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加利亚尖椒,是高产抗病的辣椒良种。植株长势旺盛,株高70~80cm,茎粗壮,叶肥大,青果黄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实牛角形,果长20cm左右,单果重约50g;果肉厚味辣。门椒双果率高,该品种较抗病毒病、炭疽病,不易发生落叶、落花、落果。适于大、中、小棚和露地栽培。露地亩产可达3500~4000kg。大棚、温室栽培亩产5000~60Q0kg。 一、培育壮苗保加利亚尖椒以育苗移栽为好,苗龄60~70天。当地温室栽培在1月中旬育苗;塑料棚栽培在2月中旬育苗;露地栽培在3月初用温室或温床育苗。育苗前先用25~30℃水泡籽24小时催芽后播种。幼苗3片真叶时移至小拱棚…  相似文献   

2.
海南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南辣椒品种单一,农民对辣椒新品种了解不及时,加上辣椒疫病和病毒病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辣椒市场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在露地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对5个辣椒品种的果实商品性与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以筛选适合海南本地种植的辣椒新品种。结果表明:超特大尖椒、黄冠与吉祥109尖椒表现较好,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们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 ,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的要求 ,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每 667m2 产值 4 0 0 0元左右 ,高的达 5 0 0 0元以上 ,为发展农村经济 ,农民增收开创了一条新路子。现将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无公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1 栽培环境小尖椒生产地的大气、土壤、水源等条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选择土壤疏松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排灌方便 ,前茬未种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2 品种选择小尖椒品种选择鸡爪×吉林 ,又名弄口早椒。该品种植株大小中等 ,分枝性强 ,第 1朵花着生于 8~ 10节 ,…  相似文献   

4.
王忠书  蒋华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2):163-163
干辣椒在余庆县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常年生产面积在4000hm^2以上,年总产干椒量1800万kg,由于价廉物美,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2008年示范推广遵椒系列熟辣及韩国尖椒系列辣椒栽培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干制辣椒栽培已成为本地非烟区农民的主打产业。  相似文献   

5.
高山地区大棚番茄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平原地区栽培番茄,春季早熟栽培的采收期为4月中旬~7月中旬,秋季延后栽培的采收期为10月下旬~12月中旬,浙南地区越冬栽培的采收期为1月中旬~5月下旬,其中7月中旬~10月中旬为平原地区的生产空档期,只能依靠高海拔地区番茄供应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高山小尖椒栽培一般以海拔600—800m山区最为适宜,这些高海拔山区夏秋季气候冷凉,日夜温差大,日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平原低3~5℃,可以越夏秋延栽培,弥补市场秋淡供应不足。采风三号是杭州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经多年试验和种植,采风三号生长势强,丰产性好,果实外观漂亮,品质优,是高山小尖椒栽培的理想品种。浙江省淳安、临安等县(市)高山蔬菜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总结,形成了一套采风三号高山小尖椒无公害高效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农丰41号辣椒是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于1999年秋从内蒙古引进种植的黄皮尖椒。经过两年的对比试验,该品种比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保椒二号增产40%以上,已在田阳、田东、平果、邕宁等地得到广大椒农的认可。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中熟偏早,株高50~55cm,开展度52~58cm,果实羊角形,果长18~25cm,果粗2.5~3.5cm,单果重40~65g,果肉厚,果皮浅黄绿色有光泽,果实耐贮运。生长势强,抗热、抗病、高产,每667m2产量3500~5000kg。2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桂东、桂中、桂北地区,以7月中旬至下旬播种最佳,桂南及右江河谷于8月上旬至…  相似文献   

8.
辣椒属于喜温蔬菜,生长适温为25~28℃,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在长江流域可春、秋栽培。市场上往往秋冬季辣椒供应偏少,市场紧缺。1996~1998年我们利用连栋大棚进行辣椒延秋栽培,不仅有效地预防了病毒病发生。而且每亩(667m2)利润可达6000~8000元。现介绍如下:1 选择品种 延秋辣椒应选择高温、抗病、丰产、后期耐寒且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品种。如浙江省可选择“鸡爪×吉林”辣椒。2 适时播种 秋椒对播种期的要求比春椒严格。播种过早易发生病毒病,播种过迟则产量低。杭州地区7月20日左右播种最为适宜。苗床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茄果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9.
辣椒秋延后棚室栽培高产技术王国东赵培芳林高玉辣椒秋延后棚室栽培,对于满足秋冬市场供应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夏季高温多雨、露地辣椒难以越夏的地区如丹东,其作用尤为显著。1991~1993年,我们对辣椒秋延后棚室栽培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应用于生产。1995年...  相似文献   

10.
高山小尖椒因其风味佳,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磐安是高山小尖椒的主产地之一,年年种植面积在140hm2以上,每667m2产值达3000多元。现将高山小尖椒栽培技术介绍如下。科技与工作-栽培与植保1品种选择高山小尖椒椒长7~9cm,直而嫩绿,无辣味。品种选择需按高山小尖椒的特征采用,目前当家品种为“鸡爪×吉林”。2栽培条件栽培高山小尖椒应选择在海拔650m以上耕地,以小气候条件好、避免强阳光照射,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土壤适宜pH值5.6~7,如土壤偏酸应适当施生石灰改良。忌连作,宜与…  相似文献   

