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战略任务,2011年10月18日,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重大意义。本文就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如何推进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文化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搞好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基层文化事业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重大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农村,文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引起重视。要建设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引导民间力量投资于农村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农村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5.
黎治渊 《甘肃农业》2005,(11):176-17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条件和思想保证,以日益丰富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满足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已呈现出全面推进和蓬勃发展的良好太势。当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扩大.伴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面对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在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背景下,高等艺术院校承担着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重任,应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大有作为。班级是大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高等艺术院校要从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班级实际和专业特色出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班级这个阵地,通过打造艺术院校班级精神文化、管理文化和学习文化,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文化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谓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能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作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忽视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其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新时期文化工作的指导方针和重要战略任务。我们国家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做好农村文化工作尤其重要,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基层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是一个量的范畴, 更是一个质的范畴。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本质要求; 着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来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切实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以文化建设来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省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群众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只有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才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调动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是每一位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行孝是几千年来人们推崇与奉行的事亲奉上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石。探讨中国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采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论述不仅为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随着社会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农场企业文化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需要,是加强农场“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推动农场企业走向市场,走向繁荣的强大动力,是实现农场企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兵团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新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兵团时强调,兵团要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围绕新疆总目标,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兵团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论述不仅为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长效机制,弘扬和谐自觉的文化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起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科学体系,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推向一个历史性的新高度。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等学校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勇于承担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使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甘肃农业大学作为甘肃省惟一的高等农业院校,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大力弘扬和传播农耕文明,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从而扎实推进社会注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安徽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精神共同富裕,文化建设发展高峰迭起,先后出现三次文化发展高峰。安徽文化发展高峰的形成启示我们,发展繁荣文化必须牢牢坚守政治维度、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