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了制约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认真探讨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对丰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每个儿童接受相对均衡、优质的义务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包括建立和完善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并最终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失衡发展不但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更严重制约了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问题是我国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视角下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将教育公平动态地划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的基础上,将义务教育均衡划分为起点均衡、过程均衡与结果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起点不均衡,主要是教育机会与投入经费的非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过程非均衡,着重表现为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的非均衡;城乡义务教育结果非均衡,主要体现在升学率与学习能力的非均衡之上。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树立科学的均衡观;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实现投资主体上移而管理主体下移。  相似文献   

4.
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法>非常强调"公平、均衡",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因素影响,城乡人民收入的差距增大,教育公平面临着许多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人们对社会公平追求的一个方面,它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手段,又是社会是否公平的重要表现,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更应该被重视。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以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推动下,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但两者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育机会公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通过关注和帮扶城乡教育弱势群体,完善城乡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势共享等途径,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7.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国内学者对其具体表现、成因及对策都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回顾这些研究对当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革,城乡逐渐融合形成“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而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城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城乡教育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推进教育改革的难点。其中,师资力量的不均衡配置在制约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中占重要位置。教师流动机制是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均衡化的重要途径。参考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要均衡师资配置,需要探索建立县域内教师全员流动机制,继而逐步推广流动范围,其中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规制是行动的支点,评估是行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257-259
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将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解决好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问题。因此,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人力资源研究和开发,实现教师个人和队伍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将更有利于创造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达到深层次的均衡。在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安区农村中小学校的调查研究,查找农村和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按照现代法理中的权利义务观念,公民受教育权利得以公平实现是政府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为我国的宪法所规定,又为《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所规定。受教育权利是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核心,但在现实中弱势群体子女不能切实享受到这项权利,国家应对此承担主要责任。强化政府在这项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促使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权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财政发展与公平关乎整个教育大局,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而中部六省受制于自然禀赋、经济、人口等因素,其农村基础教育财政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通过实证分析中部六省农村基础教育财政发展状况,认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应积极联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健全基础教育保障机制,实现教育财政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泽喜  郝翔 《甘肃农业》2006,(11):48-4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作者首先分析了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道德基础,其次分析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再次分析了教育公平对社会公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家科技》2014,(6):44-45
如何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公平的医疗、教育服务,并且都拥有可靠的社会保障,是黔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一块试金石。医疗、教育和住房三大问题一度齐名,被中国民众称为“压在头上的新三座大山”。长久以来,由于固有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和优质资源的长期短缺,使得城乡医疗、教育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更是长期付之阙如。  相似文献   

15.
“三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变革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其基本目标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发展。对重庆中益乡的实地考察发现:在现实层面,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均衡并不是自动实现的,而是相关行动主体通过利益博弈实现的;各个行动主体在利益博弈中有其各自的动机、行为策略。要更好地推进“三变”工作,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公平与效率辩证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互构均衡。相应地,在政策层面,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土地确权,以提高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效率,建立完善土地估价、产权交易、流转收益分配、风险防范等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实现农村教育发展,教育公平是根本。在基础教育公平的热烈讨论中,农村教师最为基础而又最为终极、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认为,农村教师的职业态度、师生关系、素质水平、教育方式是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在性因素,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必须注重抓好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教育公平创设优良的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17.
郑昕 《新农村(黑龙江)》2012,(1):193-193,169
各地有关高考加分不公平、高考作弊、高考移民的新闻频频见于报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再一次备受关注。而教育公平问题作为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高等教育公平,不仅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从教育公平问题,我将其发展到整个教育体制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在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公平是农村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能够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体现教育公平,进而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正公平教育制度均衡教育资源均等教育机会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即85%的人口、地区实现义务教育,2006-2007年我国开始实行城乡免费的义务教育,新的目标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由国家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快推进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学前教育入园率大幅提高,2014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5%,比2009年提高19.6个百分点,提前6年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70%目标,"入园难"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与城市相比还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有效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实现教育公平,我国提出并实施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当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十分不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