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顺祥 《蜜蜂杂志》2005,25(8):23-23
1在非育王期用调子脾诱导的方法促蜂王产卵2004年秋季,我们的中蜂场遭受到了历时约两个半月的意蜂盗蜂危害,采用多种综合措施防治盗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由于群内被盗后缺蜜,中蜂出现了飞逃,为了防止蜜蜂飞逃,我们对中蜂王全部进行了剪翅处理。有一中蜂群的蜂王在人工剪翅时不慎一条后腿被剪掉了。此蜂王是一只仅产卵2个多月的棕红色良种蜂王,在停止产卵后不久又重新开始产卵,但是由于被剪了后足而行走不便。原计划秋季换掉此蜂王,但因秋季阴雨连绵,后又遭意蜂盗蜂围攻致使难以育王。该王群越冬后约有2脾蜂,2005年春其…  相似文献   

2.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12,32(4):25-25
过去养中蜂的人见中蜂好分蜂,竞将交尾成功并产卵的中蜂王进行剪翅。如今养西蜂的人怕西蜂分蜂,也将交尾成功并产卵的蜂王进行剪翅。不论是中蜂蜂王剪翅,还是西蜂蜂王剪翅;不论是剪去蜂王翅膀的1/2,还是剪去蜂王翅膀的1/3,都是怕已达“分蜂热”蜂群的蜂王带蜂飞逃,借以减轻养蜂人收捕飞逃蜂之苦,我认为这看似养蜂人之喜,实则养蜂人之忧。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止蜂群自然分蜂或逃亡的损失,仍有不少人还替蜂王剪翅,在中外养蜂书报中,大都只介绍说:“剪去三分之二或五分之三”,所以一般养蜂工作者,对蜂王剪翅,大都是横剪的。但在三十多年前,《中国养蜂杂志》1951年第九卷第四期,曾刊登过曲克孝同志介绍蜂王剪翅斜剪的好经验,他是将蜂王大翅斜剪软翅的一半,便可达到防止蜂王飞翔的目的。从蜜蜂生物学来看,蜂翅中有血液和神经的存在,硬翅更是主干,若将硬翅剪去三分之二或五分之三,损失可想而知。蜂王探  相似文献   

4.
剪翅王群的检查和用雄蜂生产蜂王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6):12-12
<正>1剪翅王群检查中注意事项蜂王剪翅有2个好处:一是蜂群分蜂时老王要带走群内一半工蜂外出建立新家庭。如果场主  相似文献   

5.
中、意蜂同场饲养的中蜂,会经常受到意蜂的攻击,只要有一两只意蜂进入中蜂群内作盗成功,便会很快领来成百上千只意蜂进入中蜂群内行窃,几十分钟内可将中蜂蜜盗光,许多工蜂被咬死,蜂王被围。若不及时解救,中蜂群即毁于一旦。对这样的蜂群应作紧急处理。立即打开箱盖,用小棍敲击箱壁惊动盗蜂,让其中大部分意蜂飞离蜂群;提脾找到蜂王,用铁纱王笼把蜂王扣在蜜脾上;盖上箱盖,很快把蜂箱搬到室内(在原址放1只空箱,箱内放几张空脾),打开窗户;逐一提脾清理剩下的盗蜂,用右手食指在盗蜂背部轻轻一按,意蜂即受惊起飞,从窗户逃走。意蜂清除完毕之后,将…  相似文献   

6.
<正>捕捉蜂王,是平时蜂群管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比如一些人为了预防自然分蜂,经常会采用剪去蜂王翅的方法。给蜂王剪翅,首先得捉住蜂王,然后才能剪去一边或两边的翅。现在普遍采用的捕  相似文献   

7.
夏季是实现养蜂经济效益和保障蜂群安全越冬奠定基础的关键季节 ,因此 ,抓好夏季蜂群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笔者将其整理归纳出来 ,与广大蜂友探讨。1、选好优良蜂王。新蜂王产卵早 ,因此每年的春天应将老蜂王全部换掉。这样过夏后就能在短期内使蜂群恢复和扩大 ,提高采蜜能力。2、调整巢脾。蜂王喜爱在新脾上产卵 ,同时新造的巢脾不易遭到巢虫的侵害 ,可减轻蜂群防护脾的负担。3、预防盗蜂。夏季蜜源不足或中断时 ,常发生盗蜂现象。对存蜜不足的蜂群要及时在晚上补喂糖浆 ,最好一次喂完 ,同时把无蜂王的蜂群和太弱的蜂群合并。在蜜源…  相似文献   

