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黄淮流域主栽的 2 8个大豆品种 (系 )抗紫斑病的研究表明 ,有 46%的品种抗紫斑病 ,中等抗性品种占 2 9% ,中感品种占 1 1 % ,1 4%的品种感紫斑病。紫斑病对大豆百粒重和发芽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淮流域主栽的28个大豆品种(系)抗紫斑病的调查表明:有46%的品种抗紫斑病,中等抗性品种占29%,中感品种占11%,14%的品种感紫斑病。感病粒对百粒重和发芽率没有影响,防治大豆紫斑病应从品种选育着手,结合栽培技术及化学防治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紫斑病对大豆室内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感染紫斑病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明显降低,不同感染级别种子的发芽势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大豆种子感染紫斑病后会因播种品质显著降低而不适于作大田用种。  相似文献   

4.
紫斑病对大豆室内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斑病对大豆室内发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感染紫斑病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明显降低,不同感染级别种子的发芽势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大豆种子感染紫斑病后会因播种品质显著降低而不适于大田用种.  相似文献   

5.
在2007年紫斑发病调查基础上,采用9个品种紫斑粒与正常粒,3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紫斑病发生受品种的抗病性、产地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紫斑病粒对大豆发芽势、发芽率无影响;在环境条件不适宜紫斑病发生条件下,紫斑病对大豆生育及产量影响不大;紫斑病粒较正常大豆籽粒表现脂肪含量偏高,蛋白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对大豆食心虫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4年,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对吉林省新育成的91份大豆新品种(系)进行了抗大豆食心虫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表现高抗品种16份,占17.6%;抗虫品种15份,占16.5%;中抗品种24份,占26.4%;感虫品种29份,占31.9%;高感品种7份,占7.7%。参试品种整体抗性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采用2种能量5种剂量的7Li离子束处理2个不同类型的春大豆品系,研究各处理对大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下胚轴伸长、田间出苗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种子活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不同能量与剂量的7Li离子束辐照对大豆种子活力影响不尽相同,不同的种质材料对各处理的反应亦有较大差异;各处理发芽率在83.33%~100%,多数处理的田间成苗率在70%左右;4.24 MeV 60 Gy 7Li离子束辐照处理大豆种子,可显著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贮藏方式对春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贮藏方式对春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于2007~2008年进行了春大豆种子贮藏试验。结果表明:4~6℃冷库贮藏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与贮藏前差异不显著;常温纤维袋贮藏、-18℃冰柜贮藏和常温塑料袋密封贮藏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低于贮藏前;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呈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种子浸泡液电导率和下胚轴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影响大豆花叶病毒种子传毒有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开花前感染花叶病毒种子传毒率4.8~9.9%;开花后感病种子传毒率很低或基本不传毒.感病种子贮存8个月对传毒率无明显影响.褐斑粒与种子传毒与否无明显相关.测定17个大豆品种,种子传毒率2.5~21.4%.加温65~70℃或用Na_3PO_4稀释液处理大豆病毒种子,对某些品种可降低种传率,但大豆出苗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四川水稻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蒲江、资中、营山、雅安、蚋溪等5个鉴定病圃,对120个四川水稻主栽品种及新育成组合进行了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叶瘟没有表现抗的(0~3级)组合,表现中抗的(4~5级)有30个(如岗优94-11、川香优6号、川优425、内香8518等);颈瘟出现9级的有79个,占参试组合的65.83%,出现7级的28个,占参试组合的23.33%,出现5级的13个,占参试组合的10.83%,所有参试组合在5个鉴定点颈痘没有同时出现中抗以上(0~3级)的品种.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毒力频率范围为14.39%~76.26%,各品种毒力频率平均值为54.91%.稻曲病鉴定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对稻曲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病穗率范围在0~75.93%,病情指数范围在0~52.67,中抗以上(0~3级)的品种有内香优3号、Ⅱ优718、金优527等13个,占10.83%,Ⅱ优725病指最高,感病到高感(7~9级)的组合占65.00%,中感到高感的组合占89.17%.本研究对四川水稻品种布局和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镉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不同浓度Cd胁迫对水稻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对发芽势、发芽率、最长根长、苗高、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的影响程度不同.在0~10 mg/kg,Cd胁迫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但对最长根长、苗高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Cd胁迫对单株鲜重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不同浓度间的抑制效应相近;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多数品种单株干重有增加的趋势.最长根长、苗高和单株鲜重可以作为评价水稻品种耐Cd性的指标,而发芽势和发芽率不能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卡那霉素(Kanamycin)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4个大豆品种,设置4种卡那霉素浓度,研究了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影响,也未引起幼苗黄化,但能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引起幼苗和主根变短、侧根数减少。在300μg/mL浓度下,大豆幼苗主根长度为13cm,且没有侧根长出,是一种容易鉴别的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内观测了不同品种硫华菊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试验田内研究了播种时间(4~8月)和覆土厚度(0.3、0.8、1.6、2.4、3.0 cm)对硫华菊种子出苗率、幼苗株高和幼苗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硫华菊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较大,其中黄色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88.33%和81.67%,橙色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80.67%和68.67%,红色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66.67%和47.33%。覆土厚度大于0.3 cm时,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出苗率明显降低;覆土厚度大于0.8 cm时,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幼苗死亡率显著上升;覆土厚度小于2.4 cm时,苗高差异不明显;覆土厚度为3.0 cm时,不能出苗。8月播种的幼苗死亡率最高,7月播种有部分死苗,4~6月播种没有死苗。综上所述,硫华菊单位面积播种量较少的是黄色品种,适宜播种时间为4~6月,适宜覆土厚度为0.3~0.8 cm。  相似文献   

