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促进寒区沼气生产,通过在低温条件下对产甲烷菌群的传代富集,以及沼气促进剂的投放,研究提高低温沼气发酵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代累计产气量100.0 mL,甲烷含量为45%左右,第五代为338.3mL,第六代则达到了367.7mL,甲烷含量也增至65%以上;在第五代中筛选出的高效产甲烷菌群中投入促进剂,累计产气量可达到428.0mL,增加产气率达40%以上,甚至超过了第六代产气效果16.4%。可见,随着代数的增加,菌群数量、产气量均相对增加,启动时间逐渐缩短;而沼气促进剂也能够增加甲烷发酵的效率,从而大幅提高产气量。  相似文献   

2.
低温沼气功能菌群的选育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温定向培养,从高纬、高寒野外厌氧环境样品和冬季沼气池底泥样品中分别选育出野生低温功能菌群和沼气池低温菌群。在13℃和10℃低温条件下,野生低温菌群产气率达到0.14 m3/d.m3和0.10 m3/d.m3,但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较低,只有51.0%和48.0%。同样温度下,沼气池低温菌群的产气率只有0.06 m3/d.m3和0.04 m3/d.m3,但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较高,达到62%和56%。两类菌群混合发酵可显著改善产气性能,相同温度下,产气率可达到0.15 m3/d.m3和0.11 m3/d.m3,高于两类菌群单独发酵,是常温菌群的3倍以上;混合低温菌群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为57.0%和52.0%,介于野生低温菌群和沼气池低温菌群之间,比常温菌群提高19.0%和16.0%。研究结果表明,混合低温菌群具有较好的低温产气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沼气发酵微生物低温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6℃低温处理对沼气低温发酵微生物菌群产气特性及菌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生化培养箱控制温度条件,采用批量发酵、排水集气知MPN计数法,了解6℃条件沼气发酵器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的数量。[结果]结果表明:通过6℃低温驯化,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能维持日平均产气量为23.6ml/2500ml发酵液;发酵细菌数量为3×10^8个/ml,纤维素分解菌为9×10^4个/ml;硫酸盐还原菌数量为1.9×10^5个/ml,其种群数量与常温条件相近;产甲烷菌数量为4×10^5个/ml,比常温条件低2个数量级。[结论]发酵体系中,低温主要影响产甲烷菌群。  相似文献   

4.
自然条件下的产甲烷生物菌种难以适应我国北方寒冷低温条件,使得沼气生产工艺难以满足连续、高产、高转化率的要求。通过对低温适应菌群的筛选和新型规模化沼气生产工艺及产气装置的研究,旨在实现北方冬季条件下连续、高效的产气。  相似文献   

5.
李祥志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125-125
本文分析了沼气发酵菌种及发酵原料浓度在沼气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保证沼气正常产气。  相似文献   

6.
分析沼气发酵的菌种、沼气发酵原料浓度对沼气产气的影响,结合实际,总结农村沼气的使用情况,以促进沼气池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黑龙江省的清洁能源,从黑龙江地区沼气使用情况及应用效果入手,深入分析了本地区在沼气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即产气量低、原料供给不足和推广应用受限等,并提出了提升产气率(提升池内温度、筛选高效菌种、提高微生物菌剂活性、提高原料利用率)、合理利用废物、改造沼气池以及加强监管和保护力度等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探索出符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的沼气冬季应用新模式提供参考,进而推进寒冷地区发展沼气建设的规模与步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羊粪低温沼气发酵液的细菌群落多样性,为羊粪低温沼气发酵菌剂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处理羊粪沼液总DNA进行16S rDNA V3区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回收、测序,BLAST软件比对分析,构建发育树;同时利用Biolog-ECO法对沼液样本进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结果]PCR-DGGE方法结果显示,在低温条件下(15℃),在发酵各阶段均存在共有优势菌群,包括梭菌属(Clostridium sp.)、拟杆菌属(Bacteroidales 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roteiniphilum sp.等,其中菌剂Ⅲ处理的4号为最优发酵试验组,主要为梭菌属(Clostridium sp.)表现有较高的丰度;Biolog-ECO法分析结果显示,在15℃培养条件下,产气高峰期处理2、3和4中,碳代谢活性相对较高,产气量也比对照组高.通过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发现,处理2的均匀性指数均高于其它处理组.处理3和4的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优势度指数相对较高.[结论]在低温条件下(15℃)的不同处理中,添加配伍Ⅲ(配伍Ⅰ+2 9 ZHC固体菌剂)发酵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赵旭  王文丽  李娟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180-182
针对冬、春、秋季节沼气池利用率低下的问题,研究低温条件下原料TS质量分数对沼气发酵的影响作用,以期增加沼气发酵原料的利用效率,提高沼气池利用率。以自制2.5 L厌氧反应器,新鲜牛粪为底物,设计了4%、6%、8%、10%、12%、14%6个装料TS质量分数的沼气发酵试验。结果表明,TS质量分数为6%的装料质液配比适合在冬、春、秋季节进行沼气的启动发酵;温度下降的季节里应适当给沼气池补料,提高沼气池的TS质量分数,以增加总产气量。  相似文献   

