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思云 《当代畜牧》2014,(20):42-43
猪高热综合征是由于链球菌所引发的传染性高热病,该病具有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本文对于猪高热综合征进行分析,结合猪高热综合征的诊断病理,对猪高热综合征的治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猪高热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从中兽医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了猪高热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旨在科学维护猪群的身体健康,减少感染猪高热综合征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正>猪高热综合征的是由多个病原家族交叉感染所致。2009年,建平县多个猪场发生猪高热综合征,在防控猪高热综合征疫情过程中,针对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诱因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认为饲养环境恶劣,猪体抗病能力极度虚弱是发生猪高热综合征的主要诱因。后来的防控研究证明,只要认真落实猪场安全体系建设,开展科学饲养,采取分段投料,合理喂料,并进行特异性免疫和敏感药物的保健,猪高热综合征是可防、可控的。1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县各养猪场高热综合征频发,由于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严重挫伤了群众养猪的积极性,为了使养殖户正确认识猪高热综合征,尽快控制疫情,现对我县猪高热病的防控及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临床病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电镜直接观察从吉林省、辽宁省部分地区收集到的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料,发现主要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副粘病毒、猪瘟病毒;将从吉林省的无名高热综合征病料中分离到的副粘病毒、病料原液以及由病料制得的自家灭活疫苗分别接种到血清检测无名高热综合征主要病原抗体阴性的健康仔猪,同时设立阴性对照,对临床感染的仔猪进行了病理变化、病毒分离、细菌检测等方面的鉴定分析,对无名高热综合征病原的致病特点、发病规律和灭活疫苗使用中出现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初步认定两省部分地区无名高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体为PRRSV,由病料所制得灭活疫苗在活体中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农业的发展,生猪养殖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给更多养殖户创造了经济效益,但是也增加了疾病的发生率。猪高热综合征为生猪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且会在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可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高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兽医诊断困难。主要针对猪高热综合征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探讨中兽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程长且病死率高,该病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会给养猪业带来重大损失。此外,若养殖人员不重视防疫工作,或猪场环境较差的猪场发病严重。同时,仔猪断奶后,也偶尔发病。对于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治疗,一般性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好,如果发病后乱用药治疗,则会使猪的死亡率更高,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高热病组方"治疗该病效果显著。文章主要介绍了"高热病组方"治疗猪无名高热综合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余姚市及周边地区广为流行的猪高热综合征,已成了养猪业的主要病害之一。笔者曾于2005~2006年初步探索了猪高热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猪高热综合征俗称"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以高热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引起猪高热综合征的病原很多,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因此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0.
在猪高热综合征严重危害养猪业期间,笔者和多位兽医界同行亲临疫区,与养殖户同吃同住,掌握了临床第一手资料,经过大量实硪和探索,笔者认为猪高热综合征“可防、可控、较难治;治早、治中、不治晚”。  相似文献   

11.
代广军 《养猪》2009,(3):57-59
2006年夏季发生、波及全国多个省份的猪高热综合征,给许多农村养殖户和规模猪场造成了重大损失。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底,受有关单位的邀请,笔者以“猪高热综合征在规模猪场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为题,先后在广东河源,湖北宜昌,辽宁丹东,陕西西安,河北石家庄、廊坊、保定、邯郸和唐山以及河南省各地,共举办了96场(次)的技术讲座。有关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国内许多文献资料都有介绍,本文就不再详细叙述,仅将笔者对数十个规模化猪场发生猪高热综合征后所采取的有效控制措旋总结如下,以亡羊补牢。  相似文献   

12.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的疾病,生长发育期的公猪和后备母猪比较容易感染,一旦感染此种疾病之后其发病率还有死亡率都非常的高,由于该疾病发病急、治愈难、传播速度快,所以也给很多的养殖户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重视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治疗,重视猪个体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文章也对于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混合感染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以病猪持续高温、食欲废绝、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传染病.对猪高热混合感染综合征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养殖者及兽医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猪无名高热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以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综合征.这对养猪户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5.
赵志国 《猪业科学》2024,41(1):84-86
猪高热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猪群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的统称,其主要特征为病猪发生高热、呼吸困难、猝死等症状。该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且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高的特点,对猪类养殖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和探索猪高热综合征的中西医防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动物保健》2009,(9):15-15
猪高热病是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毒株为主要病原,协同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续高热、发病急、死亡率高和传播迅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热综合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以《“猪高热病”的防制及其启示》为题做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7.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在猪群各生长阶段、各个季节均有可能发生,具有发病急、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危害巨大。该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其主要病原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本文介绍了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症状及引起该病发生的诸多病因,如猪苗、环境、饲料、免疫、保健,并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和接种等预防工作、灵活运用中草药、提高营养水平、减少应激因素等方面介绍了猪无名高热综合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兽医导刊》2009,(9):15-15
猪高热病是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毒株为主要病原,协同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续高热、发病急、死亡率高和传播迅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热综合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以《“猪高热病”的防制及其启示》为题做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07年1月15日第1期14页刊登的“对当前防控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经验总结”一文,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全国各地的读者纷纷来信来电寻找该文章作者的联系方式。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掌握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诊治要点,本刊编辑部再次邀请该文章作者——河北省赵县范庄兴牧动物医院高级兽医师莫清江高级兽医师对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诊断方法作了如下阐述,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猪高热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以病猪持续高温、食欲废绝、皮肤发红、发紫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疾病。笔者对近年来发生的猪高热综合征在诊疗方面有所体会,旨在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