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赤眼蜂大面积防治不同类型区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分析了赤眼蜂大面积防治不同发生类型区(丘陵区、山区和越冬代、第三代)马尾松毛虫的试验情况,发现利用赤眼蜂对丘陵区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进行规模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山区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对第三代松毛虫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用绿色威雷杀虫剂防治落叶松毛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刚  贺崇新等 《林业研究》2002,13(2):162-163
绿色威雷是一种触破式微胶囊杀虫剂。于2001年4月在讷河市保安林场对该杀虫剂防治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T.)进行了药效试验。在越冬幼虫上树之前,分别用150,250,350,和450倍药液喷洒落叶松树干,喷洒长度(高度)为1.0, 2.5, 5.5 m。防治结果表明,喷洒150,250,350倍药液取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幼虫死亡率达97%),450倍液的防治效果为70%幼虫死亡率。绿色威雷杀虫剂可以用作春季防治落叶松毛虫越冬幼虫的一种有效的杀虫剂。推荐使用350倍液和1m的喷洒长度。表1参5。  相似文献   

3.
青虫菌(Bacillus thuringiensjssrp)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于1985年对松毛虫越冬代、第一代和第二代,1987~1988年对第一、二代马尾松毛虫幼虫进行青虫菌6号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在防治区内第6天虫口死亡率高于对照区,以300倍液效果最好。林间经三年试验以300倍液,每亩用量25毫升,校正减退率为64~73%。2.防治效果不受温度影响。3.防治成本较低。4.青虫菌6号对天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与环境温湿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防治期的气候特点,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下,开展白僵菌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因子是影响越冬代防治效果的主要因子,在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在18℃以上时放菌,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出现白僵时间为10d左右。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力机喷粉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山高陡坡、缺少水源、树木高大,喷雾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喷粉能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但二二三、六六六己停止生产,缺少适宜于喷粉用的农药粉剂品种,尤其是对越冬代松毛虫,气温较低,敌百虫粉剂的防治效果差.为此我们使用丹阳县农药厂生产的敌杀死(溴氰菊酯)粉剂进行了防上马尾松毛虫的试验,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灭幼脲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低毒新型的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不能脱皮而死亡。近几年来,在防治农林害虫方面已逐步推广应用。为探讨灭幼脲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于85、86年,对马尾松毛虫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幼虫进行了大田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白僵菌、千胜Bt、25%灭幼脲Ⅲ号和1.8%阿维菌素等4种生物杀虫剂的单一药剂和复合生物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单一药剂以阿维菌素的毒力效果最佳,而复合生物杀虫剂以阿维菌素4000倍液+千胜Bt2 000倍液+灭幼脲Ⅲ号8 000倍液+白僵菌1.3×105n/ml为最佳组合,毒力效果达90%以上.应用该复合剂防治不同世代的松毛虫,以第1代的效果最佳,迭93.3%,而越冬代仅为73.5%,用其防治越冬代松毛虫幼虫应选择11月之前.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以下简称松毛虫)的防治,必须以测报为基础。由于目前无法直接对高大林木进行调查,在长江两岸地区,尤其是松毛虫第一、二代,不象越冬代那样可以利用其下树越冬的习性剥树皮调查,加之松毛虫消长变化迅速,所以第一、二代的测报方法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结合防治实践,进行了数年研究,取得初步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在我区桂北地区由于春季常为低温多雨天气,白僵菌的防治效果不稳定,为了进一步研究白僵菌在桂北的应用效果,1986~1990年在桂北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全州县综合防治示范区,对越冬前、越冬后和第一代马尾松毛虫进行放菌和用菌量等试验,并对白僵病的流行作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主研发的森翼-D20水剂/粉剂双载荷六旋翼植保无人机开展喷撒白僵菌粉剂和阿维菌素粉剂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剂单剂及其复配剂对越冬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均有较好的效果.白僵菌粉剂复配阿维菌素粉剂具有药效快、低毒和环保的特点.此外,应用无人机喷撒生物粉剂大面积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解决了树高林密、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Leafminer (Phyllonorycter, Gracillariidae, Lepidoptera) and aphid (Tuberculatus, Aphididae, Hemiptera) 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in three deciduous oak species, Quercus dentata, Q. crispula, and Q. serrata, and their hybrids in Tomakomai Experimental Forest of Hokkaido University, Hokkaido, northern Japan. Identification of trees in this forest was done mainly on the basis of discriminant analysis on leaf morphology with reference to trees in pure Q. dentata and Q. crispula stands and a Q. serrata stand mixed with Q. crispula.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hybridization occurred in all combinations (i.e. Q. dentataQ. crispula, Q. crispulaQ. serrata, and Q. serrataQ. dentata) and the frequency of hybrids was approximately 10%. The composition of Phyllonorycter and Tuberculatus species differed between Q. dentata and Q. crispula or Q. serrata, but did not differ between Q. crispula and Q. serrata. Thus, Q. dentata could differ from Q. crispula and Q. serrata in chemical properties that determine herbivore host selection, survival, and performance, possibly reflecting eco-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or phylogenetic distances. The study insec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species specialized to Q. dentata (three Phyllonorycter and one Tuberculatus species), those to Q. crispula and Q. serrata (six Phyllonorycter and two Tuberculatus species), and a species collected at least from Q. dentata and Q. crispula (one Tuberculatus species). Putative hybrid trees of Q. dentata and Q. crispula harbored both Q. dentata-specific and Q. crispula-specific insects.  相似文献   

