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哈密垦区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防治方法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精耕细作的棉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高;增施钾肥的棉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高;精耕细作和增施钾肥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减轻棉花红叶茎枯病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棉田种植绿肥可以提高棉花产量 棉田种植绿肥是解决棉田肥源,保证棉花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我省从1962—1964年期间,在棉田绿肥试验方面,曾先后进行了10个试验27项处理,都一致表现增产,其增产幅度为6—42%。1963年,荆州专区农业局在石首、监利两县重点调查十个生产大队,棉田用苕子压青;子棉增产65%;我所连续三年试验结果,棉田种植黄花苜蓿后,棉花产量逐年上升,由原来每亩产子棉312.9斤上升到385斤,国营蒋湖农场棉田种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单作棉田为对照,重点探讨了棉椒间作施肥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棉椒问作既维持了较高的棉花产量水平又显著提高了棉田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且对该区现有可支撑水资源有明显适应性;施肥主要是通过增加棉田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了间作棉田的水分利用率,而棉田经济效益的增加又主要靠天鹰椒产量的提高来实现,750.0kg/hm^2K2SO4复合肥即可实现稳定较高的棉田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棉椒间作把化学(地膜)覆盖和生物(天鹰椒)覆盖融为一体,较充分地利用了农田覆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阿克苏地区现有滴灌棉田130万亩。棉花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对阿克苏地区滴灌棉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推广简单实用的滴灌棉田施肥技术,对促进阿克苏地区  相似文献   

5.
棉田套播油菜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油菜(Brassica napus L.)华双5号为材料,调查分析了棉田套播油菜的产量表现和产量差异原因,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棉田套播油菜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棉田套播油菜产量主要分布在3 000~3 750 kg/hm2,种植密度和有效角果数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②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播期推迟,密度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均表现明显减少;播期和密度对千粒重影响较小。③播期、密度及其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播期推迟,油菜产量降低,不同播期要求最适播种密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单作棉田与2种枣棉间作棉田对生态的改善程度及单位土地面积内的经济效益。【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中36号为材料,设置单作棉田(CK)、1膜2行枣棉间作棉田(C1)及1膜4行枣棉间作棉田(C2)。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棉田的微环境指标、棉花不同生育期生长、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间作模式棉田光强变化为CK>C1>C2;C1、C2的3个冠位CO2总浓度均高于单作棉田;单作棉田的光强、风速、空气及土壤温度均高于2个间作棉田,而空气、土壤湿度均低于2个间作棉田。C2模式棉田的空气、土壤温度、风速明显低于C1,空气及土壤湿度则相反。蕾期-花铃期的棉花各生长指标表现为间作棉田>单作棉田。CK模式棉花产量最高,达到398.00 kg/667m2。净收入表现为C1>C2>CK&...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我省棉田布局的调整,旱地棉田的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棉田分布在黑龙港旱地棉区。为摸索旱地棉增产新途径。我们参加了河北省技术推广总站主持的黑龙港地区旱地棉规范化栽培的示范、推广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明确了沧、衡、邢等地区的旱地棉田大面积产量稳定在55—70公斤的基本措施与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8.
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产量结构与棉铃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通过对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的调查和分析,得出高产棉田的棉铃空间分布特征是:以中、下部内围铃为主体的内层和以高产棉田产量潜力所在的上部铃和外围铃为产量结构的外层。认为内围铃是高产棉田的基础,外围铃是高产棉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2005年通过对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的调查和分析,得出高产棉田的棉铃空间分布特征是以中、下部内围铃为主体的内层和以高产棉田产量潜力所在的上部铃和外围铃为产量结构的外层.认为内围铃是高产棉田的基础,外围铃是高产棉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六大精准农业”和高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生产水平上了新台阶,近年来阿拉尔农场棉花产量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180公斤以上的皮棉单产的棉田逐年增加,皮棉200公斤以上的棉田面积也在逐步扩大。近两年经兵师两级专家组鉴定验收的高产棉田,现实收产量完成了500公斤/亩以上。现就高产棉田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棉花综合管理措施的推广和产出的增加,棉田肥力状况和土壤养分状况也随之变化。为此,改革施肥配方,推广平衡施肥已成为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实现连续增产、稳产,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一、棉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摸清棉田养分丰缺状况,我市农业局对不同地区的189块棉田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探讨棉花喷施磷酸二氢钾的增产效果,1980年我们进行了试验.当年我县棉田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1万亩多点调查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钾具有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在缺磷的棉田增产幅度10%以上,最高30%,底肥施用过磷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地不同种植类型棉田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种植类型棉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效益,本研究调查了套作、轮作、纯作棉田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进行针对性防治,同时比较了三种种植类型棉田的植棉效益。结果表明,盐碱地棉田病虫害发生以纯作最重,轮作次之,套作最轻;正常防治情况下,三种种植类型的产量差别不大,以套作的效益最高,轮作和纯作的相当;在不施药田块中,套作田产量最高,轮作次之,纯作最低。  相似文献   

