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家蚕丝素固定化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祥瑞  徐俊良 《蚕业科学》1999,25(2):113-119
茧丝经高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处理或用稀碱溶液处理后,制成了粉末状丝素和碱化丝素,并以此为载体,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了糖化酶。经对固定化酶性质和动力学参数等的研究表明:丝素能较好地固定糖化酶;每克干粉末状丝素固定化酶的活力约为1822 U, 固定化酶的最适p H 值比游离酶增加了10 到125 个单位,最适温度比游离酶降低了5 ~10 ℃;固定化酶具有较长的操作半衰期(14 ~18d) ;通过米氏常数的测定,粉末状丝素固定化酶的 Km 1 = 2 .53 ×10 -5 , 碱化丝素固定化酶的 Km 2 =315 ×10 - 5 。实验还发现: 在制备 固定化糖化 酶时, 酶的最适 浓度为 8 m L/ L,戊 二醛的 最适浓 度为03 % 。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对北京红鸡雏鸡骨灰分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欣  计成 《饲料工业》1998,19(7):30-31
480只1日龄北京红鸡雏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玉米—豆粕型试验日粮分为三个磷水平,即总磷分别为05%、06%、07%,在总磷为05%时,每千克日粮分别添加500FTU、750FTU、1000FTU植酸酶,在总磷为06%时,每千克日粮分别添加500FTU、750FTU植酸酶。结果不同处理间0周龄~6周龄雏鸡骨灰分含钙量差异显著(P<0.05),而骨灰分含磷量差异不显著(P>0.05);从微量元素看,不同处理间骨灰分中锌差异均不显著(P>0.05),铜差异极显著(P<0.01),锰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取58头生长猪(125kg)随机分成三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对照组日粮中添加08%磷酸氢钙(总磷056%,植酸磷026%),试验组分别以200g/T的植酸酶取代2/3和全部的磷酸氢钙(总磷分别为048%和042%,植酸磷均为026%)。56天试验结果表明,用植酸酶(200g/T)取代2/3的磷酸氢钙,生长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但用200g/T植酸酶取代全部的磷酸氢钙则上述指标明显下降,添加植酸酶后,粪中磷含量分别下降400%和512%,对环境的污染明显下降,这种环保型的添加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同磷水平日粮添加植酸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建雄  崔立 《饲料工业》1998,19(11):32-33
本试验选取58头生长猪(125kg)随机分成3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对照组日粮中添加08%磷酸氢钙(总磷056%,植酸磷026%),试验组分别以200g/t的植酸酶取代2/3和全部的磷酸氢钙(总磷分别为048%和042%,植酸磷均为026%)。56d试验结果表明,用植酸酶(200g/t)取代2/3的磷酸氢钙,生长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但用200g/t植酸酶取代全部的磷酸氢钙则上述指标明显下降,添加植酸酶后,粪中磷含量分别下降400%和512%,对环境的污染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植酸酶产生菌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刘德忠 《饲料工业》1999,20(1):40-42
经采样、分离、筛选出多株植酸酶产生菌,选出其中产酶水平较高的两株菌种C2123—15—7#和C2123—15—64#,并对其在液态培养时进行了产植酸酶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最适培养条件下,两株菌种产酶活力均在110U/ml以上,最高者可达1128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6857%,发酵时间缩短了45%左右。  相似文献   

6.
谷胱甘肽提高牛冻精活力及受胎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冻前于牛稀释精液中添加32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做为试验组,对照组冻精中无GSH。结果表明:冻精刚解冻后精子活力试验组比对照组高75%(P<001);解冻后稀释精液在37℃水浴中保存3小时后,精子活力和顶体正常精子数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高78%(P<001)和445%(P<005);37℃水浴条件下保存时精子寿命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延长32min(P<001);此外,GSH使母牛情期受胎率提高了624个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能够水解植酸盐,释放出能被动物利用的磷和多种微量元素。它不仅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还提高动物胃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磷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植酸酶在禽类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能很大程度上依靠瘤胃微生物来消化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盐,但目前国内有关瘤胃微生物植酸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瘤胃微生物植酸酶的主要来源和活性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主要有5种瘤胃细菌能分泌植酸酶,其中,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分泌的植酸酶活性最高(199.1~703.6 U·mL-1);根据酶促反应的最适pH和催化机理,可将瘤胃微生物植酸酶分别归类为酸性植酸酶和半胱氨酸磷酸酶植酸酶;根据植酸酶水解植酸时的立体专一性,发现瘤胃微生物植酸酶中可能同时存在3-植酸酶和5-植酸酶2类植酸酶.最后本文论述了瘤胃微生物植酸酶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发现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植酸酶的最适pH为4.0~5.5、最适温度为50~55℃、对植酸和ATP表现出较强的活性;埃氏巨形球菌植酸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60℃、仅对植酸表现出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两株产植酸酶真菌SO11和SO21的筛选及有关性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SO11和SO211均能产生植酸酶,其中SO11是米曲霉(Asp.oryzae),SO21特定。SO21在30℃,120~150rpm/min条件下摇瓶发酵168h酶活力达到高峰,SO11则缓慢上升。两种发液的最适温度均为50℃,最适PH为5 .0。  相似文献   

10.
羽毛粉配合饲料在饲料工业发达的国家,70年代已应用于生产。我国近年来开始研究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若干含羽毛粉的饲料配方简介如下。供养鸡生产者参考选用。  1 蛋鸡开产前的羽毛粉日粮配方 11 育雏期 玉米59%,豆粕13%,羽毛粉65%,肉骨粉7%,麦麸9%,石粉26%,蛋氨酸015%,食盐035%。营养水平:代谢能2890千卡/千克,粗蛋白1904%,钙084%,磷037%。可按营养需要添加各种微量元素。此方可喂0~6周龄的雏鸡。12 生长期 玉米66%,羽毛粉5%,…  相似文献   