8.
养蜂数量多的山东招远市阜山镇,每年都有部分蜂逃亡的现象发生,养蜂业主大都做到妥善处理,而蜂群未发生逃亡的业主也引以为戒,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堵绝蜂群逃亡现象。1、蜂群分蜂和逃亡的区别蜂群分蜂多发生在春、夏有蜜源的时期,而蜂群逃亡多发生在夏、秋蜜源缺乏的时候。自然分蜂后,原巢中还剩留一部分蜜蜂和全部的蜂儿及足够的蜂蜜;蜂群逃亡时,蜂王早已停止产卵,等到大部分蜂儿孵化,长成后,一同飞去,巢内的蜂蜜尽量带走,毫无贮存。2、蜂群逃亡的原因2.1遗传的关系。有的蜂种,在巢内环境极不适于蜂群生存时,很易逃亡,例如中蜂。有的蜂种…  相似文献   

9.
刘昭铭 《蜜蜂杂志》2005,25(7):25-25
1对中蜂被盗即易失王现象的探讨中蜂群发生盗蜂时,被盗群内蜂王极易失去,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意蜂群中是很少的,其原因何在?值得与广大蜂友共同探讨。1.1中蜂爱盗而又最怕被盗中蜂爱作盗,只要发现外界蜜源减少时,最好不要开箱检查。若开箱,巢框上空就会有别群的工蜂窥视盘旋,乘机作盗,而被盗群只要有盗蜂进入则秩序大乱、惶恐不安。所以养中蜂者须以防盗蜂于未然为上策。1.2一旦被盗就会失王若发现某群蜂已被盗,往往为时已晚,连蜂王也已失了。若被盗一开始就赶快检查,就会发现蜂王被围,不论中盗中或意盗中都如此。人为解围后立即…  相似文献   

10.
谈盗蜂     
谈盗蜂盗蜂:顾名思义,是指一箱蜂中的工蜂侵入另一箱蜂群中,强行偷取蜂蜜、蜂蜡、蜂胶和花粉。这种偷取行为的工蜂称之为盗蜂。雄蜂、蜂王无此种行为。在养蜂生产中,一旦发生盗蜂,最使养蜂管理人员头疼,轻者造成蜂场混乱,群势减弱,影响正常的繁殖和生产,重者造成...  相似文献   

11.
王长春 《中国蜂业》2009,60(8):49-49
大流蜜季节前期,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王产子积极,蜂数倍增,容易产生分蜂热。一旦发生分蜂跑群,不仅搅乱蜂场的正常采集秩序,而且收回飞逃出的蜂群费事费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人采取给蜂王剪翅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姜云光 《中国蜂业》2005,56(10):10-11
预防对策 1高度重视秋繁,培养健康而适龄的越冬蜂 1.1选择合适的秋繁场地,要求蜂群密度较低,无盗蜂,粉源较充足(不足补喂人工花粉). 1.2较强的群势,每群不少于1万只工蜂(4足框蜂)及产卵能力较强的优质蜂王,如群势不足,可合并蜂群或提前在8月中下旬单季杂交晚稻吐粉时育一批健壮的工蜂作为培育越冬蜂的哺育蜂.  相似文献   

13.
盗蜂不只是盗取蜂蜜,还破坏蜂群,影响蜂场的正常生产,降低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对盗蜂进行观察、分析,寻出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防盗,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一、盗蜂发生前兆的观察与分析 1、作盗群:据观察,一般是强蜂群,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当自然界缺乏蜜粉源时,巢内同时又缺乏饲料,尤其是秋季,在蜂群的越冬准备期,具有大量贮备饲料的"欲望".  相似文献   