14.
<正>一、棉花生产现状阿克苏地区2014年棉花种植面积5 308千米2,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滴灌棉田皮棉平均667米2产量达到140千克以上。近年来,棉花施肥存在有机肥投入不足,养分配比不合理,重氮磷肥、轻钾肥和微肥等问题,已成为棉花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瓶颈。本文从滴灌棉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施肥技术措施。二、棉田土壤养分状况阿克苏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库车、沙雅、新和、  相似文献   

15.
<正> 江汉棉区棉田集中分布在汉江两岸,土壤质地偏砂,速效钾含量低。为了解决棉田缺钾问题,对棉田施用生物钾肥,取得明显效果,每0.5~1kg生物钾肥的增产效应相当于10~15kg氯化钾肥。每公顷施7.5~15kg生物钾肥,皮棉产量比对照田增产  相似文献   

16.
博州棉田施肥效应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以来,博州实施了多项棉田肥料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肥力棉田上施用优质有机肥料有明显的增产培肥作用;中低肥力棉田上氮肥是增产的主要因素,高肥力棉田上,氮、磷肥对提高棉花产量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速效钾含量中等的中肥力棉田土壤中补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在速效钾含量较高的高肥力棉田土壤中补施钾肥增产作用不显著。氮、磷、钾肥配施较单施或氮、磷配施的增产作用显著。配方施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区棉花生产基本上扭转了低而不稳的局面,已连续3年实际亩产都稳定在60公斤左右。为总结经验,探索增产技术,我们于1989年10月对部分高产棉田进行了调查。一、调查情况这次调查采取田间测产同访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调查了11个县23个乡镇的31块棉田,共计面积450亩。在31块棉田中,有18块棉田平均亩产超过125公斤,其中4块棉田亩产在150公斤以上。永济县文学乡西文学村农民丁五豹种的5亩棉花,平均亩产达到158公斤,是产量最高的一块棉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适宜博尔塔拉州滴灌棉区的氮肥施用技术.[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滴灌条件下不同质地和不同肥力棉田氮肥施用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肥力较低的滴灌棉田氮素最佳经济用量为248.6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 158.9 kg/hm2;肥力较高的棉田氮素最佳经济用量为310.9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 236.5 kg/hm2.氮肥用量一致的条件下,适量基施有提高产量的作用,肥力较低的砂壤土滴灌棉田以30;作基肥,70;滴施效果最好,按照"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从盛蕾期到铃期持续滴施对提高铃重、增加铃数进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中高肥力的壤土上,集中在盛蕾期到花铃期持续滴施即可满足棉花的需氮要求.[结论]膜下滴灌棉田氮肥用量控制在尿素525.0~560 kg/hm2,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19.
马德民 《农村科技》2014,(10):20-22
<正>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和肥料价格的上涨,导致植棉生产成本也随之提高。为了降低肥料投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兵团第1师16团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在高密度滴灌棉田按照不同产量目标,制定相应施肥方案,探讨棉田不同施肥量与棉花生长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产量和实际产量之间的差异关系,为今后精准施肥提供宏观施肥决策,从而实现棉花优质高产,最大限度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疆覆膜滴灌棉田生产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氮肥利用率不高问题,研究氮肥减量下炭基肥对棉田土壤养分、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于2018年在新疆石河子121团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进行,设置不施氮肥(T1)、减氮施肥(T2)、施炭基肥(T3)、常规施肥(T4)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T3处理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有显著影响,同等施氮量下,T3较T2处理产量提高5.2%;从棉花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可以看出,T3>T4>T2>T1,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同。通过氮素投入量、氮素吸收量、产量以及干物质累积量分析棉花氮素利用率和氮肥产量贡献率发现,T3处理棉田氮吸收量最高,氮素利用率为55.1%,氮肥产量贡献率为31.9%,其次为T4和T2处理。综上,在新疆覆膜滴灌棉田采用炭基肥方式(T3)进行氮肥减施15%可保持棉田产量稳定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目标,该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