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肠炎康”治疗98例慢性结肠炎,治愈63例,占64.4%,好转25例占25.5%,总有效率89.9%。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FJAT-10151产黄原胶的分泌行为,采用比浊法测定地毯草黄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干重法测定黄原胶产量,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测定黄原胶中丙酮酸含量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镜(TEM)观察地毯草黄单胞菌产黄原胶的分泌行为。FJAT-10151在发酵时间0~26 h为对数期,26~72 h为稳定期。菌株FJAT-10151为短杆状(约2μm),端生鞭毛(约7.9μm),菌体外面形成了一层较厚的荚膜,且许多菌体通过黄原胶连在一起,分泌的黄原胶呈棒状和网状2种形态,聚集或缠绕在细胞表面,其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菌株FJAT-10151发酵72 h可获得高品质黄原胶,其产量及丙酮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黄单胞菌借助保守的III型分泌系统,将多个效应蛋白注入植物细胞,克服宿主的防卫,利于黄单胞菌在植物体内发挥毒性功能。最近对III型效应蛋白致病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具有酶功能的效应蛋白在黄单胞菌及其宿主间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黄单胞菌存在一类独特的III型效应蛋白(AvrBs3家族)。迄今为止,仅在黄单胞菌和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中发现AvrBs3家族效应蛋白,AvrBs3家族通过模拟转录激活子来操纵寄主植物易感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肠炎康片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6(n=6),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0.43%。  相似文献   

5.
黄单胞菌引致红掌疫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一些红掌栽培地发生的另一种细菌性疫病的危害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McClloch&Pirone1939)Vauterin,Hoste,Kersters&Swings1995]。  相似文献   

6.
东风分公司自2007年始首先在PR107上推广应用气刺微割采胶技术。由于具有割线短,操作简单,割胶速度快等优点,减轻了割胶工人的割胶劳动强度,成为了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通过“以药代线”达到与常规割改割胶相当的产胶量。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叶片气栓塞与叶水势日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超声波(AE)信号测定技术,对冬小麦叶片木质部气栓塞发生与叶水势(ψl)日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E信号在24 h周期内3个活跃期的出现与ψl变化密切相关。上午第一AE活跃期伴随ψl的下降,傍晚第二AE活跃期对应ψl的恢复,午夜前后的第三活跃期对应夜间ψl的进一步恢复,午夜后土壤和植株水势基本达到平衡后,AE信号终止。AE信号发生量和ψl变化量为非线性关系,表现出水势临界值效应,即ψl达到临界值时,微小的ψl变化会引发AE信号峰值。午后最低叶水势出现前的ψl下降期,ψl临界值起身拔节期平均为-1.08 MPa,孕穗至灌浆期平均为-1.60 MPa。叶水势变化是引发小麦叶片气栓塞发生的直接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气刺微割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采胶技术。从社会经济发展、气刺微割在提高采胶劳动生产率上的优势、气刺微割需增加的费用三个方面,分析气刺微割技术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以常规割胶(1/2阳线割胶)为对照,比较分析了气刺割胶条件下不同刺激位置对干胶产量,胶乳中干胶、蔗糖、硫醇、无机磷、镁离子含量以及黄色体破裂指数等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在阳线上方进行刺激的处理外,其它处理的产量以及蔗糖、硫醇、无机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干胶含量、镁离子含量和黄色体破裂指数均低于对照;其中在阴线上方刺激的处理产量最高,生理状况良好,显示出了良好的产胶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不同冬小麦品种气冠温差与抗旱节水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给小麦抗旱性快速鉴定中气冠温差(CTD)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20个冬小麦品种,设置水、旱两种处理,研究了冬小麦不同抗旱节水性品种的气冠温差CTD的信号表达差异及其最佳测定时期(生育期、单日时间)和影响因素,探讨品种鉴定筛选的量化评判指标.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的13:30~14:00时利用红外测温仪和精密温度计测定CTD,能够较好地鉴别出不同品种对水分反应的生理特性差异.不同小麦品种间的CTD差异很大,但不同水旱处理的CT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小麦扬花期(4月30日前后)CTD出现最高值,单日测定时间在13:30~14:00时出现最高值,且品种间差异较大.旱作处理下CTD平均值为7.09℃,变化范围为5.6~8.5℃;灌水处理CTD平均值8.81℃,变化范围为7.8~10.3℃;CTD与产量、抗旱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CTD既可作为旱作条件下抗旱品种的选择指标,也可作为灌溉条件下高效节水品种的选择指标.CTD≥7.92℃的品种抗旱性好,CTD≥9.55的品种水分利用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长单46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  董红芬  李爱军  王满富 《玉米科学》2005,13(Z1):082-083
长单46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于1998年育成的新品种,组合为92-168×长B57.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约需≥10℃有效积温2 400℃·d左右.2002~2003年山西省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969 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5%;两年共计23个试点有21点增产,增产点次达91.3%.对我省常见6种玉米病害,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穗腐病、矮花叶病和粗缩病均达到中抗以上;子粒商品性好,色泽金黄,容重高(729g/L),粗脂肪含量高(4.84%);耐旱耐瘠,适应性强,无论在多  相似文献   

