与手术、病理所见基本相符。结论:B超诊断阻塞性黄疸可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定性及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回顾性总结CT盆腔平扫在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IVP(静脉肾盂造影)显示一侧输尿管末端轻度梗阻而平片及IVP均未能发现末端结石而临床高度怀疑为结石,且病人同意CT检查的19例患者,行盆腔双侧输尿管末端区域CT平扫,层厚、层距2~5mm,部分病例重叠扫描.结果19例中CT发现15例16枚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最大8×9mm,最小仅2mm,结石发现率84%.结论CT输尿管末端扫描对微小末端结石具有较大诊断价值,弥补了常规X线检查的不足,避免了不必要的逆行插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提高了对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用输尿管硬镜结合钬激光治疗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患者139例,比较其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132例一次性碎石成功,整体成功率为95.0%;手术时间15~130 min,平均(42.0±35.8)min;121例术后3周内结石全部排净,占91.7%;输尿管上段结石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上均劣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结论应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明显较输尿管上段结石容易,且并发症发生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5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失败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8例中,18例术中结石移入肾盏,均留置双J管后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8例输尿管屈曲进镜困难,无法继续进镜;3例因合并输尿管炎性息肉导致无法窥见结石;9例因输尿管镜不能进入输尿管开口而放弃。结论术中结石上移入肾盏、输尿管屈曲、输尿管开口不能进入及结石息肉包裹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术中可尝试用反复调整体位、科学利用斑马导丝、调节灌注水流等方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尿管镜及腔内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已日趋完善,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为笔者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院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用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12例所作的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2例,男72例,女40例,年龄16~75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中段38例,下段62例,其中双侧输尿管结石8例,结石横径0.4~1.0cm。IVP显示同侧肾积液64例(占57%),肾功能受损28例(25%)。1.2 方法硬膜外麻醉,截石位,用德国WOLFF8-9.8输尿管镜,用其本院研制的输尿管灌注泵水压扩张输尿管口,插入输尿管导丝或F4输尿管导管,在其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mini-PCNL)联合输尿管镜碎石(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ini-PCNL联合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结果:37例47侧肾结石均成功行一期取石术.其中属一期取净结石6例,二期取净结石24侧、三期取净结石9侧.结石总取净率83.0%(39/47);37例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Mini-PCNL联合URS治疗中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具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微创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保守排石在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时的效果。方法对90例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直径0.7~1.0cm)患者进行了为期30天的保守排石治疗观察,给予坦索罗辛、中药排石等综合治疗。结果综合自然排石率为88.89%,而结石向下位移率为100.00%。结论保守排石对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治疗效果明确,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输尿管结石的治疗部位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的影响。方法4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输尿管解剖特征分为A(肾盂输尿管连接处,UPJ)、B(UPJ至第二狭窄)、C(第二狭窄)、D(第二狭窄至壁间段)、E(壁间段)、F(膀胱开口处)6组,比较6组的治疗参数和疗效,并对残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结石部位的降低,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疗效增加。病程长、结石体积大和碎石反流是残石的主要因素。结论冲击波碎石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理想选择,病程长且无症状的UPJ、输尿管上段结石残石率较高,不宜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输尿管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应用输尿管内支架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在输尿管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应用输尿管内支架管的258例进行追踪,统计及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 258例中,出现主要的并发症有血尿、膀胱刺激征、结石形成、尿液返流、感染;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时间越长结石形成的几率增加(P〈0.05)。结论输尿管内支架管置入后会产生多种并发症,正确掌握输尿管内支架管的留置位置、留置时间及术后适当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20例手术顺利,术中无护理事故发生。结论:术中有效的配合及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