11.
邹学校  朱凡 《园艺学报》2022,(6):1371-1381
辣椒起源于玻利维亚中南部年降雨量不到500 mm的半干旱区,属亚热带无霜区,最初原始野生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辣椒的利用可追溯到8 000~7 500年以前,早期辣椒依靠飞鸟传播种子,生长区域从发源地玻利维亚逐渐扩大到南美洲、中美洲,再到北美洲西南部,在不同生态区进化产生10多个栽培种的近缘野生种和约20个非近缘野生种。辣椒栽培种由共同祖先Capsicum chacoense进化而来,紫花祖先迁移到安第斯高地,进化产生了绒毛辣椒(Capsicum pubescens);白花祖先迁移到玻利维亚南部相对干燥的地区进化产生下垂辣椒(Capsicum baccatum),继续迁移到潮湿的亚马逊盆地,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灌木辣椒和中国辣椒的共同祖先。共同祖先继续向外迁移,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北部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在加勒比地区进化产生了灌木辣椒,在亚马逊河流域北部谷地进化产生了中国辣椒。辣椒的驯化是将野生种从原产地移出进行人工栽培开始,将易脱落、果实小、色泽单一、果实朝上的野生种,改变成不易脱落、果实朝下、肥大化及形状、颜色多样化、经济效益好的栽培种。一年生辣椒在墨西哥和中美洲最早进化,已有6...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辣椒生产时应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2~3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作栽培地,并选择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如保加利亚尖椒)。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湘北地区早春辣椒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北地区采用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辣椒,于先年10月中下旬播种,3月中旬定植,可在5月上旬上市,较露地栽培提早一月有余,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1选择适宜的品种春季大棚栽培主要是实现早熟高产,同时果实商品性好,以达到高效益的目的,因此春季大棚栽培辣椒品种的选择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早熟性好;②耐低温弱光;③果个大,果实膨大快;④株形紧凑。按此条件,在河南地区可选用豫园大椒、早椒新秀、洛椒98A等,黄皮尖椒可用凯旋大椒、洛椒七号等。2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5.
塑料拱棚辣椒春季特早熟栽培是指10月初播种育苗,11月中旬定植,3月上旬上市的栽培形式。与传统的春早熟栽培相比,由于采用了多层覆盖,加强了塑料拱棚的保温性能,辣椒的定植期、开花结果期大幅提前,销售价格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年来,笔者在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实验农场、铜山县棠张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了塑料拱棚辣椒春特早熟栽培试验,栽培面积3.4hm^2,每667m^2收入1.36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合理安排栽培茬口,利用蔬菜品种的各自生长特性、生长时间,进行合理的套种、复种,能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种植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蔬菜基地抓紧秋种时机,以辣椒为龙头与几种瓜菜高效组合栽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秋延辣椒、春大白菜、丝瓜、香菜高效循环套种技术辣椒8月中旬播种,9月上旬定植,当年11月中旬至次年2月初采收。来年2月中旬接茬播种大  相似文献   

17.
小尖椒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深受江浙沪一带消费者的青睐。山区农民利用高山地区独特的气候资源种植高山小尖椒,不仅可以丰富夏秋季节的城市菜篮子,而且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浙江省磐安县常年种植高山小尖椒330多hm2以上,产量在6 000 t 以上,最高批发价达每千克12元。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1.品种选择生产上一般选用杭州早椒。该品种辣味少,品质和商品性特好,非常适合本地宾馆、饭店消费。该品种植株大小中等,分枝性强,第1朵花着生于7~9节,花白色,果下垂,长尖角形,一般长9~11 cm,翠绿色,光泽度好,具有早熟、抗病、结果多、生…  相似文献   

18.
刘玉兵  刘明月 《花卉》2020,(10):273-274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2℃,且该地区人群食用辣椒量较大。因此大棚辣椒栽培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春提早栽培,秋延后栽培和长季节栽培(越夏修剪再生、越冬修剪再生),以此来满足长江流域地区人群对辣椒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大棚秋延后辣椒套种落葵是杭州市郊区菜农近年来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高产栽培模式。 1997~ 1999年种植面积达到 333hm2( 5 0 0 0亩 )以上 ,该模式 6 6 7m2 可产辣椒130 0kg ,落葵 5 0 0kg。按近 3年平均价格(辣椒 8元 /kg ,落葵 3.0元 /kg)计 ,产值可达1190 0元。比单作辣椒或落葵均有明显的增效。现介绍如下。1 大棚结构及保温方式①大棚应于 8月中旬建成 若采用竹架大棚栽培 ,则棚宽 6 .0m ,中柱高 1.8~ 2 .0m ,南北走向 ,长度因地而异。采用“三膜一苫”保温方式 ,即大拱棚里套中拱棚 ,中拱棚里套小拱棚 ,小拱棚外面盖二…  相似文献   

20.
黄锋辣椒是以韩国尖椒品种自交系5213—6为母本,以云阳羊角椒自交系6302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果实小羊角形,果长13—14cm,肩宽1.8—2.0cm,肉厚0.25cm,单果质量18—21g,果皮薄而有光泽,果面光滑,果条顺直,空腔小,耐贮运,辣味浓,风味佳,商品性好,一般每667m^2产量2500kg以上,对病毒病、疫病、疮痂病的抗性较杭椒1号强,适于湖南、江西作早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