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几种适合北方地区的彩叶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金叶犹(Caryopteris×clandonensis.‘Worcester Gold’)属马鞭草科,莸属。株高50~60cm,枝条圆柱形。单叶对生,鹅黄色。两性花,均为淡蓝色,花期7~9月。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银杏、悬铃木、香花槐、金叶复叶槭和玉兰等5种乔木绿化树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五个梯度的低温处理(-10℃、-15℃、-20℃、-25℃、-30℃),测定丙二醛、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和电导率,研究低温胁迫对这几种乔木绿化树种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之间抗寒性存在差异性,5种绿化树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悬铃木 > 香花槐 > 玉兰 > 银杏 > 金叶复叶槭。    相似文献   

3.
采用定量浇灌的方法,在景德镇市研究了浇灌城市生活污水对银杏(Ginkgo biloba)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B (污水稀释60%)和处理C (污水稀释100%)对银杏幼苗的苗高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处理A (污水不稀释)显著抑制苗高、叶面积、茎粗的增长;同时处理A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为2.65 mg/dm2,与对照1.938mg/dm2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处理B和处理C与对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当污水稀释至一定比例,例如0.6:1和1:1时,都对银杏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污水灌溉能使得银杏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很有效地促进银杏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落叶乔木,高可达40m,胸径4m,树皮灰褐色,深纵裂;树冠广卵形。枝条有长短枝之分,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叶扇形,上缘有波状缺刻,中间缺裂较深,成2裂状,具长柄,叶浅绿色,入秋落叶前变为黄色。    相似文献   

5.
以金叶莸嫩枝和河北杨2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复合配制3种不同配方植物营养液分别处理金叶莸嫩枝插穗,对河北杨枝条进行水培。结果表明,Ⅲ号营养液处理金叶莸嫩枝扦插生根量最多,Ⅱ号次之,Ⅰ号最少;Ⅰ号配方植物营养液对插穗生根的根长促进作用最强;3种配方植物营养液在河北杨枝条水培过程中均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和减缓叶片失水速率,其中Ⅱ号的作用最强,Ⅰ号次之,Ⅲ号较弱。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上海松江中央公园内65株特大银杏树白蚁为害情况的调查,发现该公园银杏受害率为100%,其中存在活白蚁的银杏占总量的56.9%,采用毒土处理、粉剂疗法、建立白蚁监测点等措施,经过两次灭杀,活白蚁的灭杀率达到92.3%和93.3%,从而使存在活白蚁银杏树的比例从56.9%下降到2.7%,白蚁发生情况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银杏的文化意蕴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以"活化石"闻名于世,具有独特的观赏特性,并具有深厚的人文色彩,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栽植历史。本文从银杏的生态习性、文化意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在园林中的应用等方面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上海植物园典型群落景观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调查上海植物园植物群落的基础上,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BE)对33个典型群落进行美学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其美景度值为-1.38~1.37。得分值≥ 0的有16个群落,其建群树种几乎全为落叶阔叶树、且多为3层结构,得分较高的群落建群树种主要包括栾树、旱柳、乌桕、香樟、银杏、柿树、合欢等,下层以彩叶或观花树种如红花檵木、海棠、杜鹃、日本晚樱、八仙花等为主。影响群落景观美学特点的因素主要有树种组成、色彩、垂直结构、群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度、树木的健康状况及林冠线变化度等。植物园的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是构建城市绿地群落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银川市三种常见的绿化树种为材料,利用LCi便携式光合仪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对其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紫荆、紫藤、五叶地锦,降温增湿效益由强到弱依次为紫荆、五叶地锦、紫藤。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干道银杏香樟大树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和香樟是近年苏州市移栽大树的主要树种。现有的银杏大树移栽的成活率达91%,香樟大树移栽的成活率达87%。这两个树种移栽的初步城市绿化实践是可行的,但在今后的城市绿化大树移栽实践中还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白果产区种源结构调整和白果整体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从而促进白果产业健康发展。【方法】选取来自我国主要白果产区和日本的39个优良无性系白果为材料,对其白果形态指标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银杏毒(MPN和MPNG)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K、Ca和Mg营养元素含量,对不同无性系白果的果形、营养和毒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无性系白果果形和银杏毒含量差异显著。白果果形指数为1.16~1.81。2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最小,为1.18±0.05,百粒胚乳质量为(43.85±0.06) g;37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最大,为1.81±0.08,百粒胚乳质量为(56.75±0.05) g;29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介于两者之间,为1.29±0.05,但是其百粒胚乳质量达到了(99.89±0.08) g,在各无性系白果中其胚乳质量最大。白果银杏毒总量最高为525.79 μg/g,总量最低为330 μg/g。白果MPN含量最高为485.24 μg/g,含量最低为247.44 μg/g;MPNG含量最高为213.03 μg/g,含量最低为21.43 μg/g。根据各无性系白果总银杏毒含量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39个无性系白果可分为4类。39个无性系白果中,K、Ca和Mg平均含量分别为(0.60±0.04)、(0.19±0.02)、(0.48±0.01) mg/g。不同无性系白果的营养元素含量较为接近。【结论】不同无性系白果果形和银杏毒含量差异明显,选择果形好、银杏毒含量低和营养含量高的无性系,对白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22年生坪田白果为试验材料,对白果中微量元素与土壤营养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为银杏精准施肥,提升白果品质提供依据。采用SPSS软件对银杏果园中土壤因子指标和白果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果中微量元素之间及白果中微量元素与土壤营养因子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简单相关分析筛选出7组各自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因子,分别是:白果中铜、锌、镁和土壤有效硼,白果中铜、土壤交换态镁、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效硼,白果中锰、硼和土壤pH、土壤交换态钙,白果中锰、土壤速效钾、土壤交换态钙,白果中硼、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锌、土壤有效铜,白果中锰、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白果中硼、土壤pH、土壤有效铁、土壤交换态钙。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硼对银杏吸收铜、锌、镁等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银杏协同吸收锌镁;土壤交换态镁对银杏吸收铜,土壤有机质对银杏吸收微量元素锰,土壤有效磷对银杏吸收微量元素硼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土壤pH对银杏吸收微量元素硼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境条件、土壤环境条件、土壤营养因子交互作用、施肥方式方法、栽培技术、作物品种等,相关性分析可为多变量因子提供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度量刻度,筛选出显著性指标,指导施肥生产实践。建议加强提升白果微量元素机理机制的研究,并开展银杏相关施肥试验;在银杏生产中,建议减少农家肥用量,叶前肥和催花促种肥适当增施石灰,提升土壤pH,在3—6月以叶面喷施方式增施硼肥,达到催花促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银杏生产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浙江省银杏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发展银杏的优势和有利条件,以及银杏生产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银杏生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银杏(Ginkgo biloba)是古生代二叠纪时期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和"植物界的熊猫".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不同银杏种质叶中聚戊烯醇含量的季节变化,确定银杏叶的采收季节和初选聚戊烯醇含量高的种质,对南京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的年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在品种间和月份间差异显著。聚戊烯醇含量在春季最低,秋季增幅最快,于10月增至最高,其中GP15-3最高,其次是GP15-1和GP15-4。幼树叶中聚戊烯醇含量显著高于大树。银杏叶中5种主要聚戊烯醇同系物单体的相对含量均具有正态分布特征,总体呈五指峰状,其中C85、C90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C80和C95,所占比例较小的是C100。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用于提取聚戊烯醇的银杏叶宜在10月采收;生产中应首选GP15-3,营建幼龄银杏叶用园,或采用修剪、平茬等栽培措施幼化植株来提高叶中聚戊烯醇含量。  相似文献   

