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及产卵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饲养观察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Linn.)]对不同豆种的产卵选择性、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供试的17种豆粒上绿豆象的着卵率均达80%以上,且不同豆种粒上产卵量差异显著(P0.01),卵在不同豆种上的孵化率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卵孵化后,幼虫仅在蚕豆、绿豆、红皮豇豆、豌豆、黑豆、红小豆、大豆上可蛀入危害,蛀孔数分别为3.00±0.25,2.00±0.18,3.50±0.09,2.50±0.21,4.50±0.10,2.00±0.22,2.50±0.17蛀孔/豆,差异显著(P0.05)。在蚕豆、绿豆、红小豆、红皮豇豆、黑豆、大豆粒上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0.63±0.12)%,(54.84±0.09)%,(44.40±0.08)%,(46.33±0.11)%,(66.88±0.10)%,(45.71±0.11)%,(21.59±0.21)%;雌虫的产卵期分别为(4.24±1.58)d,(5.10±0.22)d,(5.40±0.26)d,(5.21±1.25)d,(5.30±0.38)d,(4.63±0.41)d和(4.30±0.80)d,差异不显著(P0.05),卵历期分别为(5.01±0.15)d,(4.30±0.05)d,(4.10±0.08)d,(5.10±0.18)d,(4.30±0.07)d,(4.20±0.14)d及(4.51±0.16)d,差异不显著(P0.05);幼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33.40±4.85)d,(31.60±1.78)d,(28.22±3.56)d,(30.91±2.49)d,(27.30±1.98)d,(29.50±1.93)d及(36.70±4.97)d,差异显著(P0.05)。不同豆种上绿豆象雄虫寿命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雌虫寿命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通过绿豆象自由选择和无选择大豆种子两组试验,研究了绿豆象产卵量、羽化数量及羽化率等生物学特性与大豆种子含水量的关系。在自由选择试验中,大豆含水量从6.5%上升到12.5%,绿豆象在大豆上的产卵量从85.00粒增加到352.75粒,羽化成虫数从14.75头增加到230.00头,羽化率从17.34%上升到65.15%;在无选择试验中,大豆含水量从6.5%到12.5%,绿豆象在大豆上的产卵量从117.50粒增加到到310.00粒,羽化成虫数从1950头增加到198.00头,羽化率从16.78%上升到63.83%。试验数据显示随着大豆种子含水量的增加,绿豆象产卵量、成虫羽化的数量以及羽化率都在增加,绿豆象更喜欢在含水量大的大豆种子上产卵。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红梨系列品种35,95-2,32为试材,对其生长发育中生理生化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红梨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在生长发育期间生长特点呈单S形曲线,即在开始生长时速度较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减慢,最后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绿豆象自由选择和无选择大豆种子两组试验,研究了绿豆象产卵量、羽化数量及羽化率等生物学特性与大豆种子含水量的关系。在自由选择试验中,大豆含水量从6.5%上升到12.5%,绿豆象在大豆上的产卵量从85.00粒增加到352.75粒,羽化成虫数从14.75头增加到230.00头,羽化率从17.34%上升到65.15%;在无选择试验中,大豆含水量从6.5%到12.5%,绿豆象在大豆上的产卵量从117.50粒增加到到310.00粒,羽化成虫数从19.50头增加到198.00头,羽化率从16.78%上升到63.83%。试验数据显示随着大豆种子含水量的增加,绿豆象产卵量、成虫羽化的数量以及羽化率都在增加,绿豆象更喜欢在含水量大的大豆种子上产卵。  相似文献   

