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荔蝽卵平腹小蜂对荔枝蝽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0年至2001年在广西北流进行了释放荔蝽卵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的田间试验,第1年放蜂2次,荔蝽卵平腹小蜂寄生率为82.5%,第2年在放蜂量减少一半的情况下,荔蝽卵平腹小蜂寄生率为48.3%,自然天敌荔蝽卵跳小蜂寄生率2a分别为11.8%和22.5%,处理区的残存荔枝蝽若虫2a均为2头/株,而对照区的残存荔枝蝽若虫第1年为29头/株,第2年达90头/株。试验显示:处理区荔枝蝽若虫数量显著降低,荔蝽卵平腹小蜂能有效地控制荔枝蝽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荔蝽卵跳小蜂对荔枝蝽卵寄生情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荔蝽卵跳小蜂是荔枝蝽卵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南宁市郊,5月至6月上旬荔枝,龙眼园中荔蝽卵被寄生可高达83.18%,室内测定,每头雌蜂平均能寄生蝽卵8.8 ̄22粒,该蜂可行孤雌生殖,但后代均为雄性,在温度20 ̄24.5℃条件下,此蜂可寄生1 ̄8d卵龄的蝽卵,对蝽卵胚胎杀伤力较强,对蝽卵胚胎杀伤力较强,甚至蝽卵胚胎发育完全期还能寄生。  相似文献   

3.
利用人工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人工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首次获得成功。筛选出12种人工卵卵液配方、卵壳材料和“羊1号”防腐剂。人工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化蛹率74.34~93.49%,羽化率66.5~89.49%。在笼罩荔枝上及果园中释放防治荔枝蝽,卵粒寄生率分别达89.12%和89.45%。初步看出,用人工寄主卵代替自然寄主卵来繁殖平腹小蜂,可能是解决中间寄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84~1985年用人造寄主卵繁殖荔枝蝽蟓卵寄生蜂——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成功后,相继筛选出最佳卵壳材料为32—36微米厚的聚丙烯膜,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柞蚕蛹血淋巴44.4%、10%麦乳精液22.2%、鸡蛋黄22.2%、尼氏盐11.2%。以上资料己登载于第二届国际赤眼蜂及其它卵寄生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本文报导了用人工体外培育法首次观察到的平腹小蜂在人造卵上产卵过程以及连续三代人工体外培育平腹小蜂的结果:除化蛹率外,各代间在寄生率、孵化率、羽化率、展翅率等方面都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且各代以人造卵育出的蜂在身体大小,寿命及繁殖力方面比用柞蚕卵育出者基本相似或更优。  相似文献   

5.
荔蝽卵寄生蜂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跳小蜂与平腹小蜂在5,6月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比例相似性及生态位重叠值,说明在此时间内,寄生蜂的虫口密度较大,对荔蝽卵有较强的寄生作用,其中,跳小蜂的有关值明显高于平腹小蜂,是园中的优势天敌。  相似文献   

6.
荔蝽卵跳小蜂形态与寄生情况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蝽卵跳小蜂形态与寄生情况考查周至宏,贤小勇(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南宁530007)荔枝蝽TessaratomapapillosaDrury是我国荔枝、龙眼的大害虫,在产区普遍发生。果树受害后,嫩梢卷枯,幼果大量脱落,严重影响荔枝、龙眼的生产与发展。广西...  相似文献   

7.
光调期对荔蝽卵平腹水蜂日产卵量及后代性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用作蚕剖腹卵为寄主在温度25±1℃,相对温度70-85%,光照工500lx条件睛研究不同光周期,(0L:24D,6L:18D,12L:12D,18L:6D和24L:0D)对荔蝽卵平腹小蜂日产卵量及后代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个不同光周期处理之间,平腹小蜂日产卵量没有显差异,在无光照条件下也可以正常产卵,除24L:0D外其它4个处理,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产卵数量有显差异,而且在5L:18D  相似文献   

