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河北省8个县设施黄瓜主产区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不同地区主要根层土壤(0~40 cm)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分析其与种植年限的关系,以期为区域设施黄瓜科学水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8个地区根层土壤养分均出现过量积累现象,尤其乐亭县最为严重,硝态氮含量达278.20 mg·kg-1、有效磷含量186.10 mg·kg-1、速效钾含量734.73 mg·kg-1、pH 6.85、电导率值769.97μS·cm-1。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黄瓜根层土壤孔隙度、团粒体含量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种植年限10年以上的根层土壤pH较10年前呈降低的趋势;除永清县大棚土壤有盐渍化的趋势外,其他地区土壤没有出现盐渍化。膜下沟灌使土壤趋于酸化,膜下滴灌使根层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我们调查了张家港市蔬菜主产区设施内不同种植年限0~20cm土壤耕作层的理化性状,研究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蔬菜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特点。调查结果表明,设施内常年旱作土壤的pH值低于露地,其EC值、硝态氮及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速效氮等养分含量均高于露地;连续旱作6年土壤的pH值低于连续旱作4年的土壤,其EC值、硝态氮、养分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综述近年来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设施蔬菜地土壤理化性状随种植年限增加的变化特点,从而为采取措施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湾地区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土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环渤海湾地区13个不同地点不同种植年限的日光温室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0~30cm与30~60cm土层的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年限设施土壤蔗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30cm土层普遍高于30~60cm土层,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0~30cm土层低于30~60cm土层。土壤中蔗糖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无显著性变化;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30cm土层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在30~60cm土层无显著差异。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京津冀、苏鲁和辽三大地区间差异显著。因此,为了维持日光温室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应适当控制连续种植的年限,本试验结果表明连续蔬菜种植年限以15a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5.
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设施蔬菜地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以露地土壤为对照(CK),采集种植1 a(年)、3 a、5 a、7 a、9 a、11 a、13 a、15 a、17 a、20 a以及20 a以上的0~20 cm设施蔬菜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设施菜地种植年限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高,并与种植年限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K相比,种植13 a的蔬菜样地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地增加;连续种植20 a以上,设施蔬菜土壤含盐量比对照土壤显著地增加了486.49%。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都在种植年限为11~13 a时达到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脲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转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保持不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综上所述,种植年限不同的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呈现酸化趋势,盐分含量逐年增加,土传真菌病害潜在发生,对设施蔬菜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6.
种植年限对设施菜田土壤pH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以山东省寿光地区设施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pH值以及有机质、无机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寿光地区设施菜田各土层土壤pH值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与露地小麦土壤相比降幅达0.05~0.69个单位,其中尤以0~20 cm土层降幅最大,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下层土壤pH值下降明显,种植10 a后20~40 cm土层土壤pH由8.67下降至7.99。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明显增加,1~3、4~6、7~9、≥10 a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有机质与露地小麦土壤相比分别增加了6.1%、46.4%、66.5%、125.3%。土壤无机氮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小麦土壤,但种植年限影响不大。各土层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显著增加,1~3、4~6、7~9、≥10 a种植年限设施菜田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分别是露地小麦土壤的8.9、14.8、18.1、18.3倍,有效钾含量分别是露地小麦土壤的2.8、3.2、3.5、3.5倍。设施菜田各土层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但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土壤pH值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年限深州蜜桃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种植0~11 a深州蜜桃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分布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在种植年限内,土壤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微生物总数、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大多数峰值年限为7a.随种植年限延长,真菌数量增加,细菌与真菌数量的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8.
9.
以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公营子镇番茄种植大棚不同种植年限0~20 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年限取样法,取O、1、5、10、15、20年以上的土壤样本,利用熏蒸提取法和常规方法,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耕层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的变化,以期为保证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朝阳地区设施农业土壤随种植年限增加多数养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先增加后下降,在5年时达到峰值,比1年高17.3%;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峰值出现在20年,比1年高39.1%;土壤微生物量磷(SMBP)呈先下降后突然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10年.朝阳地区设施土壤养分在种植过程中累积严重,应抓住5~10年的时间节点进行合理耕作. 相似文献
10.
