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其基因组为分节段的负股单链RNA,这种特殊的基因组结构使得流感病毒的进化机制跟其他病毒有所不同。本文对流感病毒的进化机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进化规律和生物信息学在流感病毒进化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948-1953
比较鸭源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Changchun/01/2010)和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Liaoning/N/2011)对BALB/c鼠的致病性。以106EID50/50μL剂量鼻腔感染6周龄BALB/c鼠,攻毒后3,5,7,10,14 d取小鼠的肺、脑和肝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做病毒回收试验,取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RT-PCR检测;分别取接种病毒后5 d小鼠的脑、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接种H5N5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肝脏中分别于接种后3,5 d分离到病毒,肺脏中于接种后5 d分离到病毒,脾脏、肾脏和粪便中均未分离到病毒。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病毒对小鼠的脏器组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以肺脏、脑和肝脏较为明显,且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小鼠脑和肝脏的病理损伤比H5N5亚型更严重。这表明2株鸭源禽流感病毒对小鼠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且H5N1亚型强于H5N5亚型。  相似文献   

3.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T-PCR扩增了2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 18-T载体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2株禽流感病毒NS1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2%,分别属于NS等位基因群A和等位基因群B.再将克隆的NS1基因插入到pET-28a质粒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DH5α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态细胞中,经双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获得了重组质粒pET-52NS1和pET-174NS1.经SDS-PAGE分析,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获得了分子质量约为30 ku的NS1融合蛋白.用AIV多克隆血清做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来自2个等位基因群的NS1蛋白都具有较好的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各种动物,并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持续性威胁。虽然在鸡体内发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许多种基因型,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基因型可以感染哺乳动物。鉴定动物种群中病毒株基因型,这对了解不同病毒株在各种宿主中的分布十分重要。当特定基因型的高致病性毒株出现在之前未报道的携带有该基因型的未知宿主中,有利于对其进行监控和检测。从2只死于呼吸道疾病的貉的肺样品中分离得到2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病原性检测显示所分离到的病毒对鸡是高致病性的。为了分析这些病毒基因型的特性,将其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这些分离到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并且它们可能来自与同一个病毒祖先。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在遗传上与2003年第一次在中国分离得到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V基因型十分相近,与近年来占主导位置的病毒基因型(如Z基因型)不同。分离到的病毒在其HA剪切位点还包含了一个多基的氨基酸基序,在PB2蛋白的627位存在一个谷氨酸残基,这与之前经证实的禽病毒相似。本试验首次发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V基因型存在于与哺乳动物相关的宿主中。研究结果有力的揭示了H5N1病毒V基因型能跨越种间障碍而感染哺乳动物。这些发现进一步显示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和人类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实验室环境下对鸭的致病力,本研究以无特殊病原(SPF)鸭为模型,对我国近年分离的7株病毒进行了致病力分析。结果发现其中4株病毒对鸭致死率为100%,2株病毒对鸭的致死率分别为60%和80%,另外1株病毒,A/goose/Hubei/51/05(GS/HB/51/05),对鸭无致病力。本研究还发现,与高致病力毒株一样,GS/HB/51/05也可在鸭体内呈全身性复制,并且可通过喉头和泻殖腔向外排泄。我们推测GS/HB/51/05可能是中国南方出现的其他对鸭呈高致病力的H5N1病毒的祖先,对这些病毒的系统研究,可揭示H5N1亚型AIV对鸭的致病力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H5N1亚型禽流感的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伟 《动物保健》2012,(2):28-29,49
编者按:“禽流感”——这个让养殖者和消费者“闻之变色”的传染病,不仅因其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率给家禽养殖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更因其“人畜共患”的特点给消费者造成恐慌,从而间接影响整个养禽产业的发展。从2004年,我国首次报道“禽流感”疲情以来,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4日,巴黎:多哥首次确诊发生禽流感疫情后,为保护成年家禽免遭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OIE向其提供了100万剂量的禽流感疫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根据已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PCR克隆引物。自H5N1阳性病料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采用高可信度DNA聚合酶,经PCR扩增NP基因,采用Invitrogen定向表达系统进行克隆表达,纯化获得N末端携带多聚组氨酸标签的重组NP蛋白,分子质量约66.0ku。采用单克隆抗体和阳性血清经ELISA、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重组NP蛋白在ELISA分析中均能与阳性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但在免疫印迹分析中仅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一种可以从大体积、低浓度病毒液体样品中富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新型生物磁珠。比较了氨基磁珠与羧基磁珠作为生物磁珠载体的效果。结果表明,以pH 4.5MES(2-(N-吗啉)乙磺酸)为活化缓冲液活化羧基磁珠每毫克可以结合9.8μg的胎球蛋白,pH 4.5PBS(磷酸盐缓冲液)为活化缓冲液每毫克可以结合9.25μg的胎球蛋白;以5%戊二醛为活化剂活化氨基磁珠1h较以2.5%、7.5%的戊二醛为活化剂每毫克结合胎球蛋白量多,为8.12μg。制备完成的羧基型生物磁珠与氨基型生物磁珠均可富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而羧基型生物磁珠可以富集检测出15倍病毒稀释液,敏感性较氨基磁珠富集检测出7倍病毒稀释液高。  相似文献   