8.
香港地区释放荔蝽卵平腹小蜂防治荔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1998年在香港连续3年利用荔蝽卵平腹小蜂防治荔蝽,1996年4月调查,放蜂的3个类型区卵块寄生率分别达80.00%、89.57%和90.00%,卵粒寄生率分别为81.81%、68.72%和89.16%;而对照区的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仅分别为16.67%和17.07%。1998年5月调查,放蜂的各类型区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均分别达到100%和99%以上;对照区的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也分别高达87.50%和87.96%。同时,果园虫口密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荔蝽卵平腹小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种间对寄主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以人工卵和柞蚕卵为寄主,观察荔蝽卵平腹小蜂 Anastatus japonicus(简称平腹小蜂)和松毛虫赤眼蜂 Trichogramma dendrolimi(简称赤眼蜂)种间对寄主的竞争情况。实验表明:平腹小蜂寄生后两天内接赤眼蜂,在接蜂时间间隔为0天,一天和两天时,含赤眼蜂的寄生卵分别占53.66%、46.11%和47.20%;含平腹小蜂的寄生卵分别占27.09%、28.53%和23.08%;含两种蜂的寄生卵分别占19.25%、25.36%和29.72%。若两种蜂接蜂时间间隔为四天和八天时,含赤眼蜂的寄生卵分别降为15.79%和11.88%;而含平腹小蜂的寄生卵分别增加至48.35%和52.15%;含两种蜂的寄生卵比例也有所增加,分别占35.86%和35.15%。弱者不能完成发育而在出蜂前死亡,强者也难繁殖出正常的后代。实验室繁殖时应避免两种蜂混杂而降低出蜂质量。过寄生也会使平腹小蜂幼虫产生种内竞争现象,同龄幼虫以二龄期竞争最为激烈;不同龄期则因一龄幼虫行动活跃,利用长而硬的刺毛刺伤二龄甚至三龄幼虫而成为营养争夺的胜利者。过寄生虽然可以正常出蜂但已经造成寄生卵的浪费。生产实践中应控制正常的蜂卵比,减少这种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10.
大量繁殖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建峰  余胜权 《昆虫天敌》1995,17(4):177-179
光明华侨畜牧场位于亚热带中丘陵区,屑海洋气候季风区。农田四季常绿,山顶种林,山腰种果,坡底种橡草、玉米、甘薯、蔬菜等供奶牛饲用的作物。因此,在立体农业环境下发展生物防治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自然天敌控制害虫的为害,另一方面对农场的出口创汇畜牧产品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农药污染有着良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求荔枝蝽蟓的综合防治方法,本文对荔枝蝽蟓的生物学特性(田間迁移习性和大发生因子)、药剂防治与生物防治配合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荔枝蝽蟓在广州地区年发生一代,卵期在3月上、中旬开始、盛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以后渐少,8月底結束。职成虫越冬,越冬場所除荔枝树外,尚有龙跟树、烏欖树、黄皮树、芒果树、鴨脚木、蔭香树等。荔枝蝽蟓的成虫、若虫和卵,以多花果树上发生較多。荔枝蝽蟓的大发生,与当年花果树多少有密切关系,卵寄生蜂和鳥类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荔枝蝽蟓的防治:收果后期噴射敌百虫(1:800倍浓度)对成、若虫都有更好防治作用;用蝽卵跳小蜂、黄腹卵蜂防治亦有一定效果。如两者结合施用,配合恰当,可減少用药次数,保持卵寄生蜂群落,从而收更全面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荔枝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荔枝的主要害虫有荔枝蝽蟓(TessaratomapapillosnDrury),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荔枝龟背天牛(AristobiafestdoVoet)荔枝叶瘿纹(Dasinerusap.)荔枝瘿螨(EriophyeslitchiiKeifer)等。果农采用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国内外目前仍依赖化学防治,荔枝的主要害虫都有相应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13.
用人工寄主卵繁殖卵寄生蜂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用微电脑控制的卵寄生蜂人工寄主卵卡机样机研制成功。该机能将上膜、卵窝成形、注液、焊合、切断等5道工序在同一条自动线上连续操作,每小时能制1200张卵卡,可供生产600~700万头赤眼蜂之用。研究出2种新的防污剂(羊2号和羊3号)和减少细菌污染的综合措施,从而解决了在人工寄主卵上连代繁殖卵蜂的困难问题。通过连续40代的繁蜂试验,证明效果良好。1985~1987年在广东省番禺和顺德2县6100亩次蔗田上,用人工卵繁殖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寄生率达75~86%,与用柞蚕卵繁蜂释放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4.
棉花不同生育期棉盲蝽的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项研究以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 Dur)及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为对象。棉花从子叶、真叶、现蕾到结铃各个阶段都能遭受棉盲蝽的为害。由于盲蝽成、若虫以刺吸口器刺伤幼嫩器官和生长点,使部份器官受到直接损伤并影响到棉株正常生长,导致减产。两种盲蝽不同种群数量在真叶期和蕾铃期为害造成籽花产量的损失均呈抛物型曲线。绿盲蝽在真叶期和蕾期为害,其经济阈限按防治费用与产量损失金额相等时,分别为百株有虫4.7头和12.57头,中黑盲蝽在蕾期的经济阈限为百株10.77头。据此,提出在真叶期及蕾期的防治指标依次为百株5头及10~12头。  相似文献   

15.
中黑盲蝽对棉花的为害及损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黑盲蝽在棉花各生育期对叶、蕾、铃各器官的为害量或为害程度和田间盲蝽群体的密度呈正相关,而个体平均为害量则和群体密度呈负相关。若虫自然群体平均每头破叶4.71片,或可为害2.6—3.7个蕾,或1.93个铃,按成活个体计算则为害量可增加3—5倍。为害损失一般成虫期大于若虫期,蕾铃期大于真叶期。损失因素不在于叶片受害后形成的“破叶”,而是受害幼蕾幼铃超过正常的脱落所引起的减产和晚收。田间百株百头盲蝽群体,其为害损失,真叶期可达2.5—7.7%,蕾期6.2—18.8%;铃期9.1—15.1%以上;各生育期连续为害,产量损失为16.9%。  相似文献   

16.
几种生物农药对平腹小蜂的毒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是荔枝和龙眼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能大量寄生荔枝蝽卵,对荔枝蝽起着很好的控制作用。但由于荔枝和龙眼需经常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以保证荔枝和龙眼的高产高质,为使化防和生防统一协调,本文就几种果园常用的生物农药对平腹小蜂的毒性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平腹小蜂:用柞蚕卵繁殖,由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提供。1.2试验农药:10种生物性农药,其中尽种是B.t类杀虫剂,1种是病毒,5种是植物性杀虫剂。它们依次是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类选择性或鉴别性培养基发展很快,因为它不仅在分离、鉴定、诊断上提供了简单方法,而且用于生态、流行、侵染的研究,大大增加了我们对病原细菌在自然界生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19.
荔枝(Litchi chinensis)害螨仅记述过荔枝毛瘿螨(Eriophyas litchii)和比哈小爪螨(Oligonychus biharensis)两种。最近笔者在福建省漳州(芗城)、龙海县和南安县农科所等地荔枝园中采集到另一种叶螨,初步鉴定为海南小爪螨(Oligonychus hainanensis)。此螨为害荔枝叶片,使受害叶片正面呈现许多灰白色小斑点,严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