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欧洲丁桂鱼——祝贺欧洲丁桂鱼项目通过省部级鉴定,该鱼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18.85%),能养殖鲤鱼的地方就能养殖该鱼。当年可达500克左右,每公斤售价达50~60元。我基地现已建成亚洲最大的欧洲丁桂鱼繁殖孵化场,提供鱼苗、鱼种、亲鱼,回收成  相似文献   

2.
欧洲丁桂(Tincatinca)是原产于欧洲大陆的古老经济鱼类,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桂属。该鱼营养价值极高,肌肉中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被誉为绿色保键食品,同时该鱼泳姿优美,色彩多样,极具观赏性,且经济价值较高。前些年,因为欧洲丁桂生长速度慢,产量底,不好养,直到目前,丁桂养殖仍呈下降态势。近年来,欧洲丁桂经过培育改良选优,其生长性能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养殖的丁桂基本上就都是改良的欧洲丁桂。  相似文献   

3.
温晓红 《内陆水产》2007,32(6):24-25
欧洲丁桂鱼(丁)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桂鱼属,是欧洲仅次于鲤鱼的第二大养殖品种,其体色共有绿、黄、蓝、白4种,体形略呈筒形,身体被细小而致密的鳞片。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4.
杨光  邵跃 《齐鲁渔业》2011,(4):28-30
欧洲丁桂鱼原产于欧洲,分类上属鲤科、雅罗鱼亚科、丁桂属。欧洲丁桂鱼具有适温范围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富含EPA和DHA)、肌间刺少,是一种名贵的淡水养殖品种。欧洲丁桂鱼色彩艳丽(有绿、黄、蓝、白等多种表现色),极具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欧洲丁是原产于欧洲大陆的古老经济鱼类,该鱼营养价值极高,极具观赏性,且经济价值较高。前些年,因为欧洲丁生长速度慢、产量低、不好养,丁养殖呈下降态势。近年来,欧洲丁经过培育改良选优,其生长性能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养殖的丁基本上就都是改良的欧洲丁。现就成鱼在库汊的一些养殖技术探讨如下:一、库汊消毒库汊通常为几十亩,最适宜的是养殖成鱼,每年  相似文献   

6.
欧洲丁属鲤科,雅罗鱼亚种,丁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内陆、河流、湖泊。欧洲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色泽鲜艳,是观赏垂钓的最  相似文献   

7.
丁(鱼岁)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3尾丁(鱼岁)的含肉率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将其与国内外部分淡水经济鱼类相比较,对其营养价值作了综合评定.丁(鱼岁)的平均含肉率为72.4%,明显高于同科的鲤鱼和鲫鱼,且差异明显.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8.85%,粗脂肪1.73%;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8.03%,其中9种必需氨基酸的总含量为9.24%,占氨基酸总含量的51.25%;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等四种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为6.97%,低于异育银鲫而高于鳜鱼、黄颡鱼、泥鳅和斑点叉尾鱼回.  相似文献   

8.
养殖暗纹东方Tun鱼体的生化组成及营养需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池塘养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的一龄鱼(体重40-80g)、二龄鱼(体重200-300g)鱼体的生化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龄鱼的粗蛋白含量低于一龄鱼,而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一龄鱼,在必需氨基酸中,二龄鱼除了赖氨酸、精氨酸含量明显高于一龄鱼外,其余氨基酸的含量几乎都低于一龄鱼,且它们的组成比例较接近,在非必需氨基酸中,一龄鱼、二龄鱼均以谷氨酸的含量为最高,分别占非常必需氨基酸的26.54%和26.69%;在脂肪酸的组成上,二龄鱼的单烯酸的含量都比一龄鱼高,尤其是C181含量比一龄鱼高12.23%,而饱和脂胶酸、多烯酸的含量则一龄鱼比二龄鱼含量高,尤其是DHA的含量比二龄鱼高4.43%;在测定的14种矿物元素中,二龄鱼的Ca、Zn的含量明显高于一龄鱼外,其余元素的含量略低于或接近一龄鱼.  相似文献   

