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种植大户、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未来农资行业为大户服务成为趋势。做惯了"一买一卖"传统经营模式的农资流通企业如何为大户服务?从哪儿切入?土地流转新政中关于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明确要求,要大力培育各类经营性的服务组织,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车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这不但为农资流通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更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土地托管是土地流转的一种形式,也是土地流转的一种新探索。由于土地托管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订单式"全程服务,降低了  相似文献   

2.
<正>土地流转,无疑成为近几年农业发展浪潮中最火热的变革。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业内人士纷纷投身其中、势不可挡,不少"圈外人"也审时度势,加入流转大军。发展至今,一些企业已经凭借规模化种植将农业搞得风生水起,一些企业还在冷静观望、谨慎布局,也有一些打着土地流转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但农资行业参与土地流转由大农资转型迈向大农业成了一种探索趋势,并随着国务院农村土地流转意见的正式颁布,这一趋势将在理性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王勇 《中国农资》2011,(21):6-6
本报近期推出的“新土改下的农资流通新变革”系列报道受到农资行业的密切关注。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在农资行业变革的今天.我们如何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道路。土地流转无疑为农资行业参与大农业、打通产业链提供了全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的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际上,近几年来土地流转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也正在改变基层农资流通模式。那么,土地流转到底会对基层农资流通模式造成怎样的改变?记者根据实际采访调查,对此进行了总结梳理。  相似文献   

5.
<正>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家对涉农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农业产业化风起云涌,农资行业各项改革有效推进,农资商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此过程中,农资企业技术服务工作(简称"农技服务",下同)作为农资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软实力,其意义正在不断凸显,甚至已经成为农资流通企业的核  相似文献   

6.
张涛 《中国农资》2014,(41):5-5
<正>资金问题是农资产业中生产与流通环节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性难题,企业经常会因为资金短缺、现金流不畅的问题举步维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近些年,随着我国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大规模种植群体的不断涌现为农资产业带来了新机遇,而"差钱"的问题开始渗透到农资产业的上下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国内一些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厂商一家"模式:生产企业向流通伸出融资援助之手农资不同于一般商品,作为"粮安天下"的重要生产物资,近年来受到国内农资产品产能过剩的影响,全国范围内的农资产商体系均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然而,化肥的流通环节自身具有本大利薄的特性,经销商的贷款融资问题已经成为经营发展中比较大的困惑,甚至成为维持和扩大现有规模的瓶颈,一旦突破了这个难题,流通环节中经营的多样性和规模化就可以迎刃而解,并且可以提高自身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一些独具慧眼的化肥生产企业从现实出发,凭借敏锐的嗅觉开始尝试为经销商解决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就走在前列,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了行业  相似文献   

7.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总社五届九次理事会议精神,适应"三农"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全系统农资企业转型升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农资经营服务创新工作的通知》,将农资经营服务创新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出要推进农资经营服务向合作化、规模化、高效化、科技化、现代化、市场化发展,为供销系统农资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实际上,许多流通企业在农资经营服务创新方面已经开展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适应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常态,农资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如何创新农资经营服务也成为一道新的课题。面对"三农"新形势、新任务,农资企业正在以服务为核心力图做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不少企业也已经开始迈出实践的步伐,有的已经初见成效,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参考样板。深化服务:提高农户忠诚度农资流通企业的根本溯源就是服务"三农",如何更好、更新、更细致地服务,是农资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课题,也是企业追求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作为撬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杠杆,土地流转与托管的有序开展,使农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催生出一大批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生产大户、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稳步推进,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农业和农资流通行业的发展格局。随着农业服务对象的改变与服务领域的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或将成为传统农资流通商转型升级的下一个风口。  相似文献   