5.
绿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30℃恒温条件下,饲养观察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在不同豆类的卵孵化率、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绿豆象在供试的8种豆粒上均能产卵,但是卵在不同豆类上的孵化率间存在差异。其中,在绿豆上卵孵化率最高,为(78.47±6.70)%。卵孵化后,幼虫仅在绿豆、红小豆、豌豆、蚕豆和鹰嘴豆5种豆粒上蛀入危害,但是世代存活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绿豆上世代存活率最高,为(68.75±9.08)%,蚕豆上的世代存活率最低,为(26.39±10.28)%;绿豆象在绿豆上世代发育历期最短,为34.78±2.02 d,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较大,分别为0.041 09和1.041 95。以绿豆为食物,可以在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绿豆象。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酪蝇的饲养方法,并在室内27 ℃恒温条件下对比研究了火腿、人工饲料和奶酪3种食料对酪蝇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及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火腿是最适食料,人工饲料次之,奶酪最不适宜。饲养酪蝇时,使其老熟幼虫在软棉布中化蛹,便于蛹的收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月龄到132月龄87头独龙牛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进行观测,构建了不同体尺性状与体重间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牛的体尺指数。结果显示,独龙牛的早期生长速率最快,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率下降,到40~60月龄后生长基本停止,达到体成熟,整个生长期体重增长速率比其它指标快,成年公牛体重可达400kg,母牛可达350kg;成年公、母牛体高、十字高、体斜长、胸宽、胸围、髋宽、坐骨宽差异不显著(P>0.05),额大宽、管围差异极显著(P<0.01);早期独龙牛的体高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长的生长速度超过了体高,成年时体长大于体高;独龙牛具有较为典型的肉用和役用特征。  相似文献   

8.
魔芋组织培养中不同生长阶段同工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 利用聚丙稀酰胺电泳分离了楚魔花1号、魔白10号和谢君魔芋和魔野14号4个种组织培养中的3个时期(苗期、生根期、结薯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分析比较了2种同工酶在4个魔芋种的3个时期酶谱数量、酶活性的变化,得出了3个时期酶谱和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酯酶酶带数以生根期最多,苗期和结薯期的变化没有规律;酶活性在楚魔花1号、魔白10号和谢君魔芋3个魔芋种的生根期和结薯期的变化不是很大,都强于苗期的酶活性,魔野14号的酶活性则是苗期和生根期的相似,且稍大于结薯期。过氧化物酶酶带数在4个种中没有变化,只是不同生育时期酶谱迁移率略有不同;酶的活性除谢君魔芋外都呈现,结薯期最强,生根期次之,苗期最弱。谢君魔芋的酶活性变化则是苗期最强,生根期次之,而结薯期最弱。结果表明2种同工酶在魔芋的不同阶段都有选择性的表达,在一定的程度上参与了魔芋的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9.
薯蓣零余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薯蓣属零余子组织培养、贮藏、栽培、形成机理及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并讨论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以甘蓝、苤兰、青花、油菜植物上的甘蓝蚜喂食大灰食蚜蝇幼虫,研究了这4种十字花科植物次生物质对大灰食蚜蝇生物学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的差异是明显的。幼虫历期最短的和最长的是青花与油菜,为9.5d和11.06d。蛹期最短和最长的是甘蓝和油菜,为8.81d和9.68d。蛹重以苤兰的处理最轻,为26.46mg。产卵期以甘蓝和油菜最短,分别为10d和10.5d。产卵量以青花的处理为少,为214.6粒,甘蓝最多,达364.4粒。而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卵孵化率差异都不显著。大灰食蚜蝇幼虫可以取食死亡的甘蓝蚜。对高温致死的取食量是8.3~10.5头,低温致死的是8.3~12.7头,机械致死的为19.7~22.7头。带蚜植物与涂抹蚜虫体液植物均能使其产卵,而无蚜植物则不会产卵。  相似文献   

11.
 核辐射的应用在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要。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某些问题,论述了核辐射在中药材的栽培、灭菌和提取等各个程序上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针对各个环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半夏不同居群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研究采用BSG去壁低渗法,对采集于不同地区、不同居群的半夏(Pinellia ternata)进行细胞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文献已报道的半夏属有7,8,9和13四个染色体基数外,本研究发现,该属还存在10和23两个染色体基数,并发现半夏存在2n=75,80,84,66,92,100等染色体数目为本研究首次报道,同时分析讨论了不同居群半夏染色体倍性及数目多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选择以云南省呈贡县大渔乡为代表的滇池流域集约化蔬菜、花卉生产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典型农户调查和29种种植作物的养分吸收与养分平衡、15种轮作模式的周年养分平衡的研究,筛选出6种试验区域内现行的养分盈余量相对较小的轮作模式。结合合理轮作的基本原则,试验另外推荐出了3种适合于当地生产的养分流失风险较小,环境相对友好的轮作模式,即生菜-胡萝卜-西芹-茄子(氮、磷养分平均周年盈余量分别比常规轮作减少67.6%和55.6%)、甜豌豆-白菜-萝卜(氮、磷养分平均周年盈余量分别比常规轮作减少80.7%和77.9%)、勿忘我-瓢菜(氮养分平均周年盈余量比常规轮作减少68.3%,磷养分平均周年盈余量比常规轮作增加了37.4%)。  相似文献   

