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吕梁山区出现了大面积的耕地抛荒现象,直接阻碍了当地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因此耕地抛荒问题已经成为吕梁山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应该充分利用乡村的土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利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研究了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现象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研究发现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收入高;二是农业生产条件限制导致的耕地抛荒;三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解决吕梁山区耕地抛荒问题的对策主要有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业政策补贴制度;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349-1358
抛荒比例居高不下,农村劳动力外流,不能有效治理抛荒,规模经营下资本下乡参与农业经营,非农化加剧粮食安全隐忧,治理抛荒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建立资本治理抛荒的新型耕票制度,治理效果与耕票指标挂钩,既可解决抛荒问题,又可化解资本对粮食安全的压力,有利于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估测了抛荒面积,测算20~30 a后,放弃宅基地的人口总量和废弃面积,设计城乡统筹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结果表明,1.2×108 hm2耕地中,至少抛荒6×106 hm2;没有足量建设用地指标为进城人口提供定居条件,未来将废弃的3.9×106 hm2宅基地无法复垦,无法获得新型城镇化需要的大量建设用地指标。第一阶段,把3.9×106 hm2抛荒耕地转化为耕票指标,名义耕地面积减少;耕作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变;耕票交易获取5.85万亿元,拿出其中35%,激励复垦剩余2.1×106 hm2抛荒耕地的粮农;名义耕地面积不变,耕作面积增加,增加粮食315亿kg,这是该阶段粮食总产量红线,该阶段可快速进行。第二阶段比较漫长,需等地票指标帮助5.85亿人定居城镇后,拿所获耕票资金的65%,激励3.9×106 hm2宅基地复垦;名义耕地与耕作面积都增加,增加粮食585亿kg,这是该阶段粮食总产量红线。平均每公顷抛荒耕地与宅基地复垦可获97.5万元,保证可持续耕作,没有突破耕地红线,耕作面积提升,增量等于抛荒面积,名义耕地等于耕作面积,粮食总产提升900亿kg。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粮食总产量,解决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年来农村耕地抛荒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不利于我国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的,因此耕 地抛荒也成为了我国农村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就应当充 分利用耕地。首先分析我国农村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针对具体的问题分析治理对策,多层治理是指 从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和农民三层提出多个治理措施,只有在三层相互促进的措施下我国耕地抛荒问 题才能真正得到改善。耕地抛荒问题的治理不仅有利于发展我国农业和经济,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积 极性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牢靠基础。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耒阳市耕地抛荒的现状,剖析了抛荒的原因,分析了由此产生的问题,提出应进一步提高对耕地抛荒的认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依法保护耕地,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耕地污染面积大,所需资金多,单纯依靠政府拨款渠道很难筹措到必须的资金,从高效利用角度看,有大量土地资源亟待高效利用,包括闲置土地与低效利用土地,通过草票、湿票、林票、耕票等已有制度创新的集成实践,规模经营的模票、地票制度体系协同创新的协票、治理耕地污染的污票制度协同创新和实践,以用地指标置换筹措污染耕地治理资金。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票制度相关问题解决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彬蕊  周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13-18214,18249
在借鉴对地票制度研究成果基础上,阐明地票的概念,探讨了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和地票制度,剖析了重庆地票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地票的登记与扣押、复垦耕地质量和数量保障、地票的二级市场、地票价格的形成等提出促进和完善地票制度和加强土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耕地抛荒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宝贵资源,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抛荒现象日益严重。耕地抛荒的演进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周期性,其形成因素很多,但深层次原因在制度上。耕地抛荒造成的损失包括物质损益与价值损益。治理耕地抛荒的对策为:构架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地非正式制度;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国各地耕地抛荒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呈现出地区差异大、被抛荒的都是生产条件极差的耕地和土地流转阻力大等三大特点。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地义务意识淡薄、国家耕地保护政策落实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风险大等是造成耕地抛荒的重要原因。治理耕地抛荒,必须坚持走"改变观念与完善政策相结合,提高效益与防范风险两注重"的路子。一是要努力夯实提高农民种地义务意识这一基础;二是要紧紧抓住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这一根本;三是要积极探寻扩大规模化经营这一出路;四是要牢固把握增强农业生产风险防范能力这一重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十分宝贵.然而,曾视农田为命根子的农民,如今却弃田不种,有的地方抛荒高达户平667平方米(1亩).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警觉.湖北武穴市余川镇46个村过去土地抛荒严重,但如今这些抛荒田却变成了农民的效益田、争包田、增收田,令人欣喜.为了探析该镇解决抛荒的经验,我们分别对龙腰、西冲、向宕等村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烤烟高效栽培及套种免耕玉米关键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烟、夏玉米同处于一个生长季节,烟粮争地矛盾突出。为解决烟粮争地的矛盾,探索出烟套玉米技术模式:烤烟套种玉米即当烤烟采收至中上部叶片时(时间规定在6月底至7月20日),在其行间或株间种植玉米,让烤烟与玉米共生一段时间,烤烟采收完后及时管护玉米。试验表明,该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烤烟收入2000元以上,免耕玉米收入450㎏以上,达到钱粮双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是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针对多数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屏蔽和主观性的问题,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分析方法和改进的熵值法对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0年我国耕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但2010年"较安全"等级关联度很弱;(2)单位耕地化肥负荷、人均耕地面积、单位耕地农药负荷、土地垦殖率、水土流失程度等是耕地生态安全等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为了促进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不断提升,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准确地反映农田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物元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和综合评价结果的中间信息、挖掘耕地生态安全存在的具体问题,适合用于耕地生态安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及地方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红线保护制度下,缺乏耕地利用效率和考评机制,抛荒严重,产量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面临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为确保粮食安全,将粮食安全保障责任重心下移,粮食安全保障与地方政府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地方政府确保粮食产量,才可获取建设用地指标,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中央政府细化地方粮食安全保障考核制度和操作规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监督考评,降低粮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4.