10.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科技服务,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种明确的提法,让身处首都的北京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管理者意识到,农资流通企业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跳跃性的机遇点。北京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崔长青日前接受了本刊记着的专访。他告诉记者:正是政府职能部门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的出台,对"首都农资"连锁网络建设与长远发展给予了新的内涵和定义。农资市场低水平规模扩张阶段已经完结。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竞争中,服务和效率决定着流通企业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资》2014,(5):4-7
<正>新的一年,祝愿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企业、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广大会员企业能够乘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的东风,把历史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在创新农资科技服务、搭建综合平台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为我国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建设做出新贡献,再创农资行业的美好未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副局长龙文展望2014,机遇和挑战并存。坚定信心,行业的春天就在眼前。——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修学峰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土地流转政策被正式提出,拉开了土地流转的序幕。2014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6年时间,在市场化大潮中,中国农资行业也在发生重大变革,土地流转政策无疑成为农资行业巨变的重要推手。纵观行业,一批农资企业正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资》2012,(22):28
<正>为推动《2011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的撰写工作,协会决定2012年3月,正式启动"2011年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评选作。排名结果将作为《2011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的一部分,与业报告同时公开发布,并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纳入同等条件下优先选取化淡储企业的指标之一。具体事项通知如下:参评企业条件:所有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国内农资流通企业、化肥生产企业销售公司、农销售企业,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均有资格参加此评选活动。1.具有三年及以上经营农资法人资格的企业,企业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7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中国农资传媒主办,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浙江农资集团协办的"红四方杯2013-2014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论坛"在浙江省宁波市隆重召开,来自农资行业的领导、专家及优秀农资经销商代表400余人参加了会议。百佳评选引领行业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评选活动已经获得行业认可,特别是在农资经营转型升级的当下,活动主办方通过评选活动梳理出优秀农资经销商的经营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等有关文件的颂布实施和我国履行WTO农业贸易承诺,旧有的"一主两辅"的农资流通体系被打破,农资流通逐步朝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农资流通体系也逐步向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的格局转变.当前,相关行业纷纷涉足参与经营,农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使得农资市场良莠不齐,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坑农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新旧流通体制交替之际,农资市场要建立一个既能符合农资生产企业、农资流通经营企业利益,又能符合农民使用者利益的新型农资流通体系,值得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资》2013,(15):24
<正>为充分展示中国农资流通企业改革发展新形象,积极引导区域农资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推进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加快发展健康运行,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在连续两年推出"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0名)"、被国家发改委采纳为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招标评审工作重要参考指标的基础上,2013年将继续在全行业开展"2012年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本报讯日前,由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主办的"中国农资行业知名品牌推选"结果揭晓,湖北农资集团荣获"2014/2015年度(第三批)中国农资行业知名品牌(服务类)"荣誉称号。近年来,湖北农资公司在保供稳价、支农救灾、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湖北省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资》2012,(26):15
<正>活动背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当年10月18日,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成立!1992到2012,这二十年,也是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二十年。为此,协会将今年定为"创新改变流通,服务振兴三农"大型主题活动年,通过对我国农资流通体制改革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梳理,通过对行业坚持奉献的老农资人的宣传,弘扬农资人创新奉献精神!为此,协会即日起启动"我与农资流通二十年"有奖征文大赛,欢迎广业内人士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资》2013,(16):22
<正>为充分展示中国农资流通企业改革发展新形象,积极引导区域农资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推进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加快发展健康运行,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在连续两年推出"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0名)"、被国家发改委采纳为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招标评审工作重要参考指标的基础上,2013年将继续在全行业开展"2012年中国农资流通企  相似文献   

20.
<正>一项扶持农资流通龙头企业的补助金,引起北京市平谷区二家农资流通企业谁是"老大"的争议。北京市平谷区农达丰农资公司旗下的87个配送网点,每户得到5000元补助金,以扶持这家"龙头"企业的经销点改善经营条件。北京市商务局出台这一政策的愿望无疑是良好的,但没想到这一利好政策引起当地另一家实力相当的农资流通企业——平谷区大华山农技推广站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