12.
小麦新品种皖麦4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程守忠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1):U008-U008
皖麦46是宿州市农科所以自己转育的Tai陕7859不育株为母本,本所秆硬、秆粗、大穗的中间材料83(165)2为父本进行杂交;1990年以自选的抗病新品种为父本与当年的不育株进行杂交;1991年以烟农1604为父本又与当年的不育株杂交,1992年选择可育株进行系谱法选育,于1996年育成宿9604。1996年和1997年参加本所品系预备试验和比较试验,1998、1999和2000年参加了安徽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0~2001年参加了国家黄淮南片区试。2001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46。  相似文献   

13.
中稻新组合Ⅱ优4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叶大文(福建寿宁县种子公司355500)E优46是用不育系11一32A与恢复系密阳46配组而成的釉型杂交稻新组合,寿宁县1991年引进试种,表现生育期适中,适应性较广,高产稳产,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92年全...  相似文献   

14.
气刺微割技术在RRIM600胶树再生皮上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再生皮上采用每周期5刀的刺激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株净增产率7.2%,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幅不大,但在提高割胶速度、降低耗皮量等方面均表现出气刺微割的技术优势。分析认为若提高气刺频率,在RRIM600再生皮上有可能取得更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橡胶树RIMM600不同浓度乙烯气刺微割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气刺微割的干胶含量与乙烯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62,p=0.009),但干胶增产效应与乙烯浓度并不成比例(R=0.300,p=0.624)。胶乳中蔗糖(R=0.870)和镁离子(R=0.676)含量的变化与乙烯浓度呈一定的相关性,而无机磷和硫醇含量的变化与乙烯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综合比较不同浓度乙烯气刺微割的干胶产量和生理参数,初步认为:40%乙烯气刺微割的干胶产量高,生理状况平稳,是一种适用于橡胶树RIMM600的气刺微割的乙烯浓度。  相似文献   

16.
17.
《大豆科学》2020,(5):758-767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干旱时空特征,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黑龙江省76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6年大豆生长季,播种、苗期、开花结荚和鼓粒阶段中度以上干旱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46年间西部干旱趋势总体增强,但近10年大豆播种期和苗期干旱程度明显减弱,东部干旱趋势总体减弱。大豆各生育阶段干旱区域总体缩小,以播种阶段最明显。46年中,在大豆各个生育阶段约50%的年份、总计约42年出现了局域性、区域性或全区域中度以上干旱,其中1975、1976、1977、1979、1982、2000、2001、2003、2004和2007年为区域性或全区域重度以上干旱,1977、1982和2003年为全区域特旱。大豆各生育阶段中度以上干旱有联发性特点,约有18年出现了联发2个或2个以上生育阶段的局域性、区域性干旱,其中1975和1999年甚至达到了联发3个发育阶段的区域性中度以上干旱。黑龙江省中度以上干旱的出现年份也有连发性特点,如大豆播种、出苗和开花结荚阶段,约2~3年连发。大豆各生育阶段,尤其是苗期阶段出现范围大、程度重的干旱时段多集中于1970s和2000s,近6年中开花结荚阶段的干...  相似文献   

18.
叶复初 《中国稻米》1994,1(1):11-13
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协优46是一个中籼型组合,它具有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抗逆性强、不早衰和结实率高,米质优等特点,在我国南方稻区不但可作双季晚稻种植,而且还可作一季中稻或单季晚稻栽培,均能获得显著增产。199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全国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澳洲坚果叶茶的品质特征及香气成分,以春季澳洲坚果一芽三叶为原料,依据炒青茶的制作方法加工成澳洲坚果叶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GC-MS分析澳洲坚果叶茶的香气组成,同时结合感官审评和化学分析测定其品质。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叶茶外形匀整饱满、滋味浓、口感厚重、香气浓醇、有特殊香气;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其总灰分为(5.00±0.09)%、水浸出物为(39.00±0.27)%、多酚为(5.90±0.14)%,游离氨基酸(2.80±0.01)%,且不含咖啡碱,饮用品质良好。澳洲坚果叶茶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38种,根据化学结构差异可分为醛类13种,醇类6种,酮类6种,吡嗪类5种,酚类3种,脂肪酸类2种,烃类、吡咯类和呋喃类各1种,并以酚类、醇类、醛类、吡嗪类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36.86%、20.98%、18.35%和14.46%;2°,4,4°,-三甲氧基查耳酮(20.25%)、2,4-二叔丁基苯酚(11.88%)、顺-2-戊烯-1-醇(10.52%)、1-戊烯-3-醇(6.71%)、壬醛(6.64%)是澳洲坚果叶茶中含量最高的5种挥发性成分。特征香气成分分析表明,醇类、醛类、酮类、吡嗪类等可能对澳洲坚果叶茶香气品质构成产生重要影响,而无特殊香气的酚类等对澳洲坚果叶茶香气品质的贡献程度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播种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问题概述 1.1 棉花精量播种的必要性 实现六大精准技术已成为发展兵团农业生产及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最迫切的需要.精准播种是棉花生产要实现六大精准技术的必需之一.棉花生产要夺高产,播种是首关.实现精准播种可使苗匀、苗齐、苗壮,不需要间苗定苗作业;可节省大量优良种子,有利于种子良种化、精准化;可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实行精量播种后植株分布均匀、苗壮,生育期较常规播种提前3~4天,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