9.
付卓 《河北渔业》2010,(4):12-14
欧洲丁(Tincatinca)引种北方控温繁育与规范化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由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2009年完成。控温繁育催产率达95%,孵化率70%,鱼苗成活率90%。共计生产丁水花鱼苗6 000万尾,鱼种10万kg,产值847万元,效益535.42万元。应用推广试验点辐射辽宁省7个市区,商品鱼养成面积135 hm2,产值2 118万元,利润850万元,推广技术养成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欧洲丁无公害网箱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丁(鱼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2005年开始实施《欧洲丁(鱼岁)繁殖及养殖示范》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几种病害,现把实际观察到该鱼患病的病因、病症及采取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打印病(溃烂病、烂肉病) 1、病原:为点状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2.
丁(鱼岁)鱼(Tinca tineac)又称欧洲丁(鱼岁),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广泛分布于内陆河流、湖泊,以捷克、匈牙利、西班牙居多,在我国的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也有分布。体色有黄、绿、蓝、白四种颜色。丁(鱼岁)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丁(鱼岁)既是重要的养殖品种,又是受欢迎的垂钓鱼和观赏鱼,在黑龙江省养殖前景看好。鱼种培育是将规格2—3cm的鱼苗培育成规格60-90g以上的鱼种,以下介绍其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池塘-工厂化接力养殖模式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生长发育过程中肌肉营养成分变化特征,利用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了池塘牙鲆幼鱼与工厂化接力养殖商品鱼生化成分、氨基酸以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池塘幼鱼粗蛋白、粗灰分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相近,幼鱼粗脂肪含量高于商品鱼,水分含量基本相同。池塘幼鱼18种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指数均高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而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池塘幼鱼各种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池塘幼鱼、工厂化养殖商品鱼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FAO/WHO标准,略低于鸡蛋蛋白模式;必需氨基酸评分均超过100,化学评分均超过50。综上所述,池塘-工厂化接力养殖模式下随着牙鲆幼鱼生长发育,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明显,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由高蛋白高脂肪的池塘幼鱼转化为高蛋白低脂肪的工厂化养殖商品鱼。结论:牙鲆池塘-工厂化接力养殖模式下,牙鲆肌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评价与网箱养殖牙鲆相似;但此养殖模式所需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马口鱼室内工厂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建立了一种马口鱼室内工厂化养殖模式。经过3个月的养殖,共产出马口鱼1 550尾,成活率达到86.1%,平均全长达到11.22 cm/尾,平均体重18.17 g/尾,尾日增重为147 mg/d,规格接近商品鱼规格,饲料系数为1.41。经测算,每增长1 kg马口鱼所需饲料成本约16.92元,经济效益显著。试验表明马口鱼是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淡水品种。  相似文献   

15.
前期研究表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高效低鱼粉配合饲料在池塘网箱养殖中展现出优良效果。为进一步评估该饲料在深海网箱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基于该饲料配方,委托某饲料公司采用大规模生产工艺(基于饲料厂大机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进行饲料生产,每小时生产量达十多吨,且具有喷油机等设备,通过外喷添加脂肪源)生产实验饲料(粗蛋白47.66%,粗脂肪7.98%),以某知名品牌的商品饲料为对照(粗蛋白47.75%,粗脂肪9.63%),利用上述2种饲料,于深海网箱(周长60 m)养殖大规格卵形鲳鲹(平均体重约为262 g) 33 d。结果显示,2种饲料组鱼的生长性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相比于商品料组,实验料组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14.43%和8.19%,日均增重提高0.68 g;在肌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方面,实验组鱼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水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鱼肌肉品质和质构特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商品料组,实验料组鱼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鱼肝脏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鱼肝脏抗氧化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实验料每养成1 kg鱼的饲料成本比商品料低18.80%,总养殖效益提高62.12%。研究结果表明,与商品料相比,实验料(卵形鲳鲹高效低鱼粉配合饲料)不仅具有优良的促生长效果,且能够提升肌肉脂肪水平、改善卵形鲳鲹的血脂代谢、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这说明该高效低鱼粉配合饲料可在卵形鲳鲹养殖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丁鱥亦名须鱥,主要分布于欧洲,目前一些书刊上介绍的欧洲丁桂鱼同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的丁鱥是同一条鱼。16-18世纪欧洲就有了池塘养殖丁鱥的记载。但是,该鱼的大规模驯化和人工繁殖近年才开始。丁鱥营养丰富,富含脑黄金(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有较好的医用价值。丁鱥肉质细嫩,肉味特别鲜美,其烹饪后体表的胶质尤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7.
一、科学的饵料蛋白质含量、粒径配合饵料蛋白质含量以及粒径要依据鱼的品种、个体规格大小来选用。一般养殖品种规格在个体较小时所需饵料蛋白质含量较高;反之,在个体较大时所需蛋白质含量较低。所投饵料的粒径在苗种较小时要小要细些,随着个体增大,所投饵料粒径相应加大加粗。一般草食性鱼类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25%~30%,杂食性鱼类蛋白质含量为35%~45%,肉食性鱼类蛋白质含量为35%~45%。  相似文献   

