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有益于人们户外活动,研究了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温度、湿度、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噪声的差异。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均较明显,不同类型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温度、湿度存在显著差异,生物群落越丰富、树龄越大、植被郁闭度越高则空气负离子浓度、湿度越高,温度越低;由枝叶茂盛的高大乔木组成的林地,其空气负离子水平和空气质量较好。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噪声污染与植被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城市不同功能区对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项研究在吉林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功能区,对其空气正负离子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显著,城市绿地中空气负离子明显高于其它非绿地功能区。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金山区防护林体系建设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海市金山区针对沿海化工城的环保需要,规划建设了完善的防护林体系。经测定,化工隔离防护林有减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乙烯等废气污染、滞滤粉尘和消减噪声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效益,能显著调节空气温、湿度,减低风速及改善小气候的效益,有释放空气负离子和减少空气含菌量的生态保健效益和繁衍生物、强化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文中提出了优化防护林树种配置和林带布局的途径,提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防护林综合效益开发。    相似文献   

4.
上海绿地群落冠层的UVB屏蔽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选择上海绿地典型植物群落类型进行UVB屏蔽效率测定,分析绿地类型、植物配置方式对屏蔽效率的影响作用,并对群落优势种高度、枝下高等特征与群落屏蔽效率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所测定植物群落中UVB屏蔽效率较高的为毛竹群落、水杉群落、香樟群落、女贞群落、朴树群落和雪松群落,UVB屏蔽效率最高为98.4%的女贞群落,最低为17.1%的红叶李群落(2)所测定群落UVB平均屏蔽效率为76.9%,即群落内2m高处UVB辐射值仅为全光照旷地20.2%。(3)植物群落内UVB辐射通量与群落郁闭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49,而与群落优势种平均高度和平均冠幅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空气负离子测定仪(TC-201A型)对河北太行山区五种主要水土保持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探讨了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湿度和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总体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即早上较高、中午较低、下午又逐渐上升;2)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月变化为6、7、9月份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5、8、10月份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3)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空间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4)不同树种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苹果 > 板栗 > 栓皮栎 > 油松 > 刺槐;5)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与湿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6)坡中林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大于沟内的,但二者之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应用ArcGIS判读2012年上海的遥感影像,分析上海浦西外环线内建成区(360 km2)树冠覆盖特征;判读样方218个、面积3 420 hm2,占研究区的9.5%。结果表明,现有树冠覆盖总面积为8 241.82 hm2、树冠覆盖率22.89%。浦西建成区内55所公园的平均覆盖率为53.72%;不同功能区的树冠覆盖率有显著差异,其中公园最高(53.72%),其次是外环林带(50.72%)、一般绿地(34.60%)、校园(24.13%),住宅最低(21.87%)。按树冠覆盖估算,研究区共有乔木810万余株,潜在的树冠覆盖率可达24.56%~25.67%,至少可增植乔木60万株。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相关研究——以上海公园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测量上海主要公园绿地的空气正、负离子、下垫面热辐射温度、森林覆盖率及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研究分析了城市绿地的空气清洁度指数(CI)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上海仅有不到60%的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一般城市公园水平;空气清洁度与热辐射温度之间存在指数负相关;空气清洁度与森林覆盖率之间存在指数正相关;空气清洁度与生物多样性之间亦有较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机电式水法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喷筒效应设计的机电式水法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和现有的利用其他原理设计制造的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相比,具有产生空气负离子浓度大,空气负离子转播距离远,增加空气湿度等特点;利用该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可以规划设计大型的或较大规模的空气负离子休憩保健区,在医院,疗养院,城市住宅区,公园,学校等场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道路景观植物滞尘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景观植物作为消除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重要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选用绵阳市道路景观植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小叶榕、月季和女贞对影响植物滞尘量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叶榕树种的滞尘量极显著地高于月季和女贞(P<0.01);小叶榕与月季混种的滞尘量显著地高于小叶榕单独种植(P<0.05);景观植物与机动车道适当的距离和栽种密度对小叶榕的滞尘和滤尘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应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生态场理论为基础初步提出生物体与环境间相互作用产生空间综合生态效应场,这种生态效应场包括温度效应场、湿度效应场及CO2效应场等。并选取哈尔滨市的两片典型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与人类舒适度密切相关的三种效应场(温度效应场、湿度效应场及CO2效应场)的研究,指出了综合生态效应场存在的物质性及有限性。