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植物病害的识别方法及安全用药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植物病害的识别方法,总结了其安全用药技术,包括适时用药、对症用药、适当用药和适量用药,以期为植物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近年来二化螟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基数高、发育不整齐;防治药剂不对路;对沙蚕毒素类药剂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未能做到适期用药和施药次数偏少。提出了狠治一代压基数,控制发生危害;适期用药,适当增加防治次数;选择对路药剂,提高防治效果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的试验结果,证实轮换交替用药、适当配药能够显著提高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适时、科学、合理用药,轮换交替用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等农业技术是高效防控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4.
桑园用药与一般农作物用药不同,除考虑减少环境污染、注意人畜安全外,还要考虑对家蚕的影响。从对症用药、适时用药、准确配药、剂量适当等方面介绍了桑园农药正确使用方法,并且总结了常用化学农药的残毒期及常见桑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2%苯醚甲.井冈A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与稻曲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苯醚甲.井冈A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后期病害(纹枯病、稻曲病)具有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防治水稻纹枯病,在中等偏下发生年份于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隔10~15 d连续用药2次,施药量为450~600 g/hm2,在重发年份适当增加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防治稻曲病,中等以下发生年份,于水稻抽穗初期施药600 g/hm2,防治1次,重发年份于水稻破口前5~7增加1次用药。  相似文献   

6.
<正> 1.选择适当的农药 农药的化学性质不同,所防治的对象也不一样。因此,要正确选择农药种类。对那些高毒性、高残留的药剂,在蔬菜、茶叶和果树的结果期,防治病虫时要禁止使用。 2.适时用药 一般在病虫发生初期施药,收效最好。过早用药,会造成浪费和药效减退;过迟用药,不仅防治困难,而且也会造成经济损失。 3.准确掌握用药量 每亩的用药量及施药次数,要做到浓度最低,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嘉兴市单季晚稻大田期常发性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及穗期蚜虫和稻曲病。单晚大田期病虫药剂防治应采取“适当放宽前期,注重中、后期,确保穗期”的用药技术;一般用药3~5次,用药关键期有8月上旬至9月上旬及穗蚜发生期。  相似文献   

8.
防治小麦蚜虫的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蚜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方面,对阿维菌素、吡虫啉和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药剂筛选.结果表明,无论从防治效果还是无公害角度,低毒、低残留农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均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吡虫啉价格便宜,农民易于接受,是防治小麦等粮食作物害虫的理想推广药剂.吡虫啉较阿维菌素和氧化乐果药效释放缓慢,防治小麦蚜虫时,要适当提早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9.
稻纵卷叶虫是水稻上的重大害虫之一,在溧阳市大发生至特大发生频率较高。经实践,2 0 1 3年在加强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尤其重视科学用药和防治策略的调整,一方面提高了防效,减轻了稻纵卷叶螟的危害及虫源基数的积累,另一方面可根据防治情况适当减少用药次数,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克菌壮 属有机磷农药,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防病须在水稻拔节至抽穗前用药,治病须在发病后3天内开始用药.使用适当可刺激水稻生长.每667平方米用量不得大于100克(制剂),喷药不得在强阳光下进行,第一次使用的稻区应先进行药效、药害试验,然后推广使用,以防产生药害.不得在下雨前用药,以免浪费.  相似文献   

11.
40%敌毒乳油(敌敌畏+毒死蜱)防治灰飞虱试验结果表明,40%敌毒乳油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低龄若虫期用药1次,防效可达95%以上;其经济有效的使用剂量以1200mL/hm2为好,若在水稻中后期防治灰飞虱,要适当加大用药量。  相似文献   

12.
<正>克菌壮属有机磷农药,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防病须在水稻拔节至抽穗前用药,治病须在发病后3天内开始用药。使用适当可刺激水稻生长。每667平方米用量不得大于100克(制剂),喷药不得在强阳光下进行,第一次使用的稻区应先进行药效、药害试验,然后推广使用,以防产生药害。不得在下雨前用药,以免浪费。  相似文献   

13.
1 用药要对症,用量要适当 寄生虫病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防治,每立方米水体0.70克;用90%敌百虫粉剂防治,每立方米水体0.40克。细菌性烂鳃病:如用漂白粉防治,每立方米水体1克;如用漂白粉挂篓,每处不得超过0.30千克,赤皮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应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农药。农药选择尽可能选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积极推广土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农药使用则应做到对症下药;适期用药;浓度与药量要适当,混配药剂要合理,并要确保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倡导"绿色植保",2010年对水稻安全用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正确制订防治策略、掌握防治适期,实行指标化防治是水稻安全用药的首要原则;选择高效、长效、安全药剂并进行组合使用是安全用药的主要手段,最终可有效减少防治次数和农药使用量;科学用药、合理配方是提高防效、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对自选水稻新品系0891进行病毒病抗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系对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具有一定抗性,与推广品种淮稻9号相近,达到中抗水平。在秧田期进行适当用药防治灰飞虱,即可有效控制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要 近年来,水稻螟虫因多种原因在沿江稻区回升迅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有效的控制水稻螟的高效药剂,笔者于2015、2016年在通州区平潮等地进行了,多种新药剂防治水稻大螟、二化螟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四氯虫酰胺、阿维·氯苯酰胺、阿维·氟酰胺防治螟虫效果显著,适期用药一次,对大螟的总体防效可达90%以上,对二代二化螟的兼治效果也达70%--80%,值得在水稻大螟和二化螟总体防治上推广应用。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为:氯虫苯甲酰胺10ml、甲氧虫酰肼30ml、四氯虫酰胺30ml、阿维·氯苯酰胺40ml、阿维·氟酰胺SC30ml。防治适期掌握在卵孵高峰期用药;在二化螟大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建议适当增加用药剂量,或者用药二次。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农药科学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无公害农药科学使用技术,包括安全用药、对症用药、决策用药和适期用药、选用适当方法施药、选择最佳环境条件施药、适量用药、合理用药等方面内容,以提高农药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蔬菜的科学用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是科学用药,介绍了科学用药的方法,包括按植株生长发育规律用药、按发病规律用药、按药效适时用药、按温湿度大小适时适法喷药,以期科学防治保护地蔬菜病虫害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20.
1.对症用药防治时要根据一定的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如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用敌百虫,防治黄瓜黑斑病最好用扑海因,防治白粉病最好用粉锈宁或消斑灵,防治霜霉病用甲霜灵和杀毒矾,避蚜雾对瓜蚜、棉蚜之外的蚜虫具有特效。2.适时用药如防治钻蛀性害虫应在卵孵化盛期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