设施栽培的土壤盐渍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我们对本区已使用2~6年的9个管棚生产基地(其中4个经济作物基地,5个蔬菜基地)的土壤盐渍化问题进行了调查,同时进行了探索性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葡萄园不同土壤管理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蓬莱市瑞枫·奥塞斯葡萄基地检测了连续7年清耕、使用除草剂、自然生草、种植狗牙草和种植高羊茅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清耕,其他4种土壤管理模式均降低了土壤容重,以种植高羊茅最为明显;除种植狗牙草显著提高土壤p H值外,其他3种土壤管理模式对土壤p H值无显著性影响;其他4种土壤管理模式均降低了土壤电导率,以自然生草最明显,降幅达48.1%;生草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使用除草剂对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影响,而使有机质含量降低了39.6%。与清耕相比,生草和使用除草剂均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样性,以种植狗牙草的土壤细菌OTU数量和多样性最高;生草提高了土壤有益菌丰度,降低了有害菌丰度,总体上看以种植狗牙草效果最为突出;使用除草剂显著降低了大多数有益菌丰度。对土壤最主要的30个细菌菌落而言,不同土壤管理模式对其产生了不同影响,高羊茅和除草剂对微生物菌属的影响最接近,狗牙草对微生物菌属的影响与其他2种草差异较大。总之,生草模式优于清耕和使用除草剂,不同草种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果树学报》2019,(11)
【目的】研究设施内不同土壤管理模式对提升地温及春季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葡萄设施栽培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方法】以2 a(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Cabernet Sauvigon’)/3309M嫁接苗为试材,进行"裙膜"覆盖、地膜覆盖和起垄栽培,以平地裸露栽培为对照的土壤管理模式,研究其对设施内地温、土壤理化性状及春季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设施地温明显滞后于气温,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地温明显滞后于气温2 h左右,"裙膜"覆盖后仅滞后于气温1 h左右,升温更快。"裙膜"覆盖的地温比对照提高1.2~1.5℃,比垄栽提高1.1~2.4℃,黑地膜覆盖效果与其相当。在2017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设施内环境温度大于10℃的时间共计888 h(折合37 d),对照地温大于10℃的时间共计1 385 h(58 d),起垄共计1 197 h(50 d),黑色地膜覆盖共计1 501 h(62.5 d),而"裙膜"覆盖后共计高达1 510 h(63 d),持续时间长。第45天测定,与对照相比,"裙膜"处理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增加23.9%,土壤容重显著降低16.7%,土壤孔隙度则显著提高19.8%。与对照相比,"裙膜"处理的‘赤霞珠’葡萄根和芽中,生长素合成及转运基因的表达量都明显上调,外在表现为发芽期显著提前7~10 d,展叶期提前5~7 d,根系生长量比对照显著增加了32.9%,根系活力提高了13.8%。对发芽效果(时间及整齐度)来说,"裙膜"覆盖效果最好,黑地膜覆盖及起垄栽培效果次之。【结论】"裙膜"覆盖可以显著提高设施地温,有效改善土壤紧实度及土壤通气性,并有助于保持土壤含水量,提早葡萄发芽进程,促进春季葡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年限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及营养类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学报》2017,(12)
【目的】分析种植年限对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探明不同种植年限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与营养类群分布差异的成因。【方法】五点采样法采取土样,浅盘法分离提取线虫,运用生态学指数和主分量分析的P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数据。【结果】(1)小树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的个体密度、属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大树龄蕉柑样地(P0.05)。(2)PCA排序分析表明,食真菌线虫和大多数食细菌、捕食性/杂食性线虫主要分布在小树龄蕉柑样地,植食性线虫主要分布在大树龄蕉柑样地。(3)相关性分析表明,蕉柑种植年限与土壤环境因子、线虫总密度、线虫属数、生态学指数及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捕食/杂食性线虫密度呈极显著或者显著负相关,与植食性线虫密度呈显著正相关。(4)大树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的PPI值和PPI/MI指数显著高于小树龄蕉柑样地(P0.05)。WI和NCR指数表明,小树龄蕉柑样地土壤健康程度优于种植年限长的大树龄蕉柑样地,小树龄蕉柑样地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途径以细菌为主。【结论】果树种植年限的延长会改变土壤的养分与结构,从而降低蕉柑根际土壤线虫密度和群落的多样性,对蕉柑根际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的结构及分布产生趋向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坡位对油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冀西北不同坡位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位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结果表明:(1)冀西北油松林土壤容重在1.01~1.09 g/cm3之间变动,土壤容重坡上普遍高于坡下,二者差异显著;垂直梯度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2)土壤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43.48%~61.48%,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坡上与坡下差异显著,平均来看坡下高于坡上。