10.
沼气发酵技术被认为是应对能源危机与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低温却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文章对当前低温条件下户用沼气发酵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反应器、菌种、外源添加物以及发酵原料预处理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当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现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筛选嗜冷产甲烷菌、分析菌群间的相互关系、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法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及突破低温沼气发酵瓶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分析沼气发酵的菌种、沼气发酵原料浓度对沼气产气的影响,结合实际,总结农村沼气的使用情况,以促进沼气池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新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低温时间可持续6个月以上。长期的低温导致沼气池内温度较低,使沼气池的产气率低,沼气的原料分解率低而不能使用,沼气池利用率低于50%,原料率分解不到30%,甚至有些地区冬季会冻裂沼气池。在采用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研制的低温沼气发酵促进菌剂处理后,在新疆冬季气候条件下,可延长沼气的使用时间3个月以上,同时可提高产气率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利用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实验室模拟低温生产沼气试验进行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筛选到1株产电菌H11,鉴定为Shewanella属。该菌在自制人工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产电性能,产电功率密度最高可达13.88mW·m-2。基因组解析发现了286个与产电相关的基因,分布在与电子转移、细胞色素C相关蛋白和NADH脱氢酶等16个基因家族。为了探究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在发酵不同阶段采集微生物样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传统微生物培养法,随着发酵进程的推进,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乌斯古菌门(Woesearchaeota)、泉古菌门(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a Group)占绝对优势。而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甲烷马赛球菌(Methanomassiliicoccus)、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相对丰度分别达到30.1%、17.3%、9.68%,且Methanoculleus...  相似文献   

14.
郭文峰 《农村科技》2004,(11):42-42
近年来,随着沼气建设的蓬勃发展,利用沼气储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试验表明,利用沼气储粮,可使米象96小时后不复活,锯谷盗等72小时后不复活,除虫率可达到98.8%。现将沼气储粮技术要点分列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耕 《河南农业》1996,(7):24-24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1月11日,新疆阜康市的最低温度达到了-20℃,寒冷的气候正是应了那句谚语三九四九冰上走。与室外白茫茫的寒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宫梁中心村农户心里洋溢的那份温暖。农户们打开炉灶就可以看到旺盛的火苗,打开热水器,哗哗的自来  相似文献   

17.
18.
低温条件下不同接种物对沼气中甲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宜的沼气接种物是提高甲烷含量的有效途径,以鲜牛粪和干杂草为底物,接种四种接种物,4℃下培养,研究不同接种物对沼气中甲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河泥样A组和霍林河泥样B组的产气中最高甲烷含量分别为52.66%和48.04%;接种经低温驯化的接种物C组最高甲烷含量为14.45%;接种加活性炭的低温驯化接种物D组最高甲烷含量为20.08%,不同接种物对沼气中的甲烷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15,(3):16-17
<正>2003年以来,云南省农村沼气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政策的支持、资金的保障、行政的推动及广大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在数量扩大、结构改善的同时,农村沼气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由过去单一的生活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环境卫生领域,沼气发展已从过去以建为主向建、管、用并重转变。质量和效益并重,服务和管理并重,农村沼气已成为全省广大农民和地方政府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