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济效益高,可以反季节栽培,近年来北票市蔬菜大棚面积大量增加,对本市的蔬菜供应及出口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年头久的温室大棚土壤出现了盐渍化和酸化,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杭州市郊大棚蔬菜地土壤的调查分析,阐明了其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危害,盐渍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期对其土壤脱盐以及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于德科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79-79,102
该文调查了砀山县大棚土壤的养分状况,分析了棚室蔬菜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使用控释肥、生物有机肥、秸秆还田、施用沼渣肥、种植绿肥等克服土壤盐渍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蔬菜棚室栽培使用超过一定年限时.棚室内土壤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直接降低了保护地生产效能,成为困扰蔬莱棚室生产者的难题之一。从2002年开始,对牡丹江市及周边地区蔬菜棚室土壤退化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蔬菜棚室土壤退化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和盐渍化。特别是在棚室栽培年限较长的近城郊区范围内.蔬菜棚室土壤发生酸化和盐渍化的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5.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多数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的蔬菜保护地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均大于露地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大棚土壤的含盐量在0.1%~0.38%,日光温室土壤的含盐量在0.15%~0.5%,蔬菜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分浓度为害.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还表现为土壤板结,结构被破坏,拉秧以后,在干燥的土壤表面可以看到较坚硬的盐化层,通气和透气能力降低,蔬菜缓苗慢,容易发生烂根和枯萎病等.  相似文献   

6.
不同使用年限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程度及其改良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江苏盐城地区蔬菜大棚土壤调查发现,大棚栽培对土壤的特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棚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的盐渍化程度不断加重,并引起土壤一系列物理及化学变化;通过与玉米轮作、适当施用腐熟厩肥和秸秆还田等措施,可明显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7.
丁耀忠 《农家科技》1999,(11):16-16
<正> 蔬菜大棚的土壤,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盐渍化程度日益加重,严重地影响蔬菜的产量与品质,致使效益降低,因此必须认真地加以防治。 (一)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据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造成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环境条件密闭。大棚内的土壤,由于受棚膜的限制,不受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土训中的盐分不能  相似文献   

8.
陈茂春 《湖南农业》2005,(12):13-13
大棚栽培蔬菜与常规露地栽培蔬菜有所不同,如果施肥不讲究方法。不仅会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而且会造成土壤盐渍化。大棚蔬菜施肥主要应注意以下5点:  相似文献   

9.
蔬菜大棚无论是哪种土壤.经过多年的栽培.土壤盐渍化程度都会日益加重.这将直接影响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经济效益,所以必须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通常最有效的办法是施用优质农家肥.合理轮作.科学配施氮、磷、钾肥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蔬菜大棚、温室土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大棚、温室特殊的土壤环境与高度集约化蔬菜生产方式下 ,其土壤的理化、生物学性质与露地不同 ,出现了诸如连作障碍、土壤盐分积聚、土壤过湿等问题。通过对蔬菜棚室土壤存在问题的论述 ,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多数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的蔬菜保护地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均大于露地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大棚土壤的含盐量在0.1%~0.38%,日光温室土壤的含盐量在0.15%~0.5%.蔬菜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分浓度为害。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还表现为土壤结构破坏、板结,拉秧以后,在干燥的土壤表面可以看到较坚硬的盐化层,通气和透气能力降低。蔬菜缓苗慢,容易发生烂根和枯萎病等。  相似文献   

12.
蔬菜温室大棚土壤盐渍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栽培蔬菜温室大棚的施肥状况、土壤养分含量、pH值和土壤含盐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蔬菜温室大棚施肥过量,养分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比较突出,造成土壤pH值降低,土壤电导率、含盐量增高,已影响到蔬菜的正常生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蔬菜棚室土壤盐化规律及棚室主栽作物在酸化和盐化土壤中的表现,分析了蔬菜棚室土壤劣化的形成原因,并总结了蔬菜棚室土壤酸化和盐渍化的改良措施,为广大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多数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的蔬菜保护地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均大于露地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大棚土壤的含盐量在0.10%~0.38%,日光温室土壤的含盐量在0.15%~0.50%,蔬菜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分浓度为害。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还表现为士壤结构破坏、板结,拉秧以后,在干燥的土壤表面可以看到较坚硬的盐化层,通气和透水能力降低,蔬菜缓苗慢,容易发生烂根和枯萎病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生产的发展,栽培年限的增加,造成棚内土壤恶化,盐渍化程度加重,严重影响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应加以防治。1症状表现1.1土壤表层板结,土壤黏重,渗透性差,有时背垄上出现细细的盐粒一样的灰白色或绛红色的霜状物。1.2蔬菜生长受到抑制,叶片黑硬,表面似有一层腊质,植株上部嫩叶或花萼出现干尖现象,严重时叶片出现“镶金边”,以至死亡。2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由于行政中心西迁,占用了城西一些蔬菜棚室,同时也促进了中远郊区新建大棚的发展。现将新建大棚土壤培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藏东南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pH及养分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pH值、电导率及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保护性耕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藏林芝地区不同种植年限(2,7和15年)蔬菜大棚及相邻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0~70 cm土层(每10 cm为一个土层)土壤pH值、电导率值及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及农田土壤pH值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农田土壤相比,蔬菜大棚土壤酸化程度更严重;随着蔬菜大棚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呈"V"型变化,在种植7年时,土壤pH值最小,为5.08±0.22。土壤电导率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且表聚现象十分明显,蔬菜大棚土壤电导率值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垂直空间变异性较农田明显;随蔬菜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电导率值呈增加的趋势,在蔬菜大棚使用初期土壤电导率值增加幅度较小,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电导率增加幅度加大。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降低的趋势,与农田相比,蔬菜大棚土壤上述养分含量的"表聚"现象明显;随蔬菜大棚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说明蔬菜大棚土壤养分累积现象十分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各理化指标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在藏东南八一镇大棚生产过程中,土壤酸化现象严重,表层养分累积明显,存在环境风险,故在生产管理中宜适当控制化肥的施用量,提倡科学施肥,以保证设施大棚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土壤盐渍化是近几年随着温室大棚面积的逐年增长和栽培年代的推移而出现并日趋严重,从而影响了保护地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盐渍化为害是缓慢的积累过程,不易察觉。识别温棚土壤是否受到盐渍化为害的方法是:如果蔬菜生长矮小,叶片皱缩,  相似文献   

19.
大棚土壤盐渍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棚土壤盐分动态变化,为合理利用大棚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测定了土壤pH值、盐分总量及主要盐分含量。[结果]大棚菜地土壤pH值低于露天菜地和一般农田土壤,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逐渐酸化。大棚菜地土壤盐分含量比相邻农田、露天菜地分别增加324.12%和253.33%,大棚菜地土壤Cl-与NO3-含量比相邻农田和露天菜地分别增加22.85%和109.56%,226.67%和318.76%。[结论]随着大棚蔬菜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盐分含量增加,尤以Cl-、NO3-含量增加最多,土壤发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随着大棚蔬菜的飞速发展,土壤盐渍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一般情况下,棚室种植2~3年后,土壤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盐渍化现象。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棚内土壤盐化程度会逐渐加重。盐渍化是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一般不被人注意。当蔬菜生长矮小,品质变差,土壤已经受到轻度盐渍化的危害。如果蔬菜叶片干枯,只开花不结果,出现绝收现象,表明棚室土壤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