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甘薯翻秧易损伤或折断茎叶,破坏甘薯的正常生长。2.翻秧会削弱叶片的光合效能。翻蔓后,由于叶片翻转,重叠茎叶相互缠绕受到损伤,使光合效能降低,呼吸强度提高。3.翻蔓会损伤茎蔓顶端,促使腋芽发育形成新枝,使养分输向茎叶的多,而输向块根的少。  相似文献   

2.
陈洁 《农林科学实验》2014,(2):28-28,33
研究翻蔓与提蔓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毒甘薯徐薯18提蔓2、1次,产量分别为40125.0、38125.0 kg/hm2,分别比未翻蔓处理增产4125.0、2125.0 kg/hm2,增幅达到11.5%、5.9%。翻蔓因使叶片分布结构被破坏,导致产量比未翻蔓处理下降。  相似文献   

3.
<正>甘薯翻蔓会导致严重减产在我国甘薯种植区,历史上就有翻蔓的习惯。国内外的科研部门,早就有甘薯翻蔓减产的定论:翻蔓一般减  相似文献   

4.
浅论脱毒甘薯翻蔓、提蔓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甘薯生长势强,分枝多,光合群体大,生长发育等各方面有别于非脱毒甘薯,翻蔓、提蔓到底对脱毒甘薯的产量有多大影响呢?本文通过对具体试验数据的分析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翻蔓、提蔓对脱毒甘薯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对翻蔓、提蔓对脱毒甘薯产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蔓能大幅度增加甘薯产量,翻蔓减少甘薯产量。  相似文献   

6.
翻蔓是甘薯生产上习用的田間管理措施,据說能防止蔓节生根,抑制茎叶徒长,改变甘薯块根生长的环境条件,促进块根的增长,被认为是甘薯栽培上必不可少的增产措施。我国各地种植甘薯几无不翻蔓者,翻蔓的方法多种多样,翻蔓的年代也相当久远。据一百多年前的古书《双谿物产疏》(一八一九年)中記載:“蔓須隔日一翻,否則根多而实小”。由于翻蔓已成为甘薯栽培上的习慣,且有較久的历史,因此提出甘薯不宜翻蔓就很难为人接受了。事实上早在三百多年前的古农书中已有不翻蔓栽培甘薯的記載。明朝  相似文献   

7.
甘薯翻蔓会导致严重减产 在我国甘薯种植区,历史上就有翻蔓的习惯。国内外的科研部门,早就有甘薯翻蔓减产的定论:翻蔓一般减产20%~25%,高者达30%以上,翻蔓次数越多减产越大。据笔者在冀、鲁两省农村驻点时的多年、多点试验的结果:旱薄地上的春甘薯,翻蔓1次的减产8.3%.翻3次的减产29.8%;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上,翻1次蔓的减产7%,翻3次的减产19.6%。夏甘薯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翻蔓1次和翻2次的,分别减产7.8%和17.2%。为此,  相似文献   

8.
改翻蔓为手提蔓:不少农民习惯为甘薯翻蔓,用木棍将甘薯茎蔓挑起,使劲摔打,以免扎根。在甘薯生长过程中一般翻蔓2~3次,茎蔓损伤量大,多数会造成减产10%~20%。改为手提蔓,不伤茎叶,不翻转,既保证了茎叶正常生长,又防止了茎节生长不定根,  相似文献   

9.
翻藤(蔓)是甘薯栽培管理上遗留下来的习惯,即每当高温雨季、茎叶徒长时,常采用翻蔓借以控秧促薯。有人认为,翻蔓能防止茎节上生不定根或结小薯,减少养分消耗,以利养分向块根运输等。大量试验证明,甘薯翻蔓可导致减产,翻蔓次数越多,减产越严重,一般可减产10-20%。翻蔓减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甘薯翻蔓是我国各地群众的传統經驗,近年来根据有关农业科学研究机关的研究結果认为,翻蔓不仅沒有好处,甚至还要引起减产,因此,提出了不翻蔓的主张。 三年来,由于业务上的关系,都从事于甘薯大面积生产实践工作,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甘薯翻蔓問题,进行了一些试驗,在大  相似文献   

