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小平  张震 《水产养殖》2011,32(9):50-51
优质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2010年高淳县团结圩开展优质蟹种规模化培育,面积150×667m2,共投放大眼幼体195kg,培育优质大规格蟹种(150只/kg)195万只,小规格蟹种(300只/kg)91万只,早熟蟹25kg/667m2。总成本119.6万元,总收入265万元,利润145.4万元,取得平均0.97万元/667m2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优质扣蟹高效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扬子江螃蟹专业合作社多年从事培育扣蟹工作,2009年培育扣蟹380×667m2,收获扣蟹96900kg。平均产量255kg/667m2,  相似文献   

3.
<正>河蟹多级轮养是类似于成鱼轮捕轮放的一种养殖方式,从仔蟹→幼蟹→蟹种→成蟹连续养殖,适时起捕,综合效益显著。高淳砖墙项目渔场卞峰在面积为10×667 m~2的蟹塘进行池塘河蟹多级轮养,2017年9月初在蟹池中插苗规格为500只/kg的豆苗4 kg/667 m~2,2018年2月底选放规格为140只/kg的蟹种800只/667 m~2,2018年成蟹产量212.5 kg/667 m~2,效益8 850元/667 m~2。现将其养殖情况总结如下。1蟹塘养殖条件及方法1.1蟹塘条件蟹塘面积为10×667 m~2,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塘底平坦,东低西高,淤泥深度为15 cm,进排水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区普遍实施以"放400~600只/667 m2大规格幼蟹,产60~75 kg/667 m2商品蟹,平均规格185 g/只,效益3 000元/667 m2以上"的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做法如下。1塘口清整消毒在11—12月待存塘水产品卖出后,及时清整蟹塘,清除四周环沟内过多淤泥,修复整理开挖环沟及塘埂。用生石灰100 kg/667 m2或漂白粉15 kg/667 m2化水全池泼洒,杀灭各种病原体,严禁使用违禁药品清塘。  相似文献   

5.
池塘养蟹是我国河蟹养殖的重要方式,河南省民权县近年来在推动民权河蟹产业持续发展和技术转型升级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多方面技术集成,形成了一套池塘规模化循环水生态养蟹技术,实现蟹种培育667 m2均产量200 kg,大规格蟹种比例达87%,667 m2均效益12 000元,成蟹养殖亩均产量105 kg/667 m2,规格蟹比例(雌150  相似文献   

6.
辽宁盘山县有苇田5.6×104hm2,优越的自然水域资源条件非常适合河蟹的生长,但由于人工养殖技术不成熟,放养密度偏大,采取不投饵粗养的方式养殖的成蟹规格偏小,为50~75g/只,平均产量偏低,为10kg/667m2,成蟹质量差,效益低。为了实现在苇田中养殖出大规格优质成蟹,做到既不破坏苇田原有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笔者在成都市丰润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了"大闸蟹-茭白"、"大闸蟹-藕"两种蟹菜共生养殖模式试验,在2口面积均为7.5×667 m2的稻田里分别取得了亩产大闸蟹90 kg/667 m2,茭白1 300 kg/667 m2,以及产大闸蟹80 kg/667 m2,藕1 450 kg/667 m2,每亩利润分别为1.05万元/667 m2和1.22万元/667  相似文献   

8.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滁州市的主导水产养殖品种和加工出口创汇水产品品种,池塘河蟹养殖面积接近10万亩.近年来,由于养殖技术、观念的落后和池塘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滁州市河蟹养殖呈现"产量低、效益差"的局面,平均产量不足75 kg/667 m2,纯效益不足1 500元/667 m2,与渔业发达地区的产量100 kg/667 m2以上、纯效益超过2 500元/667 m2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地影响了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制约了滁州市河蟹产业的发展.为改变现状,提高河蟹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扩大滁州市河蟹养殖影响力.2011-2012年两年间,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以安徽省、滁州市两级科技项目为平台,围绕科技培训和服务指导,在滁州市定远县七里塘开展了河蟹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011年和2012年,河蟹产量分别达到了137 kg/667 m2和170 kg/667 m2,纯效益为5 560元/667 m2和3 100元/667 m2,与往年养殖水平相比,河蟹产量翻了一番,经济效益增加了一倍多.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瑞兵 《内陆水产》2005,30(11):13-14
2004年利用10667m。池塘进行的河蟹生态养殖试验,结果产成蟹1456kg,平均125g/只,最大雄蟹个体重210g,最大雌蟹个体重165g;每667m^2产成蟹91kg,产值4681元,纯利3237元。  相似文献   

