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广东客家茶代表产品的主要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广东梅州、河源、韶关等12个不同地域和品质风格客家茶鲜叶及其成品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并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是鲜叶蒸青样,还是成品茶,不同客家茶之间的主要品质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总量均不同程度地显著高于新引进客家对照种龙井43(CK),总体上呈现出大叶种仁化白毛茶、潭山水仙茶和锅叾水仙茶>中叶种西岩乌龙>小叶种黄坑茶、官田茶、清凉山茶和上莞茶》CK的趋势;成品茶中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是形成客家茶叶独特“高火甜韵”或“炒米甜韵”和“甘浓而不苦涩”特征的主要物质基础,而影响这些品质成分含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客家本土茶树的种性和传统的“晒(晾/做)青+长炒青冶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2.
柿叶茶的传统加工工艺是采用绿茶方法加工柿叶茶的,但是汤色、香气均有粗老气味,消费者不易接受。新加工工艺添加采用乌龙茶的摇青和红茶的发酵工序。摇青是乌龙茶特有的加工工序,经过摇青的摇活-摇红-摇香,使茶叶的香气转换加速,形成怡人的花果香,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鲜甜爽口;经过发酵制成的柿叶茶有红碎茶的品质特征,汤色橙红,香气高锐,滋味甜醇爽口,品质较传统加工工艺优良,达到预期目的,改善了传统柿叶茶的风味。  相似文献   

3.
信阳毛尖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阳毛尖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品质优异。对信阳毛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类及儿茶素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叶绿素等与品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及非酯型儿茶素比例较高,氨基酸含量、咖啡碱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也比较高,形成了信阳毛尖茶鲜浓、爽口、耐泡的滋味特征;叶绿素含量高于多数嫩度相近的名绿茶,使其具有干茶色泽翠绿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早春茶树遭受冻害后会造成当年春茶减产甚至绝收,给茶叶生产带来经济损失。为了充分利用茶树冻害叶资源,挽回"倒春寒"带来的不利影响,本研究以茶树冻害鲜叶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烘青工艺、冷冻干燥工艺、冷冻干燥+室温敞口24 h工艺、冷冻干燥+烘干工艺、冷冻干燥+汽蒸工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工艺制备茶样,通过对所制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分析,评价不同工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传统烘青工艺制得茶样干茶色泽红褐,汤色橙黄,叶底红梗红叶,完全失去了绿茶的品质特征;冷冻干燥工艺制得茶样干茶色泽翠绿、汤色浅黄绿,但香气青气明显、滋味青涩;冷冻干燥+室温敞口24 h工艺、冷冻干燥+烘干工艺和冷冻干燥+汽蒸工艺制得茶样汤色均出现红变;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工艺制得茶样,干茶色泽翠绿,汤色浅黄绿明亮,枣香明显,滋味甜醇,叶底浅黄绿,符合绿茶的品质特征。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工艺制得茶样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41.00%、18.37%、2.75%、2.84%、1.50%。  相似文献   

5.
本文开展了不同冲泡方法对白牡丹茶饼主要品质成分溶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醒茶1次后冲泡,可明显提高第1泡茶汤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第1泡茶汤酚氨比,对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溶出总量影响不大;醒茶2次后冲泡,茶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损失较为明显,对茶汤滋味也有不利影响。可见,醒茶1次后冲泡有利于白牡丹茶饼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等主要品质成分的溶释,茶汤滋味品质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
对茂绿、春雨1号、鸠16、浙农117、龙井43、乌牛早、龙井长叶和鸠坑群体种等8个品种(品系)加工的千岛银珍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香气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良种均能较好满足千岛银珍茶的品质要求,其中茂绿、龙井长叶和鸠16制得的茶样色泽绿润,香气较高,带有花香,滋味的鲜醇度好,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审评总分较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将漳州野生茶鲜叶制成4个茶类,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工艺野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野生茶红茶花果蜜香浓郁,白茶清香带花蜜,乌龙茶清香带青花香,绿茶较清香带栗香花香。4个茶类野生茶均带有不同程度的苦感,其中绿茶滋味浓厚、苦涩味最明显;白茶味浓醇、甘爽,稍带苦;红茶的滋味浓醇、厚带甜,回味甘,微苦;乌龙茶滋味浓醇、爽口,微苦涩。审评得分:红茶(90.8分)白茶(87.5分)乌龙茶(86.5分)绿茶(84.8分)。