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施肥、解淀粉芽孢杆菌对高地省藤(Calamus nambariensis Becc.var.alpinus S.J.Pei et)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解淀粉芽孢杆菌(Y2菌株)和施肥(尿素、过磷酸钙、复合肥)对高地省藤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2)综合各因素水平对高地省藤苗地径和苗高生长指标的影响以及节省生产成本的原则,确定的最佳组合为A4B1C2D1,即8×10~6 CFU/MLY2菌株,不施尿素(0g)、施用过磷酸钙20g,不施复合肥(0g)时,高地省藤苗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高地省藤苗期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高地省藤5个月幼苗Pn、Tr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12:00左右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左右,"午休"过后,气孔扩张,且蒸腾增加量高于Pn增加量;②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也呈双峰趋势,在10:00均达最大值,WUE光合"午休"时降至最低,16:00出现次高峰,Ls变化较WUE平缓,光合"午休"时略有下降,18:00时降到最低值;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Pn影响最大的因子是Ls,其次是Gs、WUE、Tr、RH、PAR、VPD、Ca、Ta,这些因子与Pn均呈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高地省藤光合速率变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对特产于云南省的2个藤种盈江省藤和版纳省藤的纤维、导管、维管束和薄壁细胞的形态大小进行显微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藤茎横向(内、中、外部)差异较大,纵向(上、中、下部)呈规律性变化.纤维长度、维管束分布密度、纤维胞壁厚度等自藤皮向藤芯减小,藤皮与藤芯的维管束分布密度差异较大;纤维宽度、导管分子长度与宽度和维管束大小等自藤皮向藤芯增大.与版纳省藤相比较,盈江省藤的纤维壁厚及纤维、导管和维管束尺寸等较大,维管束分布密度均匀,而且在藤茎横向的内外差异较小,变化梯度平缓,材质较版纳省藤的好,是特产于云南的优秀棕榈藤种.版纳省藤和盈江省藤在纤维、导管、维管束、薄壁细胞及表皮细胞等各解剖因子上均有差异,从解剖角度而言,2藤种应为南巴省藤的不同变种,解剖学证据支持《中国植物志》及《云南植物》上对2藤种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棕榈藤是热带亚热带天然林的重要层间植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热带亚热带天然林的大面积破坏和棕榈藤的过度采收不仅使棕榈藤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破坏,而且导致天然棕榈藤资源总量急剧减少,为了促进热带亚热带天然林和棕榈藤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证制藤工业资源的持续发展,总结了棕榈藤造林所用的各种种植材料-果实,种子,根薛苗,压条苗,野生实生苗,播种苗和组培育和应用特点,对棕榈藤栽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藤笋是有待开发的新兴绿色森林蔬菜,文章介绍了藤种选择、造林地选择、造林方式、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藤笋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为笋用棕榈藤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短叶省藤和黄藤组培苗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藤组培苗的适应性与保存率不低于实生苗,其造林的立地、整地、上层林木和种植措施等可与实生苗相同。黄藤组培苗能保持母株优良的生长特性,生长显著快于未经选择的实生苗。同时,组培丛芽苗的第1单芽的茎长生长快于第2单芽的茎长生长。短叶省藤的单芽高度与造林保存率有显著的相关性.高度大的单芽保存率高,反之则小。造林前的苗高分析表明,单芽苗和丛芽苗第1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15cm的比率接近,丛芽苗第2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10cm的比例接近,第3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5cm的比例接近。与黄藤相同,短叶省藤丛芽苗各单芽的生长速度也与造林前单芽的高度相关,苗高大的单芽生长快,苗高小的单芽生长慢。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采自中国云南的省藤属新种斑岭省藤Calamus banlingensis C.Y.Yang,Z.H.Yang et J.Lu。新种与无刺省藤(C.inermis T and.)相近,区别在于藤果较大,近球形,大多数歪斜似鸟头,喙与主轴的夹角约15°;鳞片达20纵列,每列由10-11个鳞片组成。而无刺藤果实较小,椭圆形,鳞片仅18纵列。  相似文献   

8.
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和黄藤(Daemonorops jenkinsiana)是棕榈藤的2种重要的代表藤种,是藤工业化利用的主要原材料。然而,棕榈藤参考基因组的空白成为开展其基础生物学和应用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障碍。本研究通过使用Illumina、Pacific Biosciences和基于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的基因组辅助组装测序等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了单叶省藤和黄藤染色体水平上基因组的组装。项目测序共分别得到约730 Gb和约682 Gb的原始数据,分别相当于预测基因组覆盖度(单叶省藤约1.98 Gb,黄藤约1.61 Gb)的372倍和426倍。另外,单叶省藤和黄藤的scaffold N50分别为160 Mb和119 Mb。在单叶省藤和黄藤的基因组分别注释出51 235和53 342个完整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模型。通用单拷贝直系同源评估表明,2种藤基因组组装的完整性分别达到96.4%和91.3%。进化分析显示,4种棕榈科植物聚在一支上,单叶省藤和黄藤的分化时间约出现于1 930万年前。此外,还分别在单叶省藤和黄藤的基因组中鉴定了193个和172个参与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这些数据不仅为开展藤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源,促进种质资源的育种应用,而且还作为开展种间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参考基因组。  相似文献   

