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湖北省粮食规模化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其粮食的生产经营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全国的粮食安全。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对湖北省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确保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近年来,通过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县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特别是2012年全县粮食产量实现70.09亿斤,粮食总产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粮食生产能力是稳定区域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粮食生产条件的变化,全国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分化,对区域内粮食安全产生潜在威胁。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人均粮食产量等角度对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变化及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粮食生产能力区域变化的成因。研究发现,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呈两极分化趋势,非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趋低,区域内粮食安全水平紧张。耕地面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机械化水平等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建议主产区应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广节水等技术,稳定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完善非主产区粮食支持政策,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进程,提升非主产区粮食生产积极性。研究结果为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粮食安全问题是治国安邦、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具有战略意义。我国通过实施粮食安全科技战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战略等,实现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但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我们树立全新的粮食安全观,全面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安徽省牢固树立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意识,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从2005年开始,先后启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三大行动",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新路子,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提高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合湖北粮食生产实际,提出了保护和提高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基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在当前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的情况下,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环境立法保障在立法指导思想、立法保障体系、市场机制建构、立法保护力度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为保护涉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必须在可持续发展观与资源环境安全观的指导下,完善涉粮资源环境立法保障体系,积极建构涉粮资源环境市场机制,加强涉粮资源环境立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9.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涵 《农学学报》2011,1(10):55-58
立足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首先从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际形势需要3个方面阐述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其次用具体数据分析当前中国粮食生产能力面临的挑战,即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病虫害频发,比较效益偏低,扶持政策不健全等,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主产区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粮食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涵 《农学学报》2011,1(12):55-58
立足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首先从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际形势需要3个方面阐述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其次用具体数据分析当前中国粮食生产能力面临的挑战,即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病虫害频发,比较效益偏低,扶持政策不健全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主产区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粮食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