16.
银杏黄酮对活性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清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银杏叶中黄酮类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黄酮类在细胞内的清除作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大肠杆菌提取物以部分模拟细胞环境。结果表明黄酮类提取物对2类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同时发现在清除过程中,黄酮类与内酯类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肠杆菌提取物的生物大分子对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编号0369号古银杏(Ginkgo biloba)芽、叶、分支等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出此古银杏进入了衰退阶段,外圈总体长势不良。从土壤表层污染物清理、腐烂部位的清理、除菌、除虫、土壤改良和水位控制等方面提出古银杏的复壮与保护措施,并对古银杏的复壮与保护措施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开发利用概况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日本、法国学者对银杏叶主要成份分析的研究成果,综合了我国台湾、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以及日本、韩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对银杏叶的开发利用情况.自1994 ̄2000年,浙江省林业厅规划在全省建成4000hm2银杏经济林基地,基于这一形势,提出建立专业叶用银杏生产基地、研究叶用银杏丰产配套技术、研究银杏系列开发和深度加工技术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林业研究》2021,32(2)
Ginkgo biloba is a famous living "fossil"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Plant Kingdom.Here,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of G.biloba was sequenced and analysed.The chloroplast genome was156,990 bp long and predicted to encode 134 genes including 85 protein-coding genes,41 tRNA genes and 8 rRNA genes.The chloroplast genome has a typical quadripartite structure with a pair of inverted repeat regions(IRa and IRb,17,732 bp),a large(LSC,99,259 bp) and small single(SSC,22,267 bp) copy region.After an extensive comparison to previously published gymnosperm plastomes,the gene content and organisation of G.biloba showed high divergence,although part was relatively conserved.The two typical IR regions in the G.biloba chloroplast genome were relatively shorter because it the ycf2 gene.In addition,it was obvious that the IR regions and gene loss were responsible for changes in chloroplast genome size and structure stability,which influenced plastome evolution in different gymnosperms.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G.biloba is sister to cycads rather than to gnetophytes,cupressophytes,and Pinaceae.Overall,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ge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G.biloba would be of great help in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taxonomy,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gymnosperms,especially for their position in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相似文献   

20.
叶籽银杏是银杏这一孑遗物种的特殊种质,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实生和营养繁殖的后代叶生胚珠(叶生种实)的表达十分关注。该研究首次发现,从800年生的叶籽银杏母树上采集接穗嫁接12年后有6株幼树出现叶生胚珠并发育成正常叶生种实,这也是世界上仅有的6株幼龄叶籽银杏。叶籽银杏表达株率占9.68%,平均叶生种实率为0.074%。嫁接再生的叶籽银杏形态特征、种实特性、生长特性、变异特性与母树相同,表明叶籽银杏可视为一个品种,并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