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杨酸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菊花叶片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秋菊早花品种唐宇金秋和晚花品种祥云为试材,研究了外施水杨酸(SA)后不同低温处理下植株叶片脯氨酸含量、净光合速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SA处理组的菊花叶片脯氨酸含量、净光合速率、SOD活性和CAT活性均高于喷施蒸馏水的对照组,丙二醛含量则是对照组较高。祥云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唐宇金秋,如在-4℃与-8℃下,祥云SA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6.8%和54.7%;-8℃时祥云SA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为4℃的43.1%,唐宇金秋SA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为4℃时的14.7%。外施1.0 mmol/L的SA能提高叶片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保持其光合作用能力,显著提高菊花的低温胁迫抗性。  相似文献   

2.
以切花寒菊‘雪白’和‘雪中花’为材料,研究了低温下2个寒菊品种舌状花在不同开放期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升-降-升过程中,两品种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的变化与温度变化趋势相反,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自然低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持续积累。随温度变化,‘雪中花’和初花期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变化分别较‘雪白’和盛花期平稳,调节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的能力也分别强于‘雪白’和盛花期,表明‘雪中花’抗低温能力强于‘雪白’,而初花期强于盛花期。  相似文献   

3.
高山杜鹃花芽分化临界期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花期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es)为试材,研究花芽分化临界期叶片内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花芽分化临界期叶片内可溶性糖、淀粉和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这些指标有利于花芽始创;整个营养生长期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其中早花品种可溶性糖、淀粉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P<0.05)。初步判断早花品种6月中旬以后进入花芽分化期。  相似文献   

4.
不同菊花品种不同开花阶段舌状花耐热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黄'、'长紫'、'丰韵里'和'南农玉碟'4个夏菊品种不同开花阶段的花枝进行45℃高温处理,测定其舌状花的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非酶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等主要生理指标,并结合露地高温下田间栽培的菊花花序开放能力,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菊花品种不同开花阶段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菊花舌状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品种间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而丙二醛(MDA)及脯氨酸含量增加;菊花在露色期耐热能力明显低于初花期和盛花期,其中'早黄'耐热性最强,'南农玉碟'最弱,'丰韵里'和'长紫'介于两者之间.基于SOD活性及GSH、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建立的耐热性预测回归方程可用于菊花品种花器官耐热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山西部分梨品种抗寒性测定及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鉴定山西部分梨品种的抗寒性以达到对抗寒育种中亲本的选择。以1 年生梨枝条为试材,在人工低温处理下研究7 个梨品种枝条中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束缚水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供试梨品种的抗寒性顺序为:‘苹果梨’>‘晋酥梨’>‘晋蜜梨’>‘玉露香梨’>‘雪花梨’>‘玉酥梨’>‘库尔勒香梨’。(2)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上升。(3)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寒性无明显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可单独作为抗寒性的鉴定指标。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2个牡丹品种洛阳红和凤丹白为试验材料,测定花期花瓣中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花期进程中,洛阳红和凤丹白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峰值出现的早晚与其花期早晚相一致,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低与其花期长短相一致,这表明牡丹花瓣生理生化特性与花期早晚和花期长短一致。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对菊花花瓣生理和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易朝辉  任传忠  王宇  刘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25-4226
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水溶液对菊花唐宇金秋全株进行喷雾处理,测定了整个花期花瓣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SA均能提高花瓣中SOD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使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降低,花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其中以10 mg/L处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人工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西洋杜鹃的抗寒机制,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粉红’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较正常水平有缓慢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胁迫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越高,温度低于3 ℃,即对‘粉红’产生较严重伤害,且温度越低,伤害程度越严重,经过0℃低温胁迫4天,可大大提高‘粉红’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核桃(Juglans regia L.)雌花芽生理分化期的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比早实核桃与晚实核桃生理分化阶段营养物质含量的不同,从而为生产上调控核桃雌花芽分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核桃雌花芽生理分化阶段可溶性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淀粉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整体上升的趋势。通过不同品种间营养物质含量的比较可知,在核桃雌花生理分化阶段,早实核桃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含量高于晚实核桃,但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晚实核桃。  相似文献   

10.
在土壤持续干旱胁迫下,研究了杨树品种‘2025'及其2个芽变品种‘全红杨'、‘中红杨'当年生嫁接苗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关系,并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持续,三者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大,‘全红杨'始终高于‘中红杨'和‘2025'。三者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总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可溶性糖含量均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与质膜相对透性成显著正相关(1|r|≥0.7),这有利于植株适应干旱胁迫和抗旱能力的获得;‘2025'叶片脯氨酸的变化与质膜相对透性呈显著正相关(1|r|≥0.7),膜系统相对稳定。3个品种各生理指标对照组和处理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抗旱能力为‘2025'‘中红杨'‘全红杨',但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可知:游离脯氨酸是反映3个杨树品种抗旱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