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pH的弱酸性环境常温稀释液对于猪精液常温保存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pH(PH为6.2、6.3、6.4、6.5、6.6、6.7)的稀释液条件下猪精子的活率、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性来检测对猪精液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稀释48h后,pH为6.4和6.5的稀释液中精子活率、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性都分别出现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H为6.2时,稀释液中精子的活率、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性显著降低(P〈0.01),不同PH的稀释液稀释后精液的品质在24h后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试验表明,适宜猪精液常温保存的稀释液的弱酸性环境PH为6.4和6.5,在24h内保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恩拉霉素预混剂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进口兽药质量标准》中收载的恩拉霉素预混剂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将pH4.0的醋酸盐缓冲液改为pH7.8的磷酸盐缓冲液,将贮备液浓度由1000单位/mL降低为200单位/mL,提取时间延长至2—3h,优化了检测条件,能充分提取样品中的恩拉霉素,使检测数据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毛影  毕中周 《畜牧市场》2008,(12):50-52
探讨硫酸庆大霉素测定准确度,提高化验结果准确性。改变缓冲液PH值使测定样品的抑菌圈直径更清晰,减少误差。当缓冲液及培养基在PH9.0时,抑菌圈菌层边缘清晰、圆整,抑菌圈与菌层的反差非常明显,减少测量误差。检验结果与原方法比较抑菌圈清晰、直径大小符合规定,重现性好、效价测定与原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兽用药品无菌检验用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灵敏度法以5种质控菌株对不同配方T.G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T.G培养基C,其对大肠杆菌C83549株、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55943株、铜绿假单孢菌CMCC(B)101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株、生孢梭菌CMCC(B)64941株灵敏度达10^-9的试验统计次数分别为4/6、2/7、7/13、8/17、9/9,高于其它配方。又按《欧洲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促生长方法用3种质控菌株进行配制用水、pH值、高压方式的对比试验,确定配制用水的电导率低于0.5μs/cm、pH值为6.8—7.0,高压灭菌方式为116℃30min。研制的4批培养基用于接种1CFU金黄色葡萄球菌、2CFU铜绿假单孢菌、6CFU生孢梭菌均达3/3生长,结果与进口培养基一致,而国产同类培养基达1/3~2/3生长,结果显示研制的培养基促生长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高于国内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5.
检测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绿猴肾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殖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NL7784株,提纯抗原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最佳稀释度为1:160,酶标抗体为1:1000稀释,待检血清为1:160稀释,包被液为pH9.0的碳酸盐缓冲兴,6%犊牛血清(CS)作封闭液,稀释液用含10%CS的Tween-20磷酸盐缓冲液,洗涤液用含0.5%Tween-20的磷酸盐缓冲液,抗原与抗体的最佳反应时间为30分钟,底物的反应时间为15分钟。与中和试验进行了比较,证明所产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可重复性和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薛永三 《中国兽医科技》2006,36(11):928-930
把采自中华大蟾蜍的蟾酥用蒸馏水稀释成4、6、8、10mg/mL共4种浓度,作为因素A,用LB液体培养基将活化的产气肠杆菌原液按1:10^4和1:10^5稀释,作为因素B,采用二因子(A和B)方差分析观察了蟾酥对产气肠杆菌抑菌圈直径的影响,并分析了蟾酥浓度与抑菌圈直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蟾酥浓度与抑菌圈直径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88~0.997);不同浓度的蟾酥溶液对产气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蟾酥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7.
针对《进口兽药质量标准》1999年版收录的恩拉霉素预混剂含量测定方法中部分检测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将pH4.0醋酸盐缓冲液改为pH7.8的磷酸盐缓冲液,检验用菌株改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改为Ⅱ号pH7.8的培养基,终浓度由10~40U/mL改为100~400U/mL,由振摇30min改为超声提取90min。优化了检验条件,使检验结果更精准可靠。  相似文献   

8.
RSS培养基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RSS培养基中种群生长情况。方法在不同米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PH值的RSS培养基中接种相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以及在同样的RSS培养基中接种不同量的结肠小袋纤毛虫,进行培养观察,计算其种群自然增长率及世代时间。结果米粉含量为20mg组的种群自然增长率最高;血清含量对种群自然,增长率影响不大,但在最高峰时,20%~25%血清组虫体密度最大;培养基在PH值为7.0和7.5条件下,虫体密度均在d4达到高峰,之后下降。结论培养基中适宜的米粉含量为20-30mg/安瓿,血清含量为20%~25%,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7.0~7.5。  相似文献   