(3)土壤持水能力坡上与坡下差异较大,坡下总体高于坡上,其土壤饱和持水量最大相差108 t/hm2。(4)土壤养分坡上和坡下总体差异显著,均呈现坡下>坡上;从土壤垂直梯度来看,全氮、全磷与有效磷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全钾、碱解氮与速效钾在土层垂直梯度上变化不明显。有机碳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小,土壤pH值坡上与坡下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改进栽植方式,适当加大栽植密度,可提高温室草莓的先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试验认为温室草莓大垄双行栽植条件下,最适株距为12cm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新乡市牧野区冬春茬蔬菜拉秧后,即夏季敞棚休闲期,硝态氮在各土层中的残留、空间分布状况及淋失风险,试验以农田为对照,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2年、3年、16年和21年)设施菜田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设施菜田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均高于农田,且二者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与种植年限间有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各种植年限设施菜田中,随土层加深,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其中,表层较高,40~60 cm最低,至80~100 cm达最大。虽然种植年限对表层土壤硝态氮的富集作用大于下层土壤,但这种由肥料表施而造成的硝态氮富集现象,会因降雨或灌水,形成在下层土体的空间分布重构。综上,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菜田硝态氮淋失风险加剧,应控制氮肥投入量和灌水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果树》2019,(3)
研究了覆膜、覆草、生草措施对旱地桃树根系生长发育、树体生长结果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措施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增加细根数量,扩大根系分布范围,提高根系对水肥的吸收效率,促使树体生长发育和结果。与对照相比,生草、覆草处理桃树根系由0~60cm土层伸展到0~80 cm土层,而覆膜处理桃树根系上移到0~40 cm土层,以0~20 cm土层分布最多。生草处理根系数量、细根数量均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191.35%和194.42%。生草处理桃树生长结果最好,百叶重是对照的119.58%,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1.66%和107.34%,667 m~2产量较对照增加280 kg,达到2 258 kg。生草处理与对照相似,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在40~60 cm土层达到最高;覆膜、覆草处理土壤含水量则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覆膜处理在0~20cm土层土壤孔隙度最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其值逐渐减小;生草、覆草处理与对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先增大后减小,覆草处理在20~40 cm土层达到最大,生草处理、对照在40~60 cm土层达到最大。综合分析桃树根系分布、生长结果情况和土壤物理性状,初步认为生草是目前陇东南浅山丘陵区旱地桃园较适宜的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际注射施肥对渭北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酶、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索根际注射施肥在苹果生产中应用。【方法】以10 a生红富士/M26/基砧为试材,利用施肥枪注射施肥,研究了不同浓度注射液对注肥点0~60 cm土层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酶、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随注射液浓度增加,各土层土壤pH值减小,电导率、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各养分含量均为中层(20~40 cm)>表层(0~20 cm)>底层(40~60 cm);转化酶逐渐增大,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以10%浓度最高,磷酸酶活性以5%浓度最高。注射液浓度与中层土壤转化酶活性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电导率呈正相关。果实产量和单果质量分别以15%和10%浓度最高(2者无差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在0~10%和0~15%内逐渐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在0~10%内逐渐减小。【结论】综合分析以10%注射液浓度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W.J.S. Downton 《Scientia Horticulturae》1977,7(3):249-253
A range of self-rooted vines, many of which have been used as nematode- and phylloxera-resistant rootstocks, were surveyed for chloride concentration. Petiole analysis showed the following trend for chloride accumulation among Vitis species: V. rupestris < V. berlandieri, V. riparia < V. candicans, V. champini, V. longii < V. cineria, V. cordifolia < V. vinifer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