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平同志的荣辱观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是小平同志荣辱观的核心命题,做“四有”新人是邓小平荣辱观的主要内容,艰苦奋斗是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邓小平的荣辱观,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基础,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化素质。走科技增收致富路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总书记针对我们在21世纪已经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构成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当今时代,学化、学科技,用科技不是什么层次或是哪些人的事.它正成为一种全社会的经常化、普遍化、效益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1992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也是我国教育包括农业教育战线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转折的一年。去年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10月十四大胜利召开,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积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好十四大的精神,积极主动、扎扎实实地工作,开创农业高教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一、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精髓。要求我们的思想认  相似文献   

4.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乡镇企业,是党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的发展超乎常规,出乎想象。小平同志说过:“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党在总结了几十年教育发展、改革的经验后,进一步重申的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之一。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基本方针和重要原则,“不是可有可无,这一点务必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一、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要性的新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  相似文献   

6.
大水面开发经营的新路子黄席银,李代贵赤湖面积7.5万亩,是九江市十大内湖之一。沿湖9个乡(镇、场),28个村5万多人口。长期以来,因体制不顺,投入不足,赤湖养殖效益甚微,群众叹息“赤湖水本是宝,有投无鱼尽是草”。在贯彻落实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相似文献   

7.
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最终靠科学解决问题”。农业现代化,首先是科技现代化。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农产品科技含量高。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份额,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省仅有4O%左右。因此,我们要把实施  相似文献   

8.
后勤体制改革的作法与体会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查世煜,张光阳一、我院后勤体制改革的主要作法为了改变传统后勤体制带来的后勤工作无风险、少活力、效率低、无效益的状况,深化改革,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后勤工作运行机制,1992年以来,我院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调整结构,寻求发展──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万英平(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一、指导思想1985年邓小平同志重新主持工作时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认真学习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对我们把握好教育教学改...  相似文献   

10.
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对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今年“两会”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相关话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后礼务村党支部书记陈汗同志结合他在全国多个乡村进行调研的情况.从农村政策具体操作层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一些思考,以农民话语浅谈三农:他的观点代表了主流舆论覆盖下的一些“悲观情绪”,对一些过于乐观的同志不失为一种进一步思考的提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从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来看,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改革浪潮迭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成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最大推动力。农村改革初期,我们就认识到,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强调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5页)小平同志关于  相似文献   

13.
小平同志历来高度关注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对于1978年以后展开的农村改革,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且他对农村改革的作用给予极高的评价。从小平同志的著作中可以看到,1978年以后,他无论是向国外贵宾介绍中国的经济改革,还是在国内的重要会议上论述中国的经济改革,经常用的一句  相似文献   

14.
秀珍菇又名白平菇,其学名为黄白侧耳。菇形秀小、自漂,口感柔嫩,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富合蛋白质、多糖、R旨肪、维生素干口微量元素,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秀珍菇有两个菌株:一是引自日本的“小平菇”,出菇温度8—24℃,菌盖灰色,成熟后色白,丛生柄短,产菇集中。二是引自台湾的“小平菇”,出菇温度8—24℃,菌盖浅灰色,单生.柄短。中生或偏生。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04,(17):1-1
我们常说: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更思邓小平。在小平同志诞辰百年之际,亿万农民兄弟尤感他老人家的伟大和存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重新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小平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三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四有”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地位等方面集中地进行了论述。指出它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体制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加强以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为主体的农业高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是下一世纪我国农业领域能否掌握科技进步主动权的关键。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是促进我国农业高科技研究开发及其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小平同志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指示以来,我国现已有52个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1995年其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利税195亿元,创汇24亿美元,在航天、航空、通讯、汉字信息处理等高科技产业领域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水平和实力。但由于高新区都在中心城市、农业高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农业,在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农业发展思想体系。本文对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农业地位、农业科技和农村稳定问题进行了学习与再认识  相似文献   

19.
校办产业要有新突破──农业部属高校校办产业现状分析农业部教育司李水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迎来了高校校办产业的异军突起。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改革与开放,部属农业院校的校办产业发展较快,尤其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以科技...  相似文献   

20.
改革是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的一点体会梅泰和历史的经验证明,农民和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中的基本问题。进入新时期以后,小平同志就尖锐地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