14.
采用6种不同方法对细梗香草3个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方法对细梗香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赤霉素(CA3)处理能明显促进细梗香草3个品种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和发芽势达最高,分别为94.78%和74.55%;不同品种种子间发芽情况也存在差异,A3平均发芽率最高,为88.33%,A2平均发芽率最低,为45.33%。  相似文献   

15.
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4个大豆品种,设置4种卡那霉素浓度,研究了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影响,也未引起幼苗黄化,但能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引起幼苗和主根变短、侧根数减少。在300μg/mL浓度下,大豆幼苗主根长度为1.3cm,且没有侧根长出,是一种容易鉴别的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收获期对湖南省主栽的4个春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及抗劣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熟期收获的大豆百粒重和单株粒重均最高;过早收获时种子蛋白质含量、蛋脂总含量低,过迟收获时则脂肪含量低;在成熟期至完熟期收获能获得具有较高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种子;收获期适当提前有利于增强大豆种子的抗劣变性。  相似文献   

17.
种子含水量对玉米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乳熟期的玉米种子在不同含水量情况下 ,测定其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 ,玉米种子的含水量对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很大的影响。种子含水量在 51.3%~ 35.5%时 ,发芽势、发芽率低 ;水分含量降到 2 4 .0 %时 ,发芽势、发芽率均较高 ,达 90 %以上 ;水分含量为 14.0 %~ 5.0 %时 ,发芽势、发芽率均处于平稳阶段 ,为 10 0 % ,此时是最能代表种子本身生活力的时期 ;含水量为 3.8%以下时 ,发芽势、发芽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以11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浸种时间,研究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本试验中浸种5d发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玉米和大豆品种种衣剂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不同种衣剂配方,对鲜食玉米京科糯2000、玉米自杂交系5个品种和大豆5个品种进行包衣发芽试验,结果表明,62.5%亮盾种衣剂可提高大豆、玉米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含毒死蜱的多福素、乐斯本对糯玉米、玉米自交系和大豆均不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黄淮流域32个大豆品种进行的32d跟踪调查,初步明确了大豆炸英规律,表明品种之间总炸英率、成熟后10d炸荚率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总炸英率分为5级,其中0级(不炸英)占6.25%,I级(0~1%)占12.5%,Ⅱ级(1%~5%)占25.0%;Ⅲ级(5%~10%)占18.7%;Ⅳ级(10%~30%)占18.75%;V级(大于30%)占18.75%.通过对成熟后32d的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空气相对湿度与日平均炸英率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平均炸荚率与日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34,与平均日照的相关系数为0.35,均未达显著水平,与空气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为-0.73,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豆炸荚主要受品种特性影响,同时与成熟后空气相对湿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