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甬粳44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所育成的晚粳新品种,在浙江宁波栽培,表现中熟,抗倒耐肥、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较好,产量高而稳,1995年5月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示范面积1993年为3.18万亩,1994年达13.93万亩,1995年超20万亩。  相似文献   

2.
裸大麦新品种苏裸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裸麦1号(原名:通麦10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采用优质、高产、多抗种质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裸大麦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成为我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裸大麦新品种。经过2001~2003两年度的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2003-2004年度的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适中、耐肥抗例性较好、高抗大麦黄花叶病、熟相好,有一定产量水平,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我省大麦产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嘉善地处浙江北部,主产粮食。近代大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占水稻茬面积50%左右,年产大麦5万多吨,是浙江省大麦生产大县。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全县现有麦芽厂5座,生产的大麦全部用于啤酒原料,因而,品种的选择以优质啤大麦为重点。优质啤酒大麦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大麦育种组育成,嘉善从1990年冬少量引进,经多点,多年试验和试种示范,到1996年冬播面积推广到15.78万亩,占全县大麦总面积的75.68%,已成为名符其产的当家品种。该品种1996年5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  相似文献   

4.
驻大麦4号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驻大麦4号”饲料大麦新品种,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最新选育的晚播早熟、增产潜力大、有突破性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例,抗病,适应性广,耐渍耐旱,穗大粒多、高产稳产,赖氨酸含量较高,是一个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巳于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示范推广面积巳达12.3万hm^2,为河南、湖北大麦产区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5.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品系)自1986年投入生产后,表现早熟、千粒重高,抗(耐)病、耐湿、适应性广、丰产好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也受到农、工、贸各部门青睐。推广面积迅速,如秀麦1号(原名秀79-2)前后经浙江、湖南、辽宁等省大麦品种审定(认定);福建省三明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南省衡阳市和长沙市等四个大麦品种审定,成为浙江、湖南、辽宁、福建等省大麦主评品种之一,1986年一1993年累计推广面积2亡.二万公顷以上。秀麦二号(原名秀87-8)1993年5月7日通过浙江省大麦品种审定,1993年浙江省嘉兴市种植面积2.34万公顷,成为嘉…  相似文献   

6.
沿海棉区棉套大麦品种的选择相当重要。常常出现前期长势很好,后期发生倒伏的现象,丰产而不丰收,且影响棉田操作费时费力。大麦新品种单二系由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共同选育,1996年10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自1994年起,就在沿海棉区等地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数多、耐肥抗倒,便于棉田操作等特点已被种植者普遍认可。以前的棉套麦品种沪麦8号、苏引麦2号等产量水平只能稳定在250kg/亩左右,再高就容易发生倒伏。目前推广种植单一大麦,产量可达zvstrg以上,且高产典…  相似文献   

7.
华大麦8号是湖北省2009年8月审定命名的高蛋白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审定编号:鄂审麦20090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0.35 kg/667 m^2,比湖北对照品种鄂大麦9号增产8.01%,籽粒蛋白质含量15.8%,主要品质指标超过国家优质饲用大麦标准,且表现为早熟、多抗。本文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讨论了该品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3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3经过二年的湖北省大麦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08.85kg/667m^2,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13.1%,连续2年居第一位,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好,200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6,为了探索该品种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9.
苏裸麦1号(原名:通麦10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采用优质、高产、多抗种质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裸大麦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成为我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裸大麦新品种。经过2001~2003两年度的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2003~2004年度的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适中、耐肥抗例性较好、高抗大麦黄花叶病、熟相好,有一定产量水平,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我省大麦产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推广种植。1选育经过和产量表现抗病、优质裸大麦新品种苏裸麦1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1993年以如东3号二棱皮大麦为母…  相似文献   