9.
两种省藤组培成苗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单叶省藤、短叶省藤组培快繁成苗芽的选择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长健壮、形态正常的不同高度未展叶单芽组,在成苗培养过程中,高生长、生根率、生根条数和生根长度存在差异。高度在2.1~4.0cm的未展叶单芽为伸长培养和生根诱导培养的最佳高度组,生根诱导培养3个月后,芽苗生长可达长到组培苗移植规格(苗高、根长〉4.0cm)。研究试验结果还显示,2种省藤组培成苗培养过程,伸长及生根诱导培养可浓缩为一步,直接从增殖培养材料中选择2.1~4.0cm的单芽进入生根诱导培养,一步成苗。  相似文献   

10.
省藤(Calamus platyacanthoides Merr.)为棕榈科省藤属(白藤属)常绿藤木。文章介绍了观赏省藤的常见种类及其繁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肥料种类及其施肥量对盈江省藤生长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其2年生幼林进行连续3年的微生物菌肥与复合肥和磷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3年中不同因素的各水平组合间苗木的地径、株高、叶片数和冠幅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施用复合肥和磷肥总体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抑制盈江省藤生长的现象。不同肥料配施试验组合的地径、株高和叶片数均大于对照的相应指标。试验期间,单施微生物菌肥0.3~0.6 g/株即可满足盈江省藤生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盈江省藤苗木生长对肥料种类和施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造林11和15个月的盈江省藤分别开展施肥试验,施肥后1个月测定苗木的生长指标,包括地径、冠幅、叶片数、叶片长及新叶数,研究不同肥料种类(N:P:K为11:8:6的复合肥、N:P:K为20:5:20的复合肥、过磷酸钙)、施肥量(25 g/株、50 g/株、75 g/株)以及是否施用尿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量、是否施尿素以及两者的组合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不同肥料种类及不同的施用量对苗木各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同;不同肥料种类对冠幅、叶片长和新叶数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P冠幅=0.017<0.05,P叶片长=0.004<0.01,P新叶数=0.038<0.05),不同肥料施肥量则极显著影响地径、冠幅和叶片长(P=0.000<0.01),尿素不同施用量显著影响叶的生长。总体而言,过磷酸钙有利于盈江省藤叶的生长,N:P:K配比为11:8:6的复合肥可增加苗木叶片数和新叶数,尿素对苗木生长具有负效应,不宜施尿素。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云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人工林种植结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热区水、热、土地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林木资源和林下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1994年在山桂花人工林下进行了白藤和版纳省藤2个藤种的引种栽培试验。经过多年的试验观测和分析比较,白藤和版纳省藤均能适宜在山桂花人工林下种植。林下种植10 a后即可逐年采收藤条。与单一种植山桂花人工林相比较,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单叶省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论述了单叶省藤的生态生物不特性,壮苗培育,造林技术以及人工藤林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单叶省藤的天然分布仅见于海南岛东部及南部海拔300-1100m的原始林和次生林中,但人工栽培已扩大到广东,广西和等省区的南部地区,其最适栽培区的气候条件是:年均温〉22℃,年降雨量〉1500mm,≥15℃年积温〉7000℃,最冷月均温〉14℃,干旱月数少,几乎全年无霜冻;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子的特殊处理和催眠进行南方红豆杉播种育苗,可使发芽期从2-3a缩短为3-4个月,并可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当年生苗平均高12cm。  相似文献   

16.
以毛金竹鞭段为试验材料,研究竹鞭年龄、竹鞭长度、育苗时间、育苗方式以及施肥等因素对鞭段成活率、竹苗高度、鞭段侧芽萌发率等的影响,以期为毛金竹鞭段育苗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鞭段年龄增加,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逐渐降低;随鞭段长度增加,鞭段成活率呈升高的变化趋势,侧芽萌发率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12月下旬鞭段育苗效果总体好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12月下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87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最高,分别为80.30%和20.79%;3月下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35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分别为51.74%和9.45%;4月中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20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分别为58.58%和9.56%。竹苗高度和育苗系数也表现为12月下旬育苗显著高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育苗。采用施肥处理的鞭段进行育苗,鞭段成活率和竹苗高度明显优于未施肥处理的鞭段。在毛金竹鞭段育苗初期,新生竹苗表现出混生竹的生长行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在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内进行思茅松采穗母株的定植密度、修剪高度、施肥量对产穗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穗条培养产穗量较高的模式为:株行距为40 cm×40 cm,修剪高度为10 cm,施肥量为20 g/株.  相似文献   

18.
无刺枸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扦插育苗是快速繁育无刺枸骨的有限途径,用高锰酸钾与ABT2号生根粉处理穗条,插穗生根前遮荫,其形成愈伤组织时间比对照提前15d,生根提前14d,成活率提高22%。  相似文献   

19.
南方红豆杉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缓释肥用量、不同基质配比、不同规格容器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质量性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用量多少、泥炭与谷壳基质不同比例、容器不同规格与红豆杉容器苗生长影响十分明显,缓释肥用量2.0 kg/m3处理苗木地径均值达2.63 cm,泥炭与谷壳体积配比6:4处理苗木高径比达72.53,综合考虑生产成本,适宜红豆杉容器苗工厂化生产的方案是基质中施用缓释肥量为2.0 kg/m3,泥炭与谷壳基质体积配比为6:4,无纺布容器规格为5 cm×1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