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谷子是阳曲县主要小杂粮种植作物之一,由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谷子低产等原因,使谷子种植面积减少。通过近年来实施旱作农业,土壤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总结出该县谷子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从而提高谷子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2.
谷子是阳曲县主要小杂粮种植作物之一,由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谷子低产等原因,使谷子种植面积减少。通过近年来实施旱作农业,土壤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总结出该县谷子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从而提高谷子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3.
谷子是阳曲县主要小杂粮种植作物之一,由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谷子低产等原因,使谷子种植 面积减少。通过近年来实施旱作农业,土壤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总结出该县谷子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从而提高 谷子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作物,而穆棱市又是全省大豆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20-140万亩,所以大豆的生产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农民土地面积有限,合理的轮作受到冲击,重迎茬种植面积日趋严重,再加上耕作、管理粗放,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致使大豆品质和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我市大豆单产在100-150kg,只是国际水平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是我市大豆生产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针对大豆低产做以分析并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黑龙江省江滨农场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6000hm2左右。近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大麦、小麦、玉米面积逐年减少,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大豆重迎茬面积达50%~60%,食心虫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加之近年来降水量减少,危害逐年加重,据2001、2002年调查,虫食率在13.7%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栽作物,近期一般每年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70%以上,由于大豆种植面积过大,导致黑龙江省的大豆重迎茬面积也随之逐年增加,从而在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枯黄,根系腐烂,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很多地块种重茬大豆的经济效益在平衡点以下。因此,探讨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解决办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1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经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认为,大豆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大豆价格的上涨,当前农民种植大豆的热情空前高涨,出现了大豆面积逐年增加的良好态势。由于大豆面积的增加,以往传统的人工除草将被化学除草药剂所代替,其应用面积大幅度上升,这本来是件好事,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但最近几年因除草药引起的药害事故时有发生,严重挫伤了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制约了大豆良性发展。因此,我们分析了大豆除草剂药害形成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希望对大豆生产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属低产作物,多年来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目前宁夏种植面积仅4万hm2。由于玉米多年连续重茬种植,地力下降。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使土壤流失量和地表径流量明显减少,且大豆播种前用根瘤菌剂拌种,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地力。为振兴大豆产业,宁夏农林科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的专家团队,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引入宁夏,开展筛选、化学调控、群体配置等系列试验,并连续3年在宁夏平罗、贺兰、中宁、中卫、青铜峡、固原原州区  相似文献   

9.
大豆和玉米是主要的竞争作物,农民通常会比较玉米和大豆种植效益,来衡量玉米和大豆的播种面积,而耕地面积是有限的。业内人士分析,大豆产业与上年度相比,从生产环节看,问题十分突出。第一,比较效益低。以本地为例,当地玉米、大豆、水稻3大主栽作物中,大豆的比较效益是最低的。由于产出效益较低,导致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逐年下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科左后旗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随着2003年高油大豆项目的实施,大豆面积得到了迅速增加,2005年全旗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高油大豆面积达14万亩,单产水平150千克左右。近几年由于大豆收购价格不稳原因,大豆面积逐年下降,2011年种植面积4.7万亩。为进一步改进科左后旗大豆种植方式,发挥其自身资源优势,提高单产,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通化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面积约15600km^2,耕地面积27.3万hm^2,其中大豆面积5.2万hm^2,常年总产量达12万t以上,是吉林省重要的大豆产区。近几年由于市场的拉动,国内国际对大豆需求量的增加,大豆价格不断上涨,目前仍保持在每公斤3.2~3.6元左右,居高不下;加上该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适宜大豆种植,大豆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克山县是全国大豆主产区,每年种植面积在180万亩左右,但是近年来大豆产量不高,平均亩产不到150公斤,而且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大豆多年重迎茬种植引起,下面就大豆重迎茬讲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化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面积约156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3万公顷,其中大豆面积5.2万公顷,常年总产量达12万吨以上,是我省重要的大豆产区。近几年由于市场的拉动,国内国际对大豆需求量的增加,大豆价格不断上涨,目前仍保持在2.6元-3.0元/公斤,居高不下;加上该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大豆种植,大豆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豆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传统的种植方式一直是制约大豆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种豆意识,提高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现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整地、施肥1.1整地大豆对土壤类型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适宜高产。大豆对茬口要求十分严格。重茬或迎茬会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因此要求选择生茬  相似文献   

15.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由于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大豆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传统的种植方式一直是制约大豆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种豆意识,提高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现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整地。最好是秋整地。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实,无大土块和暗坷垃。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油料及饲用等多用途作物,但是由于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生产加工比较落后及受国外大豆的冲击,影响了大豆种植户的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因此,调整大豆种植结构、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大豆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是粮食大省,但大豆种植面积逐年下滑,主要原因是单产低,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就相对较低。为了稳定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公顷效益,我们通过两年实践,根据大豆习性,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利用大豆与玉米混种,实行大垄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我镇主要的旱粮作物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效益农业的发展,大豆种植逐渐步向鲜食型,种植鲜食大豆具有田间生育期短、操作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农户的喜爱。我镇种植鲜食大豆历史悠久,品种以矮脚毛豆为主。近年来由于主栽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为增加鲜食大豆的花色品种,筛选出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大豆是主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东北三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大豆气候生产潜力高产稳产性区域分布及其变化特征,明确不同区域限制大豆高产稳产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可为东北三省大豆合理布局、防灾避灾以及高产稳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研究时段划分为1961—1980年(时段Ⅰ)和1981—2019年(时段Ⅱ)两个时段,利用调参验证后的DSSAT-CROPGRO-Soybean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大豆潜在种植区各站点气候生产潜力,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大豆气候生产潜力高产稳产性区域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大豆冷害和干旱指标,明确不同高产稳产性区域冷害和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统计方法,明确限制大豆高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结果】(1)与1961—1980年(时段Ⅰ)相比,1981—2019年(时段Ⅱ)大豆潜在种植区增加2.81×106 hm2,占研究区域总土地面积的3.57%;(2)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稳产区面积占比减少,其中高产稳产区面积占潜在种植区内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由17.67%减少到17.11%,高产不稳产区占比由13.54%增加到15.13%,低产稳产区占比由34.98%增加到38.17%,低产不稳产区占比由18.58%减小到18.49%;(3)研究时段内,大豆生长季冷害发生频次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产稳产和高产不稳产区冷害特别是严重冷害发生频次高于低产稳产区以及低产不稳产区;大豆生长季轻旱和中旱发生频次增加,重旱发生频次减小;(4)大豆产量变化与冷害发生频次呈负相关关系,产量变异性的变化与冷害和干旱发生频次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三省大豆潜在种植区呈北移西扩趋势,可种植面积增加;大豆高产不稳产和低产稳产面积增加,高产稳产区和低产不稳产区面积减少;不同高产稳产性区域内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不同,低产区较高产区总体低温冷害发生频次高,不稳产区较稳产区干旱发生频次高。但在高产稳产性变化区域,冷害发生频次下降,干旱发生频次上升。总体而言冷害是大豆高产性的主要限制因子,冷害和干旱是大豆产量不稳定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的巩乃斯种羊场及附近周边乡镇,具有多年种植大豆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大豆面积的逐渐增加,大豆根腐病已呈扩大趋势,轻者造成减产,重者导致绝收,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种地积极性.根据调查,得病地块大多是由于连续种植、地势低洼、种子和田间管理存在问题造成的.因此大豆根腐病的防治要树立长期全局意识,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