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核酸的RT-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Nsp2基因缺失变异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RT—PCR方法,对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例进行病原核酸检测,并对扩增所得片段进行克隆测序,通过序列分析以验证RT—PCR扩增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发病猪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感染,建立的RT-PCR方法能够鉴别诊断经典猪蓝耳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感染。  相似文献   

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通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的阐述,提出了防控该病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通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的阐述,提出了防控该病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方法的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由于蓝耳病毒株的变异,出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特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近2年来重创了我国的养猪业,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草药组方排毒逐瘀散,对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某猪场100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猪进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该组方对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11):58-59
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措施在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6年夏季,我国南方省份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经过专家综合分析和多次复核,确定该病毒是猪“高热病”的原发病因,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07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继续呈点状散发,下半年随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供应量逐步加大,生猪疫情得到有效遏制。7-8月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期,生猪疫情发病率比6月份和去年同期明显下降。10月1日-25日,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29个,发病3608头、死亡710头。与9月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7.
湖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流行分析及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湖南省"猪高热病"的暴发流行情况,文章简述了"猪高热病"的原发疫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邯郸市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突然死亡,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通过对该猪场死亡猪只的临床情况调查、剖检症状观察和对无症状猪、发病猪、濒死猪的ELISA抗体检测和病原PCR试验检测,确诊该猪场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初发期,并有疫情暴发、流行的风险。经过对该猪场饲养管理水平的改进,年后实现了猪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净化。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属于一种急性疫病,是猪在繁殖过程中跟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发的一种高致死性疾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例是发生在2006年,当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出现对我国的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问题,重点探讨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养猪场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要摸清本猪场及周边猪场的疫病史,有针对性地制定免疫方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使得猪的疫情变得更为复杂。据研究证实,猪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同时抑制猪瘟抗体的水平。当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时,多呈现混合感染,主要是附红细胞体、圆环病毒、猪链球菌、猪瘟病毒等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一起混合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1.
<正>据农业部通报,2006年6月份,全国共有12个省份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疫情28次,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生猪379.8万头,死亡99.2万头;2007年,有26个省份的310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发病猪31.3万头,死亡8.2万头。该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的同时,导致猪肉价格飞涨,增加人民生活成本,影响社会稳定。为了解广东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相似文献   

1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生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敏 《兽医导刊》2012,(7):23-2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疾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与传统的“猪蓝耳病”有明显不同。此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致病性大为增强,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是一种以高热、厌食、黄尿、前期皮肤发红、后期耳和体躯皮肤发紫为特征的疫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猪群多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其他致病性病毒病混合感染,猪群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的前提下,一旦出现应  相似文献   

1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全年均可发病的特点,易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预防控制来实现该病的控制.现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为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现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制简述如下。1发病情况2007年3~4月,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永顺、丰茂和简万、汪家寨宇缘养猪场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共存栏猪7  相似文献   

17.
调查表明,2007~2010年间,甘肃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发病猪群表现为高发病率(4年平均为80.14%)、高病死率(4年平均为44.44%),全省14个市州有10个市州发生疫情。2007~2012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病毒感染率为0.63%,病原学监测阳性猪分布在13个市州。在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现状、监测结果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趋势,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重组猪α干扰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的重组猪α干扰素制剂,按照农业部颁布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治愈率超过81%。  相似文献   

19.
据农业部通报,2006年6月份,全国共有12个省份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疫情28次,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生猪379.8万头,死亡99.2万头;2007年,有26个省份的310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发病猪31.3万头,死亡8.2万头。该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的同时,导致猪肉价格飞涨,增加人民生活成本,影响社会稳定。为了解广东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相似文献   

2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病情发展加快,而且传染性极高,对于养殖业中猪的养殖影响较大,需要及时的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主要探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控制,全文在具体论述中首先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症状,其次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理变化,最后重点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