同时指出以产生场的主体绿地为中心的综合生态效应场为空间梯度场,场强由绿地中央至外围逐渐减弱,其减弱的程度各绿地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云勇生态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于2009年9月对广东省佛山市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林地9个地点不同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实地观测,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并于2011年12月观测了其中三种林分距离地面不同高度处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及空气温湿度,分析了空气负离子含量与空气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9个不同地点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介于550~2 150个/cm3之间,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显著;(2)一天中不同时刻、不同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不同,且不同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波峰值出现的时刻不同;(3)负离子浓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显著减小,不同高度处空气质量评价指标CI值的差异不显著;(4)在近地面0.5 m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评价指标CI值均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道路绿地对PM2.5浓度分布与消减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选择北京市典型道路绿地类型为试验监测点,对0,6,16,26,36iTI不同绿带宽度下PM2。浓度分布、消减能力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道路绿地空气中P№。浓度的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单谷型特征,即早晚高、白天低,最低值出现在午后14:00左右,最高值出现在晚高峰20:00左右;0,6,16,26,36m绿带宽度下PM25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6.64,44.35,42.91,40.96μg.m-3和41.97μg.m-3,以26m绿带宽度最低,0m最高;无污染或轻度污染(P№s〈115μg·m-3)天气条件下,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十分明显,26m的绿带处消减作用最强,最高可达28.0%;中度污染及以A(PM2.5〉115μg·m-3)天气条件下绿地对P№s消减作用不明显;PM2.5浓度与气象因子中的温度、风速成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九华山风景区空气负离子水平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九华山风景区不同景观带(街区、林区、香火区和溪边)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空气负离子测量仪对其负离子浓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九华山空气负离子含量和空气清洁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到达山体中部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现象;2)九华山空气负离子浓度除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还受到天气状况和水体状态的影响;3)不同景观带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和空气清洁度差别显著,其大小顺序为溪边 > 林区 > 街区 > 香火区。    相似文献   

14.
在桂林国家森林公园选择不同的植被群落类型进行空气离子浓度监测,研究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水平变化。结果表明:①不同植被类型样地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水平不同,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坪。②森林游憩区空气质量均较好,阔叶林覆盖下的空气清洁度最高,针叶林覆盖下的空气清洁度次之,灌丛和草坪区的空气清洁度相对较低。③空气负离子浓度水平呈现早上最高,中午降至最低,下午又逐渐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冬季校园内3种典型用地空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为例,在师生出行时间5:00-23:00时段,对冬季校园内3种典型用地的空气颗粒物浓度进行了观测,同时测定平均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氧气浓度、光照度及噪音量。结果发现:1)3种校园用地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均呈"双峰单谷"-"V"字型变化,为早(5:00-7:00)和晚(19:00-21:00)高,中午(15:00)低;2)3种校园用地不同环境对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变化规律有一定影响,水面和植物有降低颗粒物浓度的作用;3)空气颗粒物浓度受小气候因子等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森林绿地空气负离子生态效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杭州市8种类型森林绿地空气负离子及气候因子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郊林地与城区各种类型森林绿地相比,其负离子浓度较高约1020-1230个/cm^3,比城区绿地高出约1.7倍;城区绿地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序为:植物园〉城中公园〉街心公园〉道路〉街头绿地〉居住小区;在森林植物旺盛生长期间,空气负离子水平呈增加趋势;由林缘向林内观测表明,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也呈增加趋势;以高大乔木为主的近自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高,生态效应明显,而灌草绿地生态效应相对较弱;森林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生境风速、噪音、粉尘含量、光照强度及空气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千岛湖库区不同森林植被空气负离子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千岛湖库区湖面及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等6种不同森林植被中的空气负离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库区空气负离子非常丰富,平均为6 238个/cm~3,环境整体对健康非常有利,适合开展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高质量森林旅游.河岸林负离子浓度最高达21 624个/cm~3,演替顶级植被常绿阔叶林空气小分子负离子含量是主体森林类型马尾松林的8.91倍.库区空气质量普遍达到很清洁的水平,其中河岸林、常绿阔叶林、库边行道树清洁度最高,CI指数分别达到1 400.2、958.9、273.3.混交林、湖面清洁度也较高,马尾松林、林场场部行道树空气清洁度量低CI指数2.4.空气离子组成分析显示,与水体相比森林环境空气负极性更具有整体性,空气离子单极系数均≤0.13.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和广州市区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进行了统计,进而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帽峰山森林公园月平均温度比广州市区月平均温度低2.2℃,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显著;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月际变化明显,5月到11月雨季的"冷岛"效应较强,而12月到翌年4月旱季"冷岛"效应较弱;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日变化呈现昼弱夜强,其季节性也很强,秋冬季节夜间"冷岛"效应要明显的高于白天的效应,而春夏季节两者"冷岛"效应差别缓和。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的气候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小气候、旅游舒适度和空气负离子含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气候变化相对缓和,与广州市区相比公园内年平均温度低2.2℃,年较差小1.9℃,相对湿度增加10.4%,风速降低了0.4m/s,紫外线辐射几乎全部被林冠遮挡或者吸收,舒适旅游期比广州市区长32d。此外还分析了公园中的空气负离子含量,结果都在900个/cm3以上,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分析表明帽峰山森林公园具有旅游舒适期长,景观丰富,负离子含量高,气候资源的利用价值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