14.
绿豆象生长发育与温度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绿豆象的生长发育与温度的相关性。[方法]在17、21、25、29、33℃下,测定绿豆象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绿豆象不同虫态的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同时对绿豆象成虫的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温度不同,绿豆象的发育历期也不同,在17~33℃范围内,绿豆象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反比,超过这一温度范围,绿豆象蛹发育历期延长;绿豆象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07、10.38和11.60℃,有效积温分别为70.38、274.96和118.75d·℃。在17~33℃,绿豆象成虫的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5℃绿豆象平均单雌产卵量最高,卵孵化率也最高。[结论]温度对绿豆象发育有显著影响,绿豆象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24℃,世代的有效积温为413.33d·℃。  相似文献   

15.
玉米叶片对亚洲玉米螟拒产卵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且可以遗传.这种作用与玉米叶片的含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69※※),并与玉米的生长势、叶片颜色有关,生长势弱、叶色发黄的植株,对亚洲玉米螟产卵无引诱作用.亚洲玉米螟喜欢早糖分含量高,叶色浓绿、叶片平伸、宽大的叶片上产卵.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测定了36份不同居群半夏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及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在3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半夏物种的共同特征谱带,同时又蕴涵着丰富的多态性。POD酶、EST酶酶谱存在明显差异,酶带数分别为20和24条。采用 DPS数据分析软件对这两类酶带谱进行聚类分析,该结果能够对供试材料的细胞学研究给予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施肥对中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根据GAP要求,总结了中药材栽培过程中的合理施肥技术;并指出了目前中药材施肥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对聚果榕五种非传粉小蜂的产卵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对金小蜂Apocrypta westwoodi和长尾小蜂Platyneura agarensis的食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聚果榕上的5种非传粉小蜂的产卵顺序依次为,P.testeace,Apocrypta sp.,P.mayri,A.westwoodi,P.agraensis。在榕果的生长发育期内适合P.testeace,P.mayri 和P.agraensis产卵的时间分别约为 6 d,11 d,22 d。Apocrypta sp.和A.westwoodi分别紧随其寄主P.testeace和P.mayri产卵,适合这两种小蜂产卵的时间依次约为 6 d,33 d 。Platyneura属的3种长尾小蜂的产卵姿势比较相似,Apocrypta属的2种金小蜂产卵姿势也是相似的。金小蜂A.westwoodi仅寄生于长尾小蜂P.mayri,并不寄生于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fusciceps。长尾小蜂P.agraensis是传粉榕小蜂的寄生者,并非植食性造瘿者。  相似文献   

19.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抗除草剂的bar基因和抗二化螟的SCK(修饰后的CpTI)基因导入到优质粳稻恢复系超优一号中。经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经田间除草剂抗性检测和二化螟接种鉴定,表明转基因稳定株系直到T6仍表现高抗除草剂且没有分离,说明bar基因能稳定遗传并高效表达;转基因恢复系与非转基因恢复系相比,抗虫性有所提高,但提高程度在株系间有差异。经对转基因恢复系所配杂交组合进行除草剂检测和优势测定,表明转基因杂交稻也高抗除草剂,且F1全部正常结实,结实率达80%以上,并具很强的杂种优势,说明亲本抗性基因通过制种已转移到F1中并得到高效表达,同时说明外源基因的导入没有改变原受体的优良性状;经对部分转基因杂交稻进行纯度鉴定,表明秧田喷施除草剂后,本田的不育株率和杂株率明显降低,特别是两系杂交稻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稻谷的导温系数是稻谷储藏、干燥及加工过程进行基础研究、分析计算和工程设计所必需的热物性参数之一。根据Dickerson的圆筒瞬态热流法原理自制的导温系数测定仪测定了4个品种稻谷的导温系数,并与目前常用的计算法得到的导温系数值作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中4个品种稻谷的导温系数与其含水率的关系呈显著不相关。结果也表明,本研究试制的导温系数测定仪具有一定的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