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研究碎石粒形特性对砼性能的影响及粒形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碎石粒形进行质量分级的建议。同时对碎石砼的一些基本特性进行了具体分析,证明碎石砼更适合于在高强度、高流态的砼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林明安  王士革  卢铖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50-10252
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在四川省黑水县某建设用地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根据工程实际,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比较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对地基的加固效果最好,该工法可在地基加固工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输尿管结石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气压弹道碎石术组和钬激光碎石术组,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结果:钬激光碎石术组在手术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碎石术进行临床治疗,其时间更短,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因此,可考虑在临床治疗中优先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输尿管肾镜弹道碎石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采用该法治疗的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4例中6l例碎石成功,成功率95.3%,原位碎石成功59例,成功率92.2%。输尿管肾镜入镜成功率100%。结论:输尿管肾镜弹道碎石具有高效、安全、微创的优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在液压灌注泵辅助下,以套入法进镜可提高进镜的效率及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水稻育种中,如何有效提高产量和改良稻米品质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水稻粒形主要由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因素组成,是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粒形是受多基因调控的数量性状,不同粒形基因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近年来,由于分子标记技术和现代遗传学的飞速发展,有更多的粒形基因逐渐被定位和克隆,将这些基因合理地应用于水稻育种,对增加水稻产量和有效改良粒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综述水稻粒形的遗传特性,对已定位克隆的107个粒形相关基因的功能进行总结,发现粒形基因通过转录因子、G蛋白信号、泛素途径以及植物激素等途径进行调控,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粒形基因在品质改良及育种中的应用,为水稻高产优质育种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遗传资源,讨论并指出了水稻粒形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可为水稻育种今后的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坡积块碎石地质条件下进行灌注桩施工的砼护壁法的施工方法和程序,并对该工程地质条件下灌注桩设计的施工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哈尔滨红旗大街道路工程为例,分析了二灰碎石作为路基层的强度形成机理和路用性能,对提高二灰碎基层早期强度的实际应用微了验证。在养生期和缩裂特性等方面与水泥稳定硝砾基层作了比较。竣工通车1a后的检测数据表明,二灰碎石基层的路表平均弯沉,基层顶同当量回弹模量及基层材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等项指标标均优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膀胱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和后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用膀胱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82例,男性后尿道结石20例和结石嵌顿于右输尿管膀胱出口l例,共103例。结果:103例全部治愈,不良反应仅表现为轻度血尿。结论:膀胱镜下机械钳碎石术是治疗膀胱和后尿道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且操作简便、安全性好、费用低,恢复快、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二灰碎石基层平整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二灰碎石基层平整度。在组成设计,拌和,摊铺,碾压等过程中,对影响二灰碎石基层平整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碎石级配不良,拌和时间短,含水量不准确,“硬方”接茬及压实机械操作不规范等是造成二灰碎石基层平整度较差的主要因素。改进施工措施,如加强拌和站及交通管理,提高施工员素质、改变施工工艺,并采取小段成型及松方接茬施工方法,可使二灰碎石基层平整度得到有效控制,平整度偏差符合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鉴于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诱发急性反应性精神失常国内尚未见报道,本院曾遇1例,为引起重视现作一报道。1病例简介患者男,68岁,农民,因膀胱结石于1996年5月3日在本院门诊行体外震波碎石术后收住院观察。患者既往无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碎石后出现尿频、尿急...  相似文献   

11.