11.
翻蔓损伤茎叶 减少了同化器官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一定条件下,茎叶生长愈好,光合产物制造积累也愈多,块根产量越高,在自然生长状态下,茎叶伸向四面八方,纵横交错,翻蔓愈晚,次数愈多,茎叶损伤愈严重,据调查,每翻蔓1次,一般每667m^2损伤茎叶10-20kg,翻蔓除直接损伤茎叶外,还会导致茎叶重叠、黄叶、落叶、死蔓增加,从而加重了甘薯同化器官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1.翻蔓减产的原因 1.1翻蔓损伤茎叶,减少了同化器官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一定条件下,茎叶生长愈好,光合产物制造积累也愈多,块根产量越高,在自然生长状态下,茎叶伸向四面八方,纵横交错,翻蔓愈晚,次数愈多,茎叶损伤愈严重,据调查,每翻蔓一次,一般每667米2损伤茎叶10~20千克,翻蔓除直接损伤茎叶外,还会导致茎叶重叠、黄叶、落叶、死蔓增加,从而更加重了甘薯同化器官的破环.  相似文献   

13.
1.翻蔓减产的原因 1.1翻蔓损伤茎叶,减少了同化器官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一定条件下,茎叶生长愈好,光合产物制造积累也愈多,块根产量越高,在自然生长状态下,茎叶伸向四面八方,纵横交错,翻蔓愈晚,次数愈多,茎叶损伤愈严重,据调查,每翻蔓一次,一般每667米2损伤茎叶10~20千克,翻蔓除直接损伤茎叶外,还会导致茎叶重叠、黄叶、落叶、死蔓增加,从而更加重了甘薯同化器官的破环.  相似文献   

14.
<正>1防减产即不翻蔓、不捋叶。因翻蔓常损伤茎叶,减少同化器官,打乱了叶片的正常分布状态,削弱光合性能,打乱植株养分正常分配方向,损伤了茎蔓上的不定根,降低了对水分、养分吸收能力,可引起减产10%~40%。捋叶时间越早、次数越多减产越重,在甘薯生长期间,除饲料田外,  相似文献   

15.
脱毒甘薯翻蔓、提蔓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甘薯秧翻蔓、提蔓的栽培技术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翻蔓造成大幅度减产,提蔓能拉断腰根,使养分集中于主根,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甘薯生长期,人们在雨后都有翻蔓的习惯,认为翻蔓有抑制茎叶生长,减少茎叶所消耗的养料,促使茎叶的养份向块根输送,防止蔓节生长纤维根和结小薯,影响块根膨大,曝晒垄土,调节土壤适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殊不知翻蔓是甘薯减产徒劳无益的措施。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7.
寒地甘薯是我国甘薯栽植新区,产量低栽培技术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推广的甘薯高剪苗技术、标准化育苗技术和甘薯提蔓不翻蔓技术,效果显著。为东北寒地甘薯规范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从回秧到收获称为甘薯生长后期。一般是在8月下旬以后为回秧期,此时气温下降,雨量变少,昼夜温差大,块根膨大快,枝叶生长减弱,是加强管理提高产量的关键期,块根增重一般在全重70%左右。 一、提蔓散墒 枝蔓生长过旺的地块,不要翻蔓,可用手提蔓,既可促进块根膨大,又不削弱叶片光合作用。 二、肥水灌施 甘薯生长后期需钾较多,因而选用含钾肥料灌施增产显著,如在8月下旬用3%硫  相似文献   

19.
甘薯茎蔓有着地生根的习性,我国薯区多有翻蔓习惯。其具体措施是:植株延蔓以后经常以棍棒或手把蔓从一边翻转到另一边。翻蔓的次数因年分及品种类型而有出入。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区每雨后即翻蔓一次,对于长蔓品种翻动尤勤。用于翻蔓的劳力,一般每亩共约二、三个工。翻蔓的作用据说有三:(一)掼动藤蔓,促进养分向薯块运转;(二)折断蔓上扎生的不定根,防止养分消耗;(三)曝晒垅土,调节土壤温湿度,以利薯块成长,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翻蔓始于何时何地,目前尚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20.
选用1个叶菜型甘薯品种和5个普通甘薯品种为材料,采用分期采摘茎尖的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甘薯品种的茎尖重量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茎尖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小,普通甘薯品种以徐薯18茎尖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各品种茎蔓重、叶片重、叶柄重占茎尖重量的百分比存在一定差异,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茎蔓比例最小,叶片比例最大,叶柄比例较大;叶莱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的茎蔓、叶柄最细,其叶柄长度与5个普通甘薯品种的平均叶柄长度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