9.
手握法采集12月龄大约克种公猪精液,在37℃下离心,弃去精清,收集浓缩段富含精子部分,用7种不同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应用液氮熏蒸法制作颗粒冻精。结果表明,在7种稀释液中,7号稀释液优于其他6种稀释液(P〈0.05):与其他的冷冻保护剂相比,甘油的冷冻保护性能较好(P〈0.01),其适宜浓度为2~4mL/L:干解冻(40℃~45℃)效果优于湿解冻,解冻后精于活率达0.6~0.49(P〈0.05);稀释液中添加安钠咖可有效地延长精于的冻后存活时间(P〈0.01)。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乙酸/丙酸比对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发酵的影响。以4头瘤胃瘘管山羊为瘤胃液供体,试验设置乙酸/丙酸比例5个组:0:a00(A)、30:70(B)、50:50(C)、70:30(D)、100:0(E)。结果表明:pH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72~7.16,6.61~7.16,6.92~7.53,6.5...  相似文献   

11.
有机锰源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5种蛋氨酸锰(Mn—Met A~E)、2种锰蛋白盐(Mn—Pro A和Mn—Pro B)和5种复合氨基酸锰(Mn—AA A~E)的元素含量、氨基酸组成、溶解度、红外光谱特征、在pH2、0.2mol/L HCl—KCl或pH5、0.1mol/L KH2PO4—K2HPO4缓冲液中的稳定性及络合强度。结果表明,12种有机锰源产品的含锰量为6.48%~17.44%,也含有不同数量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总氨基酸与锰的摩尔比为0.04:1~1.83:1。除Mn—AA D在0.4%盐酸溶液中的溶解度为90.3%、Mn—Pro B和Mn—AA D在pH2、0.2mol/L HCl—KCl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74.1%和85.3%外,所测有机锰源产品在0.4%盐酸、2%柠檬酸、中性柠檬酸铵及pH2、0.2mol/L HCl—KCl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均在95%以上,在水和pH5、0.1mol/L KH2PO4—K2HPO4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受载体性质影响,变化范围为5.8%~99.8%。所测4种有机锰源产品均具有金属元素络合物的结构特征。未检测到有机锰源产品在pH2、0.2mol/L HCl—KCl或pH5、0.1mol/L KH2PO4—K2HPO4缓冲液中的可溶部分经凝胶过滤后有以络合锰形式存在的锰。有7种有机锰源产品的络合强度低于10,属于弱络合强度络合物;有4种有机锰源产品的络合强度介于10~100之间,属于中等络合强度络合物;有1种有机锰源产品的络合强度介于100~1000之间,属于强络合强度络合物。本研究结果提示,有机锰源产品含锰量和氨基酸组成可为有机锰源产品配入饲粮提供基础信息;溶解度测定法简单易行,但对其结果的解释需慎重;红外光谱法可以对定性鉴别是否有络合物存在提供化学信息;凝胶过滤色谱法可以按分子大小将不同形态锰分开,是研究不同形态锰源结构的重要手段;极谱分析法可以较科学、合理、方便地测定有机锰源的络合强度即稳定常数,对实际生产中科学研制和应用有机锰源添加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鸡组织中新霉素药物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霉素(Neomycin)是由链霉菌属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经发酵培养产生的一种氨基酸糖甙类抗生素,目前,它作为一种常用兽药和具有发展前景的饲料添药物在畜牧业中广为使用。为了控制新霉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保障食品卫生和公共健康,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对鸡体内新霉素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选择2倍于样本重量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8.0)为组织提取液,经加热、离心除去蛋白质,用测试菌为表皮葡萄球菌(Stphylococcus eqidermidis)的微生物学杯碟法测定提取液中新霉素的含量。本方法的灵敏度为0.15-0.2μg/mL,检测限为0.5-0.75μg.g^-1组织,回收率为85.3%-93.2%,回收率比FDA的传统 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瘤胃液渗透压和pH值是决定反刍动物灌注营养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灌注缓冲液的浓度及缓冲液与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比例控制着瘤胃液的渗透压与pH值。本试验用4只灌注营养的绵羊,分6个缓冲液水平研究了缓冲液对瘤胃液渗透压与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缓冲液储备液与挥发酸储备液重量之比为4.39~6.58,且缓冲液灌注水平为84.7~127.2g/kgW0.75时,灌注绵羊的瘤胃液渗透压与pH值可处于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同时测定头孢噻肟与头孢羟氨苄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方法,考察了缓冲液离子浓度和pH,分离电压,运行温度等电泳参数。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最佳电泳条件:缓冲液为40mmol/L硼砂,pH7.5(6mol/L HCL调节),紫外检测波长210nm,分离电压20kV,运行温度20℃。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在12min内得到完全分离。方法精密度(RSD)为0.09%~0.19%(迁移时间)和1.23%~1.98%(峰面积),回收率98.94%以上。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莫西林各组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中阿莫西林与利巴韦林含量,以HypersilODS2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pH5.0)-乙腈(96:4)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5ml,进样量20μL。该制剂阿莫西林在2.584—18.090μg、利巴韦林在1.497—10.476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9.3%。  相似文献   

