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讨新型环境污染物苯并三唑(BTR)对重金属镉(Cd)毒性效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水培法对小油菜进行试验,首次系统地探讨了BTR和Cd单独与不同次序联合暴露下小油菜生长状况、抗氧化酶及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毒性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0.1μmol·L^-1的Cd促进了小油菜的生长,0.5μmol·L^-1以上的Cd抑制了小油菜的生长,且剂量效应显著(R2=0.779);1μmol·L^-1BTR能够显著诱导小油菜SOD酶的表达,但是对其生长基本无影响。Cd与BTR联合暴露下,BTR的加入可以改变Cd的存在形态,降低Cd在小油菜中的蓄积,进而对小油菜生长、抗氧化酶及MT含量变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降低程度与Cd和BTR的加入先后次序有关。预先暴露BTR能够促进Cd在茎叶中的累积。  相似文献   

2.
油菜素内酯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甾醇类激素,参与调控了植物多方面的生长发育过程。近几年,研究人员结合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方法,使油菜素内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针对油菜素内酯在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生殖发育、植物光形态建成、植物抗逆性及向性生长等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硼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淑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318-319,328
从硼对油菜的营养作用 ,油菜缺硼诊断指标和缺硼症状 ,硼肥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硼肥的施用技术和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硼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测定的方法探讨了硝基苯对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24、48、72 h蝌蚪的死亡率与浓度对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2x+1.523、y=0.246x+1.786、y=0.414x+1.889,证明黑龙江林蛙蝌蚪的死亡率与一定范围的硝基苯浓度呈线性正相关;24、48、72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5.84、58.60、31.62 uL?L-1,安全浓度(SC)为13.63 uL?L-1;在安全浓度下,硝基苯对黑龙江林蛙蝌蚪的头长、体长和体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导致蝌蚪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5.
施肥水平对优质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油菜中油119、华杂2号和中双4号在高肥(300kgN/hm^2)、中肥(225kgN/hm^2)和低肥(150kgN/hm^2)水平下,苗期均是随施肥水平的提高生长快、发棵早、光合速率高,到越冬期积累的干物质多;春后花期,中油119仍然是高肥水平的长势长相好,华杂2号和中双4号则以中肥水平的长势长相较好。三个优质油菜均以高肥水平的产量最高,但与中、低肥水平相比,各自的增产幅度不同,中油119  相似文献   

6.
Cr6+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测定方法研究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2-24℃条件下,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6,4.48,4.57 mg/L;Cr6 对蝌蚪的安全浓度(SC)为1.55 mg/L,同时蝌蚪的死亡率随着Cr6 浓度的升高和Cr6 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r6 浓度的升高,蝌蚪的平均尾长、全长和体重的日增长值逐渐降低,成蛙率和存活率也明显减少,说明Cr6 污染在安全浓度以下仍可抑制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同时观察了低浓度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的致畸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Cr6 能导致蝌蚪四肢和内脏发育的畸形。  相似文献   

7.
干旱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应对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六安市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初将近3个月的干旱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因地区、油菜长势、品种系列的差异,油菜受灾程度表现不同。生育期普遍推迟,植株变矮,1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减少。并提出了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钼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钼是植物的必需微量元素,油菜是对钼敏感的作物。我国油菜主产区存在大面积的缺钼土壤,缺钼已经成为油菜生产中的障碍因子之一。从油菜缺钼症状、油菜对钼的吸收与分布规律、施用钼肥对油菜的生理代谢过程、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方面概述了油菜钼营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最佳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油菜生产,进行了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处理油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油菜丰收灵的效果最好,可增强油菜光合作用和抗旱、抗寒能力,促进 采冬春双发,提高油菜籽产量20.9%,油菜生长调节剂效果次之,硼肥和多效唑则以配合施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在氮肥一次性施用条件下,研究控释氮肥对安徽江淮地区油菜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控释氮肥的适宜用量,为本区域冬油菜轻简化施肥提供依据。