10.
湖南大麦易受春夏渍涝的危害,探讨不同大麦品种在开花期淹水后的生长状况和适应性,可为大麦耐涝性品种的筛选提供基础。以华大麦4号、华大麦6号、华大麦8号、华大麦9号和华大麦1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人为淹水模拟涝害,对5个大麦品种的株高、产量、叶绿素SPAD值及部分营养成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个大麦品种对开花期涝害的抵抗能力都较强,华大麦9号的株高、理论种子产量、理论秸秆产量、全秆粗蛋白含量最高,对涝害的抗逆性较强。涝害降低了大麦叶绿素SPAD值,导致大麦叶绿素含量降低而减弱光合作用,模拟涝害结束后华大麦9号的叶绿素含量恢复最快,适应性好。华大麦9号耐涝性出色,是适合南方3~5月份有涝害发生的冬闲田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渐皮3号(原名86-16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79年春用79-1050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择,于1986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4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被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干粒重高而稳、易脱芒脱粒。品质优良。主要特点:(1)届春性,成熟早,产量高。在我省种植平均生育期162天,与沪麦4号相仿,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定口搭配种植,大田生产一般亩产223—273公斤,最高可达40O公斤以上。(2)穗型中等,千粒重高而稳。穗长5.2—5.5厘米,每穗可结实20-23粒,…  相似文献   

12.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粳型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上杭县于2006年引进试种,表现高产优质,是一个具有增产潜力的优质超级稻新组合,适合上杭县作中、晚稻栽培种植。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6年上  相似文献   

13.
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83年春用沪麦8号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育,于1989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6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据省种子公司统计,该品种1996年收获面积10万亩以上。1主要特征特性(1)属春性,成熟早,比浙农大3号迟熟1.3天.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搭配种植。(2)丰产性好。1993年、1994年两年中省大麦区试,亩产分别为266.25、209.4kg,比对照渐农大3号分别增产12.27%、4.7%。1995年省大麦生产试验,亩产258.gkg,…  相似文献   

14.
新消息     
新消息0269半矮秆大麦的饲草产量与品质──具有抗倒性的半矮秆大麦已投入饲草生产,但其生产潜力并没有评价,为此,CraigC.SHeaffer等人对半矮秆大麦和常规大麦品种的饲草产量、品质和籽粒产量进行了测定。3个半矮秆大麦品种较2个常规大麦品种茎秆...  相似文献   

15.
“驻大麦 4号”饲料大麦新品种 ,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最新选育的晚播早熟、增产潜力大、有突破性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抗病 ,适应性广 ,耐渍耐旱 ,穗大粒多、高产稳产 ,赖氨酸含量较高 ,是一个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 ,已于 2 0 0 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示范推广面积已达 12 3万hm2 ,为河南、湖北大麦产区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6.
秀麦 3号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大麦新品种 ,其组合为秀 82— 16 4 /秀麦 1号。该品种具有矮秆抗倒、强蘖多穗、品质较优的显著特点 ,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的大麦新品种 ,199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6年起秀麦 3号在浙江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冬种面积稳定在 3.33万 hm2 左右 ,占大麦面积的 2 5 %~ 30 %,浙北地区的湖州市、嘉兴市种植比例高达 5 0 %~ 6 0 %,已成为我省大麦的主栽品种之一。1 产量表现1992~ 1994年嘉兴市区试 ,秀麦 3号产量连续 3年位居第一 ,平均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4918.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  相似文献   

17.
苏秦一号大麦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和陕西省西安市农科所合作选育的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原编号:78005,鉴75.科引7号。1990年5月经陕西省西安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91年  相似文献   

18.
甬籼57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甬籼57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高产、中熟早籼品种,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适中、株型紧凑、穗粒结构合理、抗性明显优于嘉育293,直链淀粉含量和整精米率较高,适宜作工业和储备用粮,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麦新品种申麦3号是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和金山县种子公司合作,在1986年用y80-81(现名申麦1号)和85-10(现名沪麦10号)杂交的F1代再用y80-81回交的后代经多年选择而成,原编号为B89-3-1,1996年5月通过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经过多年多地试种表现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之外,在熟期上出现了超亲优势,成为本市首次育成的高产、持早熟大麦新品种,同时对双亲中存在的黑穗病“玻璃麦”,和难脱粒等缺点有了改良。该新品种1995~1996年度全市已种植1.3万亩。今年秋播达5万亩以上。1产量表现根据多年市县区试比较,以…  相似文献   

20.
甬优1540在顺昌县直播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粳15A和F7540杂交培育的感温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8年甬优1540在顺昌县埔上镇埔上村作中稻直播种植,表现长势繁茂、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有效穗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