14.
<正>养蜂人最烦心的事情就是蜂群起盗。盗蜂让养蜂人操心费力,轻者繁殖缓慢,降低生产能力,重者整群死亡。一、盗蜂种类盗蜂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1)本场互盗;(2)异场互盗;(3)被盗群;(4)作盗群。二、盗蜂的危害一是传播疾病;二是传播蜂螨;三是群间饲料盗光,产生拖子,蜂王停止产卵,幼蜂饿死,青年蜂被咬死,打乱被盗群正常采集、繁殖及群内秩序,严重时蜂王被杀,损坏巢脾;四是被盗群幼虫、蛹严重受损,工蜂过早老化,寿命大大缩短,群势发展滞后,失去一定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产卵中蜂蜂王的重剪翅效应陕西扶风县城关中学(722200)张建国为了防止自然分蜂时老王带蜂飞走,我常对爱分蜂的中蜂王,进行剪翅处理。有一次,我采用“行进剪翅”的方式,对一只正在爬行着的产子中蜂蜂王剪翅,由于不慎下剪过重,剪去蜂王翅膀总长度的六分之五左...  相似文献   

16.
蜂王剪翅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夏之交,分蜂热很快进入高峰期。虽然经过改善蜂群环境,割除雄蜂蛹,破坏王台,进行人工分蜂等,但由于蜜蜂拥挤,难免有隐蔽的王台被遗漏,引起原群老王率领一部分蜜蜂自然分出。甚至引发多群联合分蜂,造成损失,增加高处收捕分蜂群的难度。因此,给蜂王剪翅对阻止自然分蜂群在高处集结,能起到一定作用。蜂王剪翅对于初学养蜂者和年迈的养蜂者,却是一项难以得心应手的工作。为了与蜂友交流,现将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笔者常将左手拇指与食指指甲蓄留,以便捉蜂王剪翅时用。具体是:在蜂场秩序安定,气温适宜,蜜蜂飞翔较少时进行蜂王剪翅的工作。先揭…  相似文献   

17.
作者更正     
叶有才 《蜜蜂杂志》2005,25(5):19-19
控制蜜蜂自然分蜂采取蜂王剪翅的办法,自养蜂前辈曲克孝1951年发表以来,在以后的二三十年间,有关养蜂书籍多有转载,如1957年养蜂前辈黄子固与黄文诚合著的《养蜂学》,1981年福建农学院主编的《养蜂学》等多种蜂书,不仅有文字介绍,还有插图示意。方法是:将有蜂王的巢脾提出,斜靠箱边,用右手拇指与食指将蜂王前翅捉起,转移到左手拇指与食指夹住蜂王胸部(背翅向上),然后由右手执剪横剪一边前翅。也有人主张不应横剪,有伤前缘硬翅,而是斜剪,将前翅尖端和后缘软翅剪掉。笔者在数十年的养蜂生涯中,对蜂王剪翅过程稍有改动,自我感觉良好,于2003年撰…  相似文献   

18.
于兵 《蜜蜂杂志》1991,(4):13-13
如何解除分蜂热,是件颇为麻烦的事。解除分蜂热的关键,在于做到彻底。春暖花开,群势渐增。接之而来的就是闹分蜂。有人采取简单的办法,当蜂群分出后,随即把蜂王捉拿归案,放回原群,甚至施之以刑——剪翅,使其不再外飞;有的当蜂群倾巢而出之际,随即冷水一盆,使其难以再飞。这种压服手段,并未能根本解除其分蜂情绪。  相似文献   

19.
野生中蜂多在泥穴、树洞中营巢.由于人们的收捕,破坏了它们的正常工作秩序,收捕回来后,一下子不能恢复.轻者,蜜蜂要经一两天才上脾;重者,整群逃亡.为了尽量减少损失,笔者谈谈本人的实践体会. 一、蜂王的剪翅.蜂王固然不是蜂群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是它若不能起飞,就完全可以制止刚收捕回来的蜂群的逃亡.所以,在收捕时,尽可能地寻找蜂王,给予剪翅,以防万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1,62(7)
1972年3月,我开始饲养意蜂。说来可笑,由3框蜂起家,后来又用蜂箱换得16框蜂,4只蜂王。由家乡到苏北,再到吉林敦化转地放蜂。10个平箱,9箱是双王饲养,1箱隔成4区作交尾群,当年培育出18只蜂王。蜂群发展壮大了,采用双王和单王饲养都一样,但双王群的蜂王必须同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