柬埔寨水稻生产概况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柬埔寨农业生产及水稻种植制度、稻谷产量、主要品种及农艺性状等水稻生产概况,指出柬埔寨农业生产存在水稻品种单一、更新速度较慢,栽培技术简单、管理较为粗放,水利设施简单、稻田排灌困难以及加工体系落后等问题。提出从政策上向农业生产倾斜,提高耕地利用率;完善稻米销售、加工、出口等后续产业链,主推"有机农业"品牌;大力引进推广新型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加入开发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周华波  严金泉  张星星  杨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54-16556
通过比较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指标以及苏州市第2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得出实际数据与指标间存在一定矛盾,分析了矛盾存在的原因,并进一步从3个方面提出化解矛盾的方法,即与外省市建立耕地保护联动机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专项基金,补偿基本农田代保区域的"发展权";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划定基本农田永久保护区,对本地区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农户发放生态补偿费,提高其积极性;全面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并行,同时促进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聂鑫  张银岭  汪晗  张安录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628-2632,2640
利用武汉市主要基本农田保护区江夏区161份农户的调查问卷,从农户视角分析现有制度存在的缺陷.结果表明,农户作为基本农田保护的直接和主要参与者,其对基本农田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相当匮乏,对于基本农田保护的意愿也并不明显,因此基本农田保护的执行浮于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基层加大基本农田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和时效、制定合理的经济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农户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耕地抛荒及其治理——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综述耕地抛荒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学界研究主要集中于耕地抛荒状况、形成原因、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等方面,但对抛荒概念界定、影响结果,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观点未达成一致。与此同时,部分研究推断全国抛荒形势严峻,并基于抛荒必然威胁粮食安全的惯性思维,提出减少、遏制,乃至消灭抛荒的治理对策。未来还需要检验和修正耕地抛荒评价指标体系,探究抛荒发生规律和驱动机制,检验耕地抛荒的影响结果,并基于分类视野,明确抛荒影响后果,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抛荒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巴彦淖尔市种植业生产情况和复种的可行性,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在当前生产形势下,发展复种是破解农民增收难题途径之一;指出了目前发展复种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颜和萍  刘文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977-5979,5982
结合样本区土地利用现状,从耕地的土壤、生态、经济适宜性3方面,选取9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农户生产耕地地块为评价单元,结合GIS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现有农业投入水平下,现状耕地质量不一致,其中不适宜耕地可以预留为建设用地;部分荒地和田坎可以转变为耕地。影响因子的确定和权重值的计算对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影响很关键,虽然层次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主观性强易导致评价结果出现误差,需要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耕地集约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耕地集约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土地面积约束、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等压力作用下人类土地利用的必然选择。作者在论文中从耕地集约化、农业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及粮食安全的互动框架切入,对现有耕地集约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了基于互动框架的耕地集约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现有技术、方法及相关成果分别评述,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要点及发展方向。研究认为耕地集约化、农业可持续、生态环境及粮食安全之间主要存在正负双重及互相促进作用。目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频度、投入、产出、潜力、增产、综合指标体系、集约度及能值等多个方面考虑。基于互动框架的耕地集约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地均劳动力投入、地均化肥、农药投入及灌溉指数等基本指标,粮食安全系数、非农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等表征农业可持续的指标,地下水矿化度、生物多样性和碳排放等影响生态保护的指标,以及复种指数、稳产指数、粮食单产和地均产值等与粮食安全密切的指标;具体评价时还需依据不同研究区、研究尺度进行针对性选择和修订。研究方法中,频度指标是遥感技术在耕地集约化领域的重点关注热点之一;潜力指标以模型模拟为主;增产指标中,产量差研究成果丰富,收获面积差所受关注较少;集约度综合测度模型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此外,还可引入其他相关成果开展评价。今后耕地集约化指标类型呈多样化态势,需推动新方法与新技术手段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