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对2个大型原油罐的沿海软弱地基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碎石桩对砂质粘性土层的压缩性降低较为显著,而对粉质黏土层的压缩性降低作用不大;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在2~3之间变化;在碎石桩处理深度范围内,处理后桩间土的标贯击数可提高至原天然土层的1.5倍以上;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较天然地基提高2.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24份不同粒形宁夏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形与低温发芽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圆粒群体的耐低温发芽特性稍强于偏长粒材料,但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发芽初期,随着时间的延长,2种材料间发芽特性差异性逐渐变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宁夏水稻粒形与发芽率、成苗率、苗高、根长和根数均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进一步表明宁夏水稻粒形与低温发芽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并筛选出6份耐低温发芽性较强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在碎石桩顶部设置土工合成材料或预制混凝土套筒,可有效改善其承载特性.为研究加箍段对碎石桩承载力的影响,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将考虑土体自重效应影响的圆孔扩张理论引入到加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中,分析了塑性区半径随深度发生变化的规律,得到了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扩张重叠作用产生的影响,建立了群桩计算模型,推导出群桩作用下加箍碎石桩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工程实例验证表明,采用本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现场载荷实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说明本文公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高等级公路路面所用的基层材料已基本规格化和定型化,高速公路几乎全采用半刚性路面基层,其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占了绝大部分.以呼和浩特市绕城高速公路的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为例,通过对原材料、施工配合比、施工要点等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1套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办法,对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稻粒形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粒形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具有较高遗传率的重要农艺性状。目前,许多水稻粒形相关基因已被克隆并进行了功能解析,这些基因大多表现为一因多效,并与其他粒形相关基因共同协调表达,进而构成调控网络。对93个已克隆的水稻粒形相关基因进行了总结,并详细描述了主效粒形调控基因的克隆以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水稻粒形调控网络,为水稻粒形基因间的互作分析、调控机制的解析以及作物优良育种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公路工程混凝土强度试验实测资料,对使用早强型水泥的碎石混凝土7d推定28d强度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影响强度增长比值的诸多因素,从建立的几种推定强度经验公式中,推荐出精度较高便于工程应用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粒形QTL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水稻谷粒形状(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开展粒形分子育种,对水稻粒形QTL进行分子定位。【方法】以单片段代换系(SSSL)为材料构建分离群体,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控制水稻谷粒长和谷粒宽的2个粒形QTL进行分子定位。【结果】粒宽QTL Gw-8被定位于第8染色体长臂末端微卫星标记RM502与RM447之间, 遗传距离均为0.3 cM。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覆盖Gw-8的物理图谱,RM502与RM447位于同一克隆AP005529,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为55.0 kb。粒长QTL gl-3被定位于第3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微卫星标记RM6146和PSM37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5 cM和11.0 cM。【结论】利用单片段代换系能准确地定位水稻粒形QTL,这两个粒形QTL的定位为其克隆及稻米外观品质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对6种不同碎石含量(0,5%,10%,20%,30%,40%)的土壤侵蚀产流产沙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碎石含量对径流流速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碎石含量的增加,平均径流流速呈减小的趋势。碎石含量对坡面侵蚀径流含沙率影响显著(F=30.076,P0.05),随着碎石含量的增加,径流含沙率呈降低的趋势。累积产沙量与降雨历时具有对数相关关系,碎石含量为5%时相关性最大,碎石含量越大累积产沙量递增速率越小。土壤中碎石混合通过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增强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随着碎石含量的增加,土壤流失量逐渐减少,土壤侵蚀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术后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后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碎石、表麻胆管松动结石、水压冲击和结石表面注入H202后经胆道镜取石的方法治疗136例胆道难取性残留结石。结果:136例中,用活检钳碎石83例;用1%利多卡因注入含残石胆管、胆管壁松驰,结石松动套入取石网篮碎石18例;用生理盐水加压冲击胆管使结石松动,再用网蓝碎石19例;注入H202至残石表面,使之腐蚀碎石16例。结论:活检钳碎石,表麻后松驰胆管壁,生理盐水加压冲洗胆管和注入H202至残石表面腐蚀变小,再套入取石网蓝勒夹碎石,是治疗肝内外胆管术后残留难取性结石的较为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输尿管结石的治疗部位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的影响。方法4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输尿管解剖特征分为A(肾盂输尿管连接处,UPJ)、B(UPJ至第二狭窄)、C(第二狭窄)、D(第二狭窄至壁间段)、E(壁间段)、F(膀胱开口处)6组,比较6组的治疗参数和疗效,并对残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结石部位的降低,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疗效增加。病程长、结石体积大和碎石反流是残石的主要因素。结论冲击波碎石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理想选择,病程长且无症状的UPJ、输尿管上段结石残石率较高,不宜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