10.
一株天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从广东某地送检的病死天鹅肺组织中分离到1株禽流感病毒,用血凝抑制试验(HI)、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测序等对其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能对其产生特异性抑制作用;分别用针对禽流感病毒M基因、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N1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特异性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均获得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HA基因与A/chicken/Viet Nam/Ncvd8/2003(H5N1)的HA基因同源性为98%;NA基因与A/swine/Fujian/1/2003(H5N1)的NA基因同源性为98%,由此该分离株鉴定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按照国际流感病毒系统命名原则将该病毒株暂命名为A/Swan/Guangdong/197/2004。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流行由H7N1亚型毒株引发的禽流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畜牧科技》2001,28(6):46-47
  相似文献   

12.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活病毒免疫,常规杂交瘤融合的方法,获得了4株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A/duck/Shandong/093/2004(A/D/SD/04)株血凝素(HA)的单克隆抗体:A8E8、D2F8、A8C8和C3G4。其中A8E8可以与11株不同来源的H5N1 AIV发生交叉免疫抑制性反应(HI),具有广谱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用A8E8单克隆抗体测定A/D/SD/04株对COS-1和MDCK2种细胞的半数感染量(TCID50),结果显示,A/D/SD/04株在COS-1上的TCID50为10^-5.33/0.1mL,在MDCK上的为10^-7.33/0.1mL。将编码A/D/SD/04株的HA基因质粒与PR8质粒共转染COS-1细胞后,用A8E8进行IFA,能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这与鸡胚接种结果相符。表明,用此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检测到H5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13.
14.
L.D.Sims  吕玲 《中国家禽》2007,29(11):41-46
亚洲暴发的H5N1型禽流感疫情带给我们很多教训和启示。对发生疫情的国家来说,疫苗接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但单纯使用疫苗却无法将H5N1从一个国家根除,但是疫苗接种能够显著地降低家禽对病毒的易感性并能减缓病毒扩散的速度。同时,在疫区采取大规模扑杀的措施也能降低当地家禽发生病毒感染的程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只要野外有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存在,家禽就有可能受到感染,这是传染病的基本规律和常识,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于2013年在我国家禽中首次出现,2014年报道H5N6亚型AIV感染人案例,同年H5N6亚型取代H5N1亚型成为优势毒株,也是目前我国家禽中主要流行的血清亚型之一.H5N6亚型禽流感疫情不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公共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现对H5N6亚型AIV的病原学、致病...  相似文献   

17.
新型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鸭、鹅及鸽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就反基因操作分子修饰致弱种毒株制备新型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鸭、鹅和鸽子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该疫苗对水禽及鸽子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荐该禽流感灭活疫苗对上述禽类的免疫程序,即鸭:2周龄0.5mL皮下注射,3月龄1.0mL肌肉注射二免,9月龄1.0mL肌肉注射三免;鹅:10日龄0.5 mL皮下注射,3~4周龄1.5 mL肌肉注射加强免疫,4月龄1.5 mL进行第3次免疫;鸽子:2周龄以0.3 mL首免,4周龄以0.5 mL加强免疫,6月龄以0.5 mL第3次免疫.  相似文献   

18.
如果发生最坏的情况.导致了人类的流感流行,那么全世界的家禽业就将处于致命的危险之中。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2010年在湖北活禽市场监测分离到的两株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HuB/495/10和HuB/513/10)进行了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研究,以了解湖北地区H5N1亚型AIV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序列分析显示:2株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在97.3 %~98.6%,2株病毒的8个节段基因均与青海和香港分离的野鸟源病毒A/great crested-grebe/Qinghai/1/2009 (H5N1)和A/black-crowned night heron/Hong Kong/659/2008 (H5N1)的核苷酸高度同源,HA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基序为341RRRKR345,呈现典型的高致病力分子特征.以105 EID50/100 μL病毒剂量感染4周龄SPF鸭发现:HuB/495/10和HuB/513/10对鸭的致死率分别为100%和20%,病毒在鸭体内呈全身性复制并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外排毒;不同滴度的病毒感染6周龄BALB/c小鼠,HuB/495/10和HuB/513/10的MLD50分别为1.38 log10 EID50和1.68 log10 EID50,对小鼠表现为高致病力,均在肺脏中高拷贝复制.  相似文献   

20.
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于2010年在我国江苏省的一个农场中首次被分离到。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随着候鸟的不断迁徙已经传播至亚洲、美洲、欧洲、中东、非洲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疫情最为严重的是欧洲。2021年2月18日在俄罗斯联邦阿斯特拉罕州的一个家禽农场中发生了H5N8亚型禽流感疫情,值得注意的是农场员工也发生了感染,这是首例报告的人类感染H5N8亚型AIV。此亚型近几年暴发率较高,不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威胁公共健康和安全。本文对H5N8亚型禽流感的病原学、致病性、传播途径以及国内外流行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为H5N8亚型禽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