11.
植酸酶能够水解植酸盐,释放出能被动物利用的磷和多种微量元素,不仅消除了植酸的抗营养作用,还提高了动物胃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磷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植酸酶在禽类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植酸酶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酶是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类环保与新型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一方面,具有生物活性的植酸酶通过催化和水解能将饲料中丰富的植酸及其络合物分解为能被畜禽利用的无机磷和肌醇,取代或减少在配合饲料中需要添加的无机磷。从而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节约大量无机磷资源,并大幅度减少畜禽粪便中磷的排放量,降低磷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植酸酶通过分解植酸,解除了对磷、钙、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合作用,提高了饲料潜在的营养价值和畜禽肌体骨骼矿化程度,相对降低了饲料成本,使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使用效果也得到认同.试验证明,在猪和鸡日粮中添加适量植酸酶能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一方面植酸酶水解植酸盐释放出很大比例植酸结合态的磷,既减少了无机磷添加量,又增加了饲料配方空间,同时降低粪磷排泄量可达34%~54%;另一方面,植酸酶具有潜在的营养价值,添加适量的植酸酶可以提高微量元素、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本文针对当前植酸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探讨植酸酶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对植酸酶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植酸酶属于磷酸单酯水解酶,是磷酶的一种特殊类型,它能够水解饲料中的植酸释放出磷,提高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近几年,植酸酶在生产技术上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采用DNA重组技术从野生型曲霉菌株系中分离出高活性植酸酶基因,经克隆扩增后,转移到高产菌株基因组中,其工艺日趋成熟,产品已投放市场。Simons等(1990)用A.ficuum菌株NRRL3155发酵生产的植酸酶,经体外试验,在pH=25和pH=55时活性最强;Newman(1991)发现,由A.nigger曲霉菌株生产的植酸酶在pH=55~65时,最具活力。植酸酶能将植酸水解为正磷酸…  相似文献   

15.
<正>植酸酶是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类环保型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它通过催化、水解将饲料原料中丰富的植酸及其络合物分解为可被畜禽利用的无机磷和肌醇,同时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因此能用来取代或减少饲料中无机磷的添加量,节约大量无机磷资源,显著降低畜禽粪便中磷的排放量,减轻磷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植酸酶的研究对解决环境污染和满足肉鸡营养需求有重要意义。1材料与方法1.1酶制剂植酸酶(活力为5 000 U/kg),由河南现代农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一个测定饲料蛋白质消失率的体外透析管分析方法,并分析了温度、酶液浓度和酸度等因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体外透析管法测定蛋白质消失率的适宜条件是: 在温度为35 ℃时, 准确称取1g 样品( 精确至0 .0001g) 于三角瓶中,加pH2 .0 的胃蛋白酶溶液( 浓度为0 .001g/ml) ,水解4 小时, 经中和后转移至透析管中, 再加p H 7 .6 的胰蛋白酶溶液( 浓度为0 .0025g/ ml) ,透析管再置于盛300ml 透析液的大三角瓶中,水解24 小时,然后对透析管外的透析液定量分析蛋白质含量, 最后计算出样品的蛋白质消失率。并与体内消化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Y= 1 .0129X+ 32 .97 ,达到强相关程度(r = 0 .999) 。  相似文献   

17.
雏鸭(0—3周)日粮锰适宜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68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6组,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含Mn的质量分数为21×10-6)中分别添加0×10-6、30×10-6、60×10-6、90×10-6、120×10-6、150×10-6锰(分析纯MnSO4·H2O),试验期3周,研究雏鸭日粮适宜补锰水平。结果为饲粮锰水平不影响雏鸭体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P>005);胫骨和趾骨锰浓度随饲粮锰水平增加呈线性上升(P<001),肝和心组织锰浓度与饲粮锰水平呈二次曲线模式(P<001)。当日粮Mn水平为1183×10-6和110×10-6时,肝和心组织锰水平最高。综合试验结果考虑,雏鸭饲粮锰适宜水平为110×10-6。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植酸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使用效果也得到认同。试验证明,在猪和鸡日粮中添加适量植酸酶能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一方面植酸酶水解植酸盐释放出很大比例植酸结合态的磷,既降低了无机磷添加量,又增加了饲料配方空间,同时降低粪磷排泄量可达20%~50%;另一方面,植酸酶具有潜在的营养价值,添加适量的植酸酶可以提高微量元素、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本文针对当前植酸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探讨植酸酶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植酸酶的合理应用进行适当的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在畜禽的消化道内,植酸能与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形成不溶螯合物,植酸酶具有解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可破坏植酸对微量元素强烈的亲和力。在畜禽的饲料中加入植酸酶,动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率提高,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减少,饲料的成本降低,使畜禽微量元素的排泄量减少,减缓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文章综述了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植酸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动物微量元素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上接第19期第36页)5.何时可以全部替代无机磷?只有在很特殊的饲料配方中才有可能。即饲料背景的磷水平很高,在不添加无机磷时总磷含量已经达到0.45%-0.50%。如大量使用肉骨粉的口粮,植酸酶就有可能替代出全部的无机磷。6.肉鸡配合饲料中植酸酶的添加量是多少?每千克饲料添加500FTU植酸酶,即每吨饲料添加含量为5000FTU/g的植酸酶产品100g。适用于所有品种、日龄的肉鸡。如果使用低含量(250FTU/g)的产品,每吨饲料的添加量为2kg。7.为什么肉鸡饲料中植酸酶的添加量比蛋鸡高而替代磷的量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