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破解当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下降、技术创新不足等制约小麦产业发展的问题,实现小麦集约化生产、小麦与经济作物倒茬轮作、一年两茬两种两收,在提升小麦产量和种植效益的同时,更好地解决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种植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在甘肃省河西灌区和沿黄灌区探索应用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种植中,优质的品种、科学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施氮量等关键要素对产量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应用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取得了“三节”“三抗”和“三增”(节水节肥节种子、抗寒抗旱抗倒伏、增产增收增效益)的良好效果,值得在甘肃省河西灌区及沿黄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探索研究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对常州地区大棚辣椒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同氮量施肥模式下辣椒产量和净收益分别提高131.3 kg/亩、543元/亩,氮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水肥一体化追肥减氮10%处理下辣椒产量下降171.9 kg/亩,净收益与常规施肥持平,而氮肥利用率提高7个百分点。因此,从产量效益角度出发,辣椒种植以水肥一体化同氮量处理最佳;从绿色生态高效角度出发,推荐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2个芦笋半程式水肥一体化化肥减量试验示范,研究芦笋种植中水肥一体化化肥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利用芦笋水肥一体化化肥技术,通过合理施肥,可减少基施化肥实物量16.7%~25%,减少化肥折纯量23.2%~54.3%,提高滴灌施肥比例,芦笋产量可增产6.8%~13.2%。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探索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常州地区温室大棚豇豆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产量因素分析,豇豆种植以常规施肥处理最佳,亩产达2 385.3 kg,水肥一体化减氮10%、20%、30%种植小区产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5.89%、13.90%、16.91%;从节本增收环保高效因素分析,以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为最佳,该处理小区追施氮肥用量为常规施肥的90%,但亩净收益却略高于常规施肥。另外,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下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常规施肥,更利于豇豆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因此,建议豇豆种植过程中推广水肥一体化减氮10%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甜椒种植的最佳施肥方式,提高甜椒产值产量。以优质甜椒品种富裕(35-613)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施肥处理,即常规施肥(T1处理)、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料施肥(T2处理)、单施基肥处理(CK处理),同时监测土壤变化,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甜椒生长性状、产量、产值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基肥处理(CK)相比,常规施肥处理与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料施肥处理均能增加甜椒果长和果重,促进甜椒结果、壮果,其中,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料施肥处理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基础上增加了甜椒的产量和净产值,效果最好,并且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缓解土壤酸化,适合田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我国对马铃薯的需求量较高.随着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马铃薯种植技术越来越多.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即将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进行充分结合,可以根据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和营养需求,定时定期为其提供养分,保证马铃薯健康成长,以促进产量的提升.本文就结合智能水肥一体化的意义,重点分析智能水肥一体化对马铃薯规模...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传统常规施肥存在肥料利用率低、用工量大的问题,研究柑橘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以达到节肥、省工、增效的目的.[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种植的早熟温州蜜柑(宫川)、柳城蜜橘、沙糖橘为试材,采用配方肥与滴灌结合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统计不同处理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采用水肥一体化不同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化肥使用成本分别下降了55.04%、39.96%和24.98%,人工成本下降了68.89%,产量则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以处理②效果最佳.[结论]传统常规施肥存在肥料利用率低、浪费大、用工多的问题.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静松 《北京农业》2012,(24):20-21
切实提高小麦种植技术,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施肥技术是小麦种植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合理科学的施肥,掌握有效的施肥技术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固氮、高产优质的特性.该文在分析和田地区荒漠化现状、成因、分布基础上,综述苜蓿种植技术、施肥、产量、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田地区苜蓿种植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加强和田地区苜蓿生育期需肥规律研究,确定苜蓿种植最佳施肥量,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浇水,提高苜蓿产量,优化苜...  相似文献   

10.
水肥一体化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很快,"水肥一体化"一词已被广泛应用,但无论是社会还是业界对其认识还比较模糊,为确保"水肥一体化"技术健康发展,有必要进行研讨、澄清。1水肥一体化是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技术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水肥一体化"就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  相似文献   