2016—2017年度在安徽省江淮流域油菜主产区布置控释氮肥不同用量施用效果田间试验。试验共设6个控释氮肥用量梯度,分别为 0、60、120、180、240和300 kg·hm-2和1个常规氮肥180 kg·hm-2。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氮肥180 kg·hm-2的条件下,控释氮肥处理(CRU180)油菜籽粒、氮含量、氮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同时,CRU180处理也显著提高了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比较控释氮肥不同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各部位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逐渐增加,其中籽粒产量在氮用量180 kg·hm-2时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低施氮量各处理(CRU120和CRU60),继续增加施氮量产量没有显著增加;籽粒、茎秆和角壳的氮素积累量均以CRU300处理最高,CRU240次之,但二者显著降低了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率各指标。综合来看,控释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能在维持油菜籽粒产量不降低的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基于油菜产量与控释氮肥用量的线性加平台模型,本区域控释氮肥一次施用的最佳用量为166.4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安徽省直播冬油菜种植中适宜的氮肥用量、氮肥种类和施氮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尿素不同用量及等氮量尿素和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方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氮肥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成株率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量180 kg N·hm-2条件下,尿素分次施用处理(N180)和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CRU180)在生育中后期能有效提高直播冬油菜密度。施氮量240 kg N·hm-2、尿素分次施用处理(N240)角壳和茎秆氮素累积量分配比例增加,籽粒分配比例减少,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籽粒产量不增反降,较CRU180和N180分别降低2.87%和9.67%。各施氮处理中,N180处理产量最高,较其他施氮处理显著增产7.53%~82.15%。施氮量180 kg N·hm-2条件下,相比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U180),CRU180和N180显著增产8.53%和16.69%,籽粒氮素累积量显著增加8.80%和16.02%,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增加11.68%和14.30%,氮素农学效率显著增加12.53%和24.46%,氮素生理效率增加0.74%和9.13%,氮肥偏生产力显著增加8.59%和16.76%。综合本试验直播冬油菜产量、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来看,合理的氮肥用量和氮肥品种可以有效增加直播冬油菜的成株率和氮素累积量,进而增加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安徽省直播冬油菜施氮量180 kg N·hm-2,尿素分次施用和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均能达到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双向提升。考虑到直播冬油菜轻简化发展大趋势,建议采用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定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室内毒力,以及0.1%雷公藤生物碱乳油对两种害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3龄幼虫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228.28和136.67 m g/L,对菜青虫5龄幼虫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307.61和238.18 m g/L;1.0%雷公藤生物碱乳油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较强,其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69.62和20.35 m g/L,对菜青虫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93.18和44.62 m g/L。250倍稀释的雷公藤生物碱乳油(有效含量为40 m g/L)田间喷雾处理对小菜蛾和菜青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93%和82.71%,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可见,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两种蔬菜害虫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外源细胞分裂素BA对小白菜硫代葡萄糖苷(硫苷)含量的影响,为提高小白菜硫苷含量提供参考。以不同浓度(0,0.2,5和20 mg·L-1) BA进行处理,分析其对小白菜生长和硫苷含量的影响。随BA浓度的增加,小白菜鲜重有增加的趋势,其中5~20 mg·L-1 BA处理显著增加了小白菜地上部鲜重。与对照相比,较高BA处理浓度(20 mg·L-1)显著诱导了5-甲基亚磺酰戊基硫苷、3-丁烯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和总硫苷的含量,但在0.2 mg·L-1 BA处理显著增加了4-戊烯基硫苷和2-苯乙基硫苷含量。5~20 mg·L-1 BA处理显著抑制了1-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苷的含量,但对其他吲哚族硫苷含量并没有引起显著的变化。不同种类硫苷对不同浓度的BA处理有不同的响应,其中20 mg·L-1 BA处理显著提高了小白菜总硫苷含量。  相似文献   

15.