16.
采用增殖的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ARTV)NL7784株,经PEG-20000浓缩液提纯抗原和纯化羊抗鸡IgG抗体,建立了检测ARTV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该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液为pH9.6的0.05mol/L碳酸盐缓冲液,抗原最佳稀释度为1:160,以含6%犊牛血清(CS)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封闭液,稀释液用含10%CS、0.5% Tween-20的磷酸盐缓冲液,抗原与血清结合的最佳反应时间为30min;酶标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1000,酶联反应的最佳时间为30min,底物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5min。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可重复性和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正>1稀释液与冷冻保护剂近30年来人们研制了各种猪的冻精稀释液。一般来说,各种稀释液都含有糖、蛋白和脂蛋白、缓冲液、添加剂及冷冻保护剂。根据其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含缓冲液的稀释液,例如卵黄—葡萄糖、卵黄—乳糖、卵黄—蔗糖-EDTAMg-Ca溶液;第二类为含缓冲液的稀释液,例如氨基乙酸—磷酸盐和葡萄糖—磷酸盐、卵黄—葡萄糖—柠檬酸、Beltsville F3(BF3)、Beltsvle F5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7种兽药中非法添加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地塞米松和地塞米松磷酸钠药物的HPLC-PDA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磷酸二氢钠3.0 g加水至1000 mL,加三乙胺1 mL,用氢氧化钠调pH值至7.0±0.2)-甲醇(80∶2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全扫描和240 nm波长测定,并采用峰纯度检查和光谱相似度检查辅助对照品比对方法,对四种目标分析物进行确证。结果显示,4种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与其他物质峰分离良好,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73.5%~119.2%,RSD为0.1%~5.8%。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兽药制剂中非法添加四种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李绍东 《养猪》1997,(3):9-9
甲酸钙是一种合甲酸的钙盐,其中含钙31%,含甲酸69%,具有中性的PH值(在10%水溶液中PH值为7.3~7.6),并且水分含量低(最高含量为0.5%)。德国Kirohgessner(198)对体重5.5~7.4千克范围仔猪进行甲酸钙添加试验,发现在口粮中添加1.3%可改善饲料转化率3.8%,添  相似文献   

20.
以野生天蓝苜蓿种子发育5~7d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和种子苗叶片为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基本培齐与外源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子叶、下胚轴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的基础培养基分别是MS、B5和SH;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因不同的外植体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子叶、下胚轴以MS+NAA(0.5~1.0mg/L)+6-BA(0.7mg/L)效果较好,叶片以SH+NAA(0.5—1.0mg/L)+2,4-D(1.5~5mg/L)十6胡A(0.7mg/L)较好,少量下胚轴在MS+NAA(0.5mg/L)+6-BA(0.7mg/L)和MS+NAA(0.5mg/L)+KT(0.5mg/L)的培养基中直接分化出胚状体,并成功发育成植株。在培养基Whb5上,子叶、下胚轴和叶片的分化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分化率分别为43%、57%、40%,15~30d后都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