11.
武清区设施黄瓜灌溉施肥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设计滴灌施肥与传统水肥两种不同模式,对水肥利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菜田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节肥效果,能够提高蔬菜产量和收益。与对照相比,灌溉施肥技术节省水肥药分别为52%,46.4%,42%,提高产量20%,纯收益提高35.5%。该研究为今后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菜田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棚西瓜的种植过程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西瓜的生长速度与西瓜品质,并具有一定的节水、节肥效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通常采用微喷灌与滴灌的方式,与传统的沟灌方式相比,能够节水近40%,节肥近30%,同时西瓜的维生素C含量与糖度也会有所提高。基于此,本文对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是将灌溉与施肥技术进行整合统一的新兴技术手段,又被称为水肥耦合技术、追水施肥技术。本文将针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内涵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目的是研究出瓜蒌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应用策略,确保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很快。近些年,186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全面积实施自压滴灌节水技术,在传统优势作物小麦种植中积极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小麦产量和品质大大提升。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干旱地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北方地区占据粮食种植的比重非常大,而且小麦也是我国居民重要的主食材料,有效提高小麦的种植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小麦产量,提高施肥技术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根据小麦种植过程中肥量需求特征,对小麦种植的施肥技术提出策略性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灌溉施肥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曲沃县是山西省蔬菜生产重点县,其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仍采用大田作物的灌溉施肥技术,导致水肥浪费严重。长期的大水灌溉造成土壤透气性下降,棚内湿度过大,致使病虫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日光温室蔬菜的发展。2007年,在曲沃县星海蔬菜园区日光温室内应用了滴灌施肥技术,经过1年的应用,达到了省水、省肥、省工、省药、增效的"四省一增"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爱武 《云南农业》2023,(11):73-75
以辣椒常规施肥为对照,试验选用4种不同水溶肥料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分别与辣椒常规施肥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溶肥处理辣椒亩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鲜椒产量24.8%、18.4%、26.3%和30.1%。水肥一体化施肥区每个处理均较常规施肥区减少灌水量1.9~2.1 m3,节水20%~22%;减少施肥量7.62 kg,节肥61.4%,减少肥料支出35.6~44元,减少肥料成本28.7%~35.5%;减少用工4个,省工40%,减少用工成本320元。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提高了辣椒产量,而且节水、节肥、省工省时,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可见水溶肥的施用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更适宜于辣椒生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施肥方式存在的肥料利用率低、用工量大等问题,以上海市崇明区种植的"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对葡萄品质、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崇明地区葡萄生产上,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的应用效果较好,比常规沟施,总成本下降73.95%、增收42.48%;比传统的大水大肥,总成本增加7.88%、增收106.33%。  相似文献   

19.
花生是河南省西平县主要播作物之一,该县花生种植面积广,但品种更新慢,产量低,因此科学的施肥种植已成为农业技术人员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了不同的肥料配比方式对水肥一体化栽培草莓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红颜草莓为试材,设置4个不同肥料配方和2个施肥时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各处理对草莓产量的影响。[结果]大棚草莓在施用有机肥和腐殖酸复合肥的前提下,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以处理T4(用量30 kg/hm~2,开花期施用10-52-7配方肥料,开花后施用20-20-20配方肥料,果实膨大期施用13-6-40配方肥料,10 d 1次)施肥增产效果最好,产量较常规施肥有极显著增加,与其他几个处理相比,产量也有显著增加。从前后期产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来看,水肥一体化处理与常规施肥,以及水肥一体化的不同施肥模式处理之间,前期产量差异都不显著,而后期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后期产量增加表明开花期施用10-52-7配方肥料提高了花果数量、果实膨大期施用13-6-40配方肥料使果实重量增加都可以使产量有所提高,且这两个途径效果相当(T2、T3处理)。[结论]T4处理通过最合理的前中后期施肥配方,使花果数量和后期果实重量同时增加,后期产量极显著增加,总产量达46 386.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