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县1956年开始引进猪人工授精技术,但当时推广面不大。自七十年代末引进长白猪与本地东山猪开展经济杂交后,猪人工授精技术才在全县推广应用。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养猪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大猪花生产已初具规模。繁殖母猪存栏数由1987年的20112头增长到1992的63045头,年生产大猪花达104万多头,已经形成了以生产猪花为主的牲猪生产基地,猪花外销广东各地。几  相似文献   

2.
一、猪品种改良概况贺县1955年成立配种站、开始搞猪的人工授精。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县配种站下马。1970年恢复,到八十年代初期,全县实现了长白公猪化,杂交普及面达98%,人工授精的受胎率达85%以上。实践证明,用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农科站直属猪场的广大革命职工,几年来遵照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一系列光辉指示,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大搞猪种杂交改良工作,引用长白猪杂交改良当地土种猪,取得了积极效果。大花白猪与公馆猪是广东省的地方优良猪种,但存在着体质松驰、腹部垂地、凹腰和瘦肉少等缺点。为进一步大力发展养猪事业,适应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要求以及外贸市场对瘦肉猪的需要,他们引用长白猪与大花白猪、公馆猪杂交改良,使其在  相似文献   

4.
1997年3月,我们利用引进的加拿大长白和大约克种猪与本地母猪进行了二元和三元杂交试验,目的一方面想通过杂交生产来克服本地猪的缺点,提高生产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杂交对比,来确定利用加系种猪改良本地猪比较好的杂交组合。现将该试验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用猪的选择,选择体重20Kg左右的各50头分别设置4组,即本地猪(对照组)、加系大约克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子一代猪(大本组)、加系长白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子一代猪(长本组)、加系长白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生产的杂一代母猪,再与加系大约克公…  相似文献   

5.
猪人工授精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瘦肉型猪.光靠自然交配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开展猪的人工授精,发挥优良种公猪的作用,已是当务之急。自2003年5月份开始,在宁安市江南乡6个养猪专业户和兰岗镇新中村种猪场分别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开展猪的杂交改良。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江猪1995和1996年引种到海南省,对其纯繁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屠宰性能等进行观察;以内江猪作母本与杜洛克猪和长白猪公猪杂交,对其杂交商品猪与广西杂交猪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内江猪能适应海南省高温高热气候条件,并得到较好的饲养效果,纯种内江猪的生产指标达到或超过原产地的生产水平;与杜洛克或长白猪杂交的商品猪生产性能优于广西杂交猪。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青冈县为了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引进优良瘦肉型种猪,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对猪群进行了全面改良,从1992~2012年,共改良母猪158万头,通过改良,产仔率和瘦肉率提高了,增加了养猪经济效益,优化了猪群结构,促进了养猪业发展。1992年前,农民饲养主要是地方品种三江白猪、黑花猪和少量哈白猪、长白猪与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临夏县发展的实践证明,在我县农村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对加速生猪良种推广和杂交改良步伐、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推进我县生猪生产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农村地区应用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养猪产业的发展,需加以改进和提高。本文对临夏县猪改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猪改良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东安猪作母本与大约克,长白猪四个组合的杂交育肥试验,结果表明:长×大东组育肥期日增重627g,料肉比3.46,后腿比27.89%,胴体瘦肉率54.19%,为最佳杂交组合,建议利用地方良种东安猪生产商品猪,应选用长白猪作终端杂交父本。  相似文献   

10.
猪人工授精对降低公猪的饲养成本,提高母猪繁殖力,减少疾病传播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扩大杂交改良的效果,在20世纪60~7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广东省目前有40%的大型猪场使用人工授精技术,但大部分中小型猪场由于担心人工授精技术会影响母猪繁殖  相似文献   

11.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改良畜种”的指示,我站于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七年,曾从瑞典、英国、荷兰引进长白猪数批。几年来,已向省内各地推广长白仔猪达千余头,为猪种改良,提供了良种。长白猪为国际上有名的醃肉型品种。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能力强,脂肪少,瘦肉多的特点。遵照“洋为中用”的教导,我站自长白猪引进后,在站内开始进行了与荣昌猪的杂交试验。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站广大革命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  相似文献   

12.
岑溪市马路站开展生猪人工授精配种做法覃桂才岑溪市畜牧局543200岑溪市马路镇畜牧兽医站,为搞好猪的品改打好基础,在抓好其它业务工作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生猪资源为依托,坚持引进良种公猪进行杂交改良,大力普及生猪人工授精,提高良种覆盖面,提高生...  相似文献   

13.
梅山猪杂交后代胴体品质的改良分析帅启义,范春国(华中农业大学畜牧系)引言梅山猪是世界繁殖性能特别优良的猪种,产于我国太湖流域。但由于瘦肉率低、皮厚脂多、生长慢,纯繁后代一般不宜作商品肥育。如果引入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优异的外来品种(如大白、长白猪等)进...  相似文献   

14.
自从十九世纪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取得初步成功以后,世界各国便纷纷开始了畜禽的人工授精试验。时至今日,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世界的普及率已达饲养量的6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试验,并逐步推广,当时主要应用于外来猪种杂交改良我国地方猪。真正大范围的普及应用则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大型养猪场的建立,人工授精技术才为广大养殖场经营者接受并采用。  相似文献   

15.
玉林在1955年开始搞猪的杂交改良,1956年起推广了人工授精技术;这是我国猪人工授精工作起步较早的一个县。70年代初,玉林县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受胎率均达到90%左右。1975年3月全国猪人工授精及育种经验交流会曾在玉林县召开,并对该县猪的人工授精工作做出高度的评价。会议之后,1975和1976这两年,除西藏外,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派出一个或几个考察团到玉林来考察和学习,玉林县对我国开展猪人  相似文献   

16.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成熟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随着养猪方式的转变,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速生猪良种推广和加快杂交改良步伐,提高全省养猪生产经济效益,推进生猪生产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吉林畜牧兽医》2010,(3):59-59
2010年,吉林省牧业局将重点抓好4大类别、12项技术培训,以解决农民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是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重点培训长白猪、西门塔尔牛等优良畜禽品种标准;猪人工授精、优质肉牛繁殖改良等技术;生猪、肉牛、羊高效育肥及奶牛高产综合技术。二是畜禽疫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本地山羊是山羊品种改良的重要工作,影响波尔山羊人工授精改良本地山羊受胎率的因素很多,除公羊本身精液的质量以外,输精时间、输精技术是影响受胎率的关键,为了深入了解山羊人工授精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9.
以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PIC猪四个品种的三个杂交组合长大,杜长大,杜PIC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了三个杂交组合的肥育效果,结果表明,长大组合在胴体直长,肉色,熟肉率等性状上优于杜长大和杜PIC组合,因此,可考虑长大杂交组合在外向型猪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品种及杂交组合氟烷基因显性纯合子育肥猪肌肉中羟脯氨酸和pH值2个指标的测定,来分析品种及杂交组合效应对猪肉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及杂交组合效应对猪肉的嫩度有影响。在屠宰后的前4 d大长猪(大白猪×长白猪)猪肉中羟脯氨酸含量低于长大猪(长白猪×大白猪),说明其嫩度要好于长大猪;猪肉离体后pH值先下降后上升。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长白猪和大白猪猪肉pH值的升高速度要比杜洛克猪、长杜猪(长白猪×杜洛克猪)、长大猪、大长猪的速度要慢,说明长白猪和大白猪肉的货架期较长。长白猪与大白猪正反交,对肌肉pH值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