白菜型冬油菜与芥菜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蕾期人工剥蕾授粉方式,分别对白菜型冬油菜与芥菜型油菜进行种内、种间杂交,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杂交后的花粉 柱头组织,同时用TTC染色法检测花粉活力,分析亲和性。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内姊妹交、白菜型冬油菜种内不同品种杂交、芥菜型油菜与白菜型冬油菜种间杂交、白菜型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亲和指数依次为0.350、0.117、0.113、0.037;试验中不同处理的花粉 柱头互作难易程度表现为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内姊妹交>白菜型冬油菜种内不同品种杂交>芥菜型油菜与白菜型冬油菜种间杂交>白菜型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花粉活力鉴定结果与花粉 柱头互作难易程度次序基本相似。白菜型冬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正反交的亲和性,以芥菜型油菜作为母本亲和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上的sBnFLD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研究,为该基因的功能及其在成花转变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拟南芥和白菜型油菜FLD同源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和RT-PCR扩增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86号品系(光周期不敏感)的FLD同源基因,用qRT-PCR技术检测sBnFLD基因在86号品系不同发育时期茎、叶和茎尖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出了sBnFLD基因,命名为sBnFLD,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KR003079.1。sBnFLD基因cDNA全长2 376bp,有3个内含子,4个外显子,编码79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86.5ku,等电点8.5;sBnFLD为非分泌蛋白和非膜蛋白;sBnFLD蛋白N端有2个保守的结构域α螺旋结构域(SWIRM)和NAD(P)-binding-8结构域,该蛋白有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BnFLD蛋白与已报道的甘蓝型油菜未知蛋白(CDX73929.1)和电子克隆的白菜型油菜FLD(XP_009135110.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9%,与拟南芥FLD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87%。qRT-PCR分析结果显示,sBnFLD基因在油菜苗期和现蕾初期茎、叶、茎尖中均有表达,但在蕾期茎尖中表达量最高。【结论】克隆出的sBnFLD基因为甘蓝型油菜的FLD同源基因,该基因在春性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开花调控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苗期抗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特性进行研究,了解不同生理指标与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耐旱性的相关性,筛选耐旱品种或种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油菜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逐渐增加,丙二醛(MDA)质量分数先降低后增加。MDA与苗期干旱胁迫后幼苗成活率呈极显著相关,POD与幼苗成活率呈显著相关,可作为鉴定白菜型冬油菜抗旱性鉴定的首选指标。综合来看,8个品种中天油7号对干旱反应敏感,表现为不抗旱;陇油7号对干旱反应迟钝,为强抗旱品种;天油2号、陇油9号、天油5号为弱耐旱抗品种,陇油6号、陇油8号、天油8号为中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8.
以抗寒性不同的4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陕西关中地区自然越冬过程中叶片和根部的形态特征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超强抗寒冬油菜陇油6号和陇油7号冬前地上部生长较慢,地下部生长较快,干物质积累较多。表现叶片数、叶长及叶面积均小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但根长、根茎粗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干湿质量比均明显大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在越冬过程中(最低温度从5℃→0℃→-5℃→0℃→5℃),相对电导率、MDA、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T活性整体表现为先升后降后又上升继而下降的规律。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在-5℃时达最大值,POD活性在0℃时达到峰值,CAT活性在0℃时达到高峰值。在同一温度时期内,MDA含量与CAT活性则表现为叶片高于根,而POD活性表现为叶片低于根。同一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和根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一致。陇油6号和陇油7号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在各时期均显著低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POD活性(除越冬前期5℃)、CAT活性在各时期均显著高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隶属函数分析表明,陇油6号、陇油7号的隶属函数综合值明显高于天油2号和天油4号,说明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可以准确鉴定品种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土壤中盐分离子对小白菜Pb含量的影响,采取正交试验L16 45和盆栽试验方法,分析了5种阳离子(Ca2+、Mg2+、K+、Na+、Pb2+)和3种阴离子(SO42-、Cl-、NO3-)对小白菜地上部和根系中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小白菜地上部Pb含量为0.215~0.930 mg·kg-1,根系中Pb含量为1.648~24.33 mg·kg-1,可食用部分超标率达81.3%。土壤盐分离子对小白菜地上部Pb含量影响顺序为: Ca2+ > Mg2+ > Na+ > Pb2+ > K+。根据相关性分析,土壤中Ca2+与小白菜地上部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40 3,P<0.05),Na+和Pb2+呈正相关但不显著。Mg2+和K+呈负相关,也不显著。Cl-和NO3-与小白菜地上部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40,P<0.05),SO42-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对小白菜根系Pb含量影响顺序为: Pb2+ > K+ > Na+ > Ca2+ > Mg2+,土壤中Pb2+对小白菜根系Pb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83,P<0.05),Ca2+、Mg2+、K+、Na+、SO42-、Cl-和NO3-相关性不显著。乌鲁木齐土壤中固有的盐分离子对小白菜可食用部分Pb的吸收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查明微塑料对蔬菜等农作物种子发芽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了不同粒径(0.07、1μm和20μm)、不同浓度(125、250、500、750、1 000、1 500 mg·L~(-1)和2 000 mg·L~(-1))的聚苯乙烯微球(PS-MPs)对菜心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PS-MPs均对菜心种子发芽产生一定毒害作用。其中,0.07μm PS-MPs的毒性敏感性最强,20μm PS-MPs产生的毒性效应最大。菜心幼苗通过调节体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来提高对PS-MPs的抗胁迫能力。此外,PS-MPs对菜心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整体呈现抑制作用,特别是在高浓度处理时均显著降低其活力(P0.05)。研究表明聚苯乙烯微球对菜心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存在显著的毒性作用和粒径效应,其毒性作用机理涉及菜心对体内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调节以及自身的氧化应激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