12.
The leaves of Senna racemosa yielded the piperidine alkaloid cassine and an inositol methyl ether. Antimicrobial screening of the compounds reveal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assine with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2.5 mg/ml for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Bacillus subtilis and 5.0 mg/ml for Candida albicans.  相似文献   

13.
优良阔叶树种——桤木的分布、生长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引种栽培和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及生长状况的调查,主要阐述了桤木的适生环境及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总结了桤木的多种利用途径。桤木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和具有广泛用途的优良阔叶树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杉木、马尾松、甜槠等林分下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等立地上杉木、马尾松,甜槠等林分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养分的影响不尽相同,阔叶林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养分状部;马尾松林对提高土壤有效性N、P、K含量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提高有效P作用很大;杉木纯林不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针阔混交林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尤其能较好地改良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状况,防止地方衰退,有利于林业持续发展,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序法分析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在叶绿体rps16序列上的遗传差异,旨在分析三者之间在叶绿体基因上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探讨其种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选取兰考泡桐、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各15个样本,对其提取的DNA用PCR扩增获得特异片段,并将其纯化与测序。利用软件Clustal X 2.0对所得序列进行排序;运行MEGA 4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其序列特征,并计算出K2P遗传距离。【结果】(1)对获得的rps16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得兰考泡桐序列长度分别为932 933 bp;白花泡桐序列长度为932 bp;毛泡桐序列长度分别为916918 bp。对所得rps16序列进行排序后的长度为938 bp,平均GC含量为34.31%。3个种所代表的个体之间共有10个变异位点,占整个序列长度的1.07%。其中有9个变异位点属于碱基插入或缺失类型,占变异位点总数的90%,占整个序列长度的0.96%。有1个变异位点属于碱基替换类型,占整个变异位点总数的10%,占整个序列长度的0.11%。(2)整个rps16片段的序列共有10个变异位点,其中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在总的变异位点上,具有一致的碱基位点9个,占总变异的90%。而兰考泡桐与毛泡桐相比,没有相同的碱基。【结论】根据三种泡桐的rps16序列的序列特征和变异位点的分析,表明在叶绿体遗传方面,兰考泡桐具有与白花泡桐更多相似的遗传物质,其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推测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可能来自同一母系遗传。  相似文献   

16.
Ohne Zusammenfassung  相似文献   

17.
朱纯 《广东园林》2020,42(4):76-79
古人崇尚自然山水,从对自然山水的喜爱、感悟,发展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山水文化观。《瑶溪二十四景诗》正是受传统山水文化观影响的清代文人刘彤以诗文描述的瑶溪二十四处景色。对景诗的赏析,能感受到瑶溪蕴含的人居环境山水文化,更能为现代“诗文造园”带来启发。现代诗文造园者往往更需要具备学识广博的才能,通晓山水园林文化意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巧用心思,精细设计施工,才能创作出与环境相融,并能引人共鸣的优秀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产自云南彝良的竹类植物一新种——乌蒙山方竹。该种形态接近永善方竹和筇竹,秆环隆起成脊似筇竹,节内环生气生根刺又似永善方竹;叶大小界于永善方竹和筇竹之间,正面颜色深绿似永善方竹,背面颜色灰绿色似筇竹;笋期居方竹与筇竹出笋期之间,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相似文献   

19.
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组培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以火炬松、湿地松、晚松成熟种子的胚为材料,在附加有细胞分裂素(BAP)的GD改良基本培养基(总盐分含量为0.21%;总含氮量为186mg/L)经3 ̄4周培养,在胚或子叶及下胚轴上出现膨大肉眼可见的暗绿色愈伤组织及小芽,其分化率达75% ̄85%。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BAP)浓度对三种松种不定芽的分化具有很大影响,一般以3 ̄5mg/L为好,在继代培养基中,活性炭对于嫩梢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当  相似文献   

20.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天牛和木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木蛀干害虫生活在树皮和木质部内,这种场所温度稳定、湿度较大、又不受紫外光的直按照射,为昆虫病原线虫的寄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了进一步扩大病原微生物在林木害虫上的应用,1986—1987年进行了线虫对天牛和木蠹蛾的毒杀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