18.
丁桂鱼(丁鱼岁,T.tinca)又称须鱼岁,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其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陆、亚洲高加索山脉及西伯利亚地区,是一种广温性经济鱼类。我国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也有分布犤1犦。该鱼具有肉味鲜美、蛋白质和不饱全脂肪酸含量高、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最大个体可达7.5千克犤2犦,适合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1998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南方优质淡水鱼基地和武汉亚太科技公司首次从捷克引进该鱼,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基础生物学和繁殖养殖技术研究,2000年湖北省科委下达了《欧洲丁桂鱼(丁鱼岁)引种及…  相似文献   

19.
比较分析了养殖温州光唇鱼不同性别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雌鱼肌肉的粗蛋白(18.05%)和粗脂肪含量(0.25%)显著高于雄鱼(17.64%,0.20%)(P0.05);雌雄鱼肌肉的水分(77.1%、77.8%)、灰分(1.3%、1.2%)和碳水化合物含量(3.3%、3.2%)无显著差异。雌雄鱼18种氨基酸中有6种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雌鱼氨基酸总量(14.76%)显著高于雄鱼14.03%,但在必需氨基酸含量(EAA)、鲜味氨基酸含量(DAA)、支链氨基酸含量(BCAA)及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上(AAA)差异均不显著(P0.05)。雌雄鱼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9.07和67.66。根据氨基酸评分(AAS),雌鱼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缬氨酸,雄鱼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色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S),色氨酸、缬氨酸均为两者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雌雄鱼分别测出25和27种脂肪酸,其中6种脂肪酸含量具有显著差异,8种具有极显著差异;雌鱼饱和脂肪酸含量(23.84%)显著高于雄鱼(20.17%),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0.4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5.68%)和EPA+DHA含量(4.08%)均显著低于雄鱼(42.72%、37.11%、3.20%)。  相似文献   

20.
对采自浙江省新昌县的野生(平均质量15.3g)和养殖(平均质量14.9g)光唇鱼肌肉营养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和评价。野生光唇鱼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6.62%,脂肪2.66%,水分80.73%,灰分0.92%;养殖光唇鱼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6.51%,脂肪2.51%,水分80.65%,灰分0.94%;野生光唇鱼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较养殖光唇鱼略高。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风味氨基酸4种。野生组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养殖组;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也高于养殖组。与养殖光唇鱼相比,野生光唇鱼肌肉中苏氨酸、亮氨酸及含硫氨基酸含量较高。以氨基酸评分为标准,光唇鱼肌肉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以化学评分为标准,说明光唇鱼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且含量丰富,是一种较为平衡的优质蛋白质。共检出22种脂肪酸,光唇鱼肌肉中所含饱和脂肪酸有9种;不饱和脂肪酸共有14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8种;饱和脂肪酸中C 16:0含量最大;而不饱和脂肪酸中C 16:1和C 18:2含量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C 20:5)含量为10.20%;二十碳六烯酸(C 22:6)含量为9.18%,在淡水鱼中是较高的,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食用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