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2年9月起,安徽的来安、天长等粮食主产地先后开始“直补”试点,把国家以保护价形式通过国有粮食企业补贴农民的方式,转变为将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这项改革不仅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而且将深刻影响粮食产销的大格局。长期以来,国家在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利益上拿出了大量补贴,但由于补在流通环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企业对政策的依赖性,使企业出现“收粮靠贷款、储存有补贴、亏损就挂账”的现象,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有关专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粮食产销市场化,但是必须找到一个既能保护农民利益,又能减轻财政负担的办…  相似文献   

2.
张宝林 《新农业》2004,(10):4-5
近几年,我国粮食连年减产,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种粮积极性不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这一问题。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中突出明确了一条,就是“建立直接补贴机制,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即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直补机制,简单地说,就是把原来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一种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3,(8):22-23
眼下正是"粮补"发放时节,粮补全称粮食直接补贴,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我国粮食直补政策从2004年起全面实施以来,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倒逼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定民心等方面意义重大。粮食直  相似文献   

4.
2016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大汇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  相似文献   

5.
中、美、欧、日粮食补贴保护政策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中、美、欧、日粮食补贴保护政策回顾   (一)中国的粮食补贴政策   1951-1992年实行的是补贴粮食消费者政策.工业化初期,为了从农业实现原始积累,粮农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国家财政也支付了大量“粮食消费补贴“.这一时期,还突出补贴了粮食流通环节和粮食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6.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建立粮食直补机制是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所做出的重大决策。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据对两年来粮食直补政策在浦江县的执行情况分析,粮食直补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田面积的稳定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实现了预期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从2004年3月以来,国务院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目标同时实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补  相似文献   

9.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但粮食流通中也存在一些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没有完全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部分粮食品种顺价销售困难;粮食省长负责制没有完全落实,有些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滞后;国家储备粮规模、结构和管理方式还不完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的变化,以及加入WTO后将给粮食产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在进行的粮食直接补贴改革对于提高补贴效率、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政策改革出台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分析了目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正河南省去年开展了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工作,发放补贴约107亿元,取得了明显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今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切实推进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农业补贴改革势在必行农业补贴是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组成,自  相似文献   

12.
粮食补偿机制的实施,保护了农民利益,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但政策设计存在补贴额度偏低,上调缓慢,补贴名目繁多,程序复杂。一些补贴具有平均化倾向,不利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建议补偿机制要在"惠农"的基础上加大"惠粮"的力度,提高补贴效率。在稳定现有补助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增量部分向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倾斜,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补力度,改革考核的政绩取向,凸现粮食主功能区粮食生产的主体地位,让产粮大县理直气壮的抓农业。  相似文献   

13.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利民工程,是贯彻党的“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有效措施。自2004年国家实行粮食补贴政策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粮食生产。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14,(6):7-7
<正>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5月归纳出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50项,现辑录实施较为普遍、农户直接享受的部分补贴政策做一简介。1.种粮直补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农资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遵循"价补统筹、动  相似文献   

15.
政法前瞻     
国家力推农民粮补为做好明年对种粮农民综合补贴工作,财政部日前要求,各地要在今年年底推行“一卡通”、“一网通”制度,为完善粮食综合补贴制度做好准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草案》近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首次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支持和引导这一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报刊博览     
《新农村》1998,(9)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发挥两个积极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办法就是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财政直接负担的对粮食的补贴包括专储粮费用的补贴、补贴粮食风险基金及保管费、老帐挂帐停息三个方面。要生产多少粮食,要用什么价格去收购这些粮食,怎样才能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粮农的积极性等等,这都是地方的事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农家参谋》2008,(12):27-27
财政部将建立八项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一是建立基本粮田保护机制,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二是建立科学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确保粮食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上;三是建立健全粮食补贴机制,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利益;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最新出台的政策措施。1种粮直补政策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5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  相似文献   

19.
王茜 《农学学报》2023,13(4):93-100
为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对粮食生产者进行直接补贴。国家在提升粮食补贴政策效果方面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直补政策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一直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基于在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开展的实地调研,厘清了直补政策实施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补贴与粮食产量直接挂钩、增强补贴政策的导向性等建议。将为国家宏观政策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湖北省从2002年起开始对粮食补贴方式进行了改革。我省粮食部门根据前三年中晚稻产量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选定了排前的17个粮食主产县,对出售保护价粮食的农民进行直补,其他县市全部放开。按照湖北省保护价粮收购总量,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