10.
2000年3-10月,在面积13.33hm^2的荷叶坝进行了湖泊网栏养蟹。共放养规格560只/kg的长江蟹种192.8kg、108,000只,捕获成蟹25,830只、2,893kg,均重112g/只,回捕率23.9%,平均产量14.47kg/667m^2、销售收入868元/667m^2、利润418元/667m^2,投产比1:1.93;每生产1kg河触的物化成本31.1元,利润28.9元。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大多数江苏省蟹农对养殖效益并不满意,但对示范户陈汝平来讲这年却是一个丰收年。他养殖的180×667 m2河蟹池塘共产出河蟹11 214kg,鲢鱼3 442.5 kg,鳜鱼936 kg,总产值1 965 491元,利润达5 840元/667 m2。这是因为科学的养殖方法使得他养殖的河蟹规格大、产量高、品质优,这无疑给广大养殖户做出了一个高效养殖的典范。他养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养殖模式进行调整,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河蟹价格波动起伏较大,且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池塘单一养蟹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金坛市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应用蟹池套养青虾、塘鳢新技术,指导养殖户在蟹池中科学套养与河蟹习性相近、互补共生且经济价值较高的青虾和塘鳢,有效提高了综合产出效益,增强了全市河蟹养殖产业抗风险能力.2012年,金坛市指前镇芦家村养殖户金明生应用该技术,20×667 m2蟹池收获河蟹1 643 kg(平均规格155g/只),青虾621 kg、塘鳢572 kg,每667 m2产河蟹82 kg、青虾31 kg、塘鳢28 kg,实现总产值31.5469万元,总利润22.1269万元,每667 m2效益1.1063万元.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养殖模式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模式化养殖试验。试验池4口,编号1#、2#、3#、4#,面积分别为11×667m2、14×667m2、10×667m2、15×667m2,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规格为380尾/kg,放养密度1#、2#为6000尾/667m2,3#、4#为12000尾/667m2,4口池每667m2搭配40尾规格约100g/尾的鲢。1#、2#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76216尾、4740kg,667m2均产量189.6kg,平均规格62.2g/尾,回捕率50.8%,667m2利润4915.2元;3#、4#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120790尾、4020kg,667m2均产量160.8kg,平均规格33.3g/尾,回捕率40.3%,667m2利润3164元。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射阳县农牧渔业总公司位于黄海滩涂,拥有1 000余亩的天然土池扣蟹养殖基地,经过广大蟹农20多年来对土池扣蟹的养殖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平均产量达175 kg/667 m~2(最高产量达300kg/667 m~2)以上的高产养殖模式,培育的扣蟹规格整齐,体格健壮,深受成蟹养殖户的喜爱,现将该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的建造1.1选址选择水源无污染,交通便捷,环境较安静的地  相似文献   

15.
河蟹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大规格河蟹受到市场的热捧,尤其是2012年河蟹上市之初,大规格河蟹出现了脱销,价格也一路飚升.常熟市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沈金龙,充分利用科技入户这一平台,认真吸取知识,勇于实践,根据池塘生态学原理和河蟹生物学特性,采取种草投螺营造环境、选择优质蟹种进行科学投喂、泼洒生物制剂改优水质底质、利用生物食物链作用获得生态综合防病,经2012年的养殖试验,53×667 m2(成蟹养殖39×667 m2,扣蟹养殖14×667 m2),养成商品蟹的回捕率达80%,规格为200 g/只以上占25%、175~200g/只的占30%、150~175g/只的占20%、125~150g/只的占20%、125g/只以下占5%,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河蟹生态养殖不同放养模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研究了河蟹不同放养模式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每667m^2放养扣蟹350只~750只,规格200~300只/kg,均可达到上市规格150g/只,回捕率60%以上,其中放养350只/667m^2,平均上市规格最大,而单产、效果最低;放养750只/667m^2,回捕率下降,单产优势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河蟹生态养殖适宜放养模式是:河蟹500~750只/667m^2,规格200~300只/kg,套放青虾5~6kg/667m^2,规格1200~2000尾/kg;花白鲢15~20尾/667m^2,规格5~6尾/kg;鳜鱼8~12尾/667m^2,规格7~8cm。  相似文献   

17.
在面积3 334~3 3335 m2池塘内,每667 mz放置规格为12 m2的网箱20只,对网箱内放养黄鳝密度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放养黄鳝规格为30~50 g/尾,放养密度1.0~1.2 kg/m2,经3~4个月的养殖,成活率为94.0%,产量为3.02 kg/m2.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随之增长,河蟹价格逐步回落,单一河蟹养殖比较效益下降.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池综合生产能力,从2010年开始,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通过开展河蟹养殖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试验,探索蟹虾混养最佳养殖效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所谓"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即以河蟹养殖为主,科学套养青虾,实现每667 m2产河蟹100 kg、青虾50 kg,平均效益达到5 000元/667 m2的养殖模式.经过2年的推广应用,取行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由江苏省财政厅投入200万元,在灌南县新安镇尹湖村建设2000×667m2的虾蟹生态养殖项目一举获得成功。平均667m2产商品蟹74.1kg、商品虾10kg及鳜鱼5kg,667m2均纯利高达3363元。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盘锦地区稻田扣蟹养殖存在产量低、规格小(200~360只/kg)、严重制约成蟹养殖健康发展的实际问题,经过多年的不断试验、示范,连续三年实现水稻不减产,稻田扣蟹养殖产量1 125 kg/hm2,养成规格120~160只/kg的好成绩,提出了蟹苗选择、放养密度、饵料投喂及稻蟹病害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