分析认为,采用不同工艺加工而成的野生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品质优,不同茶类间品质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各茶类香味风格特征明显,体现漳州野生茶多茶类适制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传统干燥方式和热风干燥方式对六堡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传统干燥样具有“槟榔香”香韵,滋味浓醇回甘;热风干燥样香气纯正陈香显露,滋味醇厚.通过理化成分分析可知,相比于传统干燥方式,热风干燥样中茶多酚、茶红素含量较高,游离氨基酸、茶褐素和咖啡碱含量较低.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经气质联用分析可知,在两种六堡茶样中香气种类均以碳氢化合物、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共检测出香气成分38种,均为共有香气成分,但各成分含量之间存在差异.与热风干燥样相比较,传统干燥样中β-芳樟醇、顺-氧化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等9种化合物相对含量高,α-萜品醇、苯甲醛、藏红花醛等10种化合物相对含量低.不同干燥方式制成的六堡茶品质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丰富了六堡茶种类,适应市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热回流提取法生产普洱茶膏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浸提温度、茶水比和筛目数等对普洱茶膏提取得率、汤色、香气、滋味和溶解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洱茶膏最适宜的热回流提取法工艺为:浸提温度90℃,茶水比1∶10,浸提时间15 min,真空加热浓缩后真空干燥。该工艺生产普洱茶膏得率高,而且汤色红褐明亮,陈香显著,滋味醇厚,无冷后浑现象,保持了普洱茶原有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安茶为传统历史名茶,历史上内销两广,外销东南,曾被尊为“圣茶”,2013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其品质特异,风味独特,特有的露茶、烘焙工艺,及陈化贮藏是安茶特有品质风格形成的关键。该文重点介绍了安茶的历史演变、加工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白化茶在江苏地区引种后的品质表现,为其引种栽培和品质管理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在句容张庙、无锡惠山、宜兴玉山、溧阳松岭、金坛薛埠、高淳河南村、溧水孔镇和仪征谢集等江苏主要产茶区及安吉白茶原产地(浙江安吉溪龙乡)进行调查取样,分析不同地区白化茶叶绿素、矿质元素、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等品质成分,并结合感官审评对其成茶进行评价.[结果]9个白化茶园的鲜叶叶绿素含量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茶叶白化程度较高,其中以仪征谢集白化茶的叶绿素总量(0.40 mg/g)和SPAD值(12.5)最低.不同地区白化茶鲜叶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存在差异,仪征谢集白化茶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锰元素除外)均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该地区白化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6.03%)、茶多酚含量最低(14.90%),且酚氨比最低(2.49).安吉溪龙乡、溧阳松岭、无锡惠山和句容张庙白化茶鲜叶的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酚氨比均低于8.00,品质较优.感官审评结果显示,安吉溪龙乡白化茶园所制的成茶样品综合表现最优,其外形、香气、滋味和叶底等指标得分均排名第一,品质总分为92.0分;无锡惠山、溧阳松岭和句容张庙白化茶园所制的成茶样品综合表现良好,品质总分在90.0分以上,茶汤滋味、汤色和香气仅次于原产地制备的白化茶.[结论]可在仪征谢集、无锡惠山、溧阳松岭和句容张庙等江苏主要产茶区大面积引种白化茶,提高江苏白化茶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2.
贵州绿茶品质优异,但目前对其滋味特征的评价仍缺乏数据支撑,介于此,本研究以2020年春季斗茶大赛5个贵州代表性绿茶样品为材料,通过利用人工感官评价、化学分析及智能感官评价,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多因子分析等数理分析方法,探究5个代表绿茶的滋味特征与其呈味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人工感官评价结果表明:5个茶样滋味特征略有差异,滋味特征均以醇、爽为主,以GZ1茶样鲜醇较优于其他茶样。化学分析结果表明:5个茶样咖啡碱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较高,分别在37.43~42.66 mg·g-1和38.80~70.64 mg·g-1,茶多酚含量和儿茶素总量均较低,分别在193.47~219.63 mg·g-1和165.42~187.30 mg·g-1,茶氨酸、谷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智能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电子舌检测5个样品具有较高的鲜味值和丰富度,与感官审评结果“醇、鲜爽”较一致。相关性表明,苦度与咖啡碱、咖啡碱/儿茶素总量有较高的相关性。涩度与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水浸出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总量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21个雷山银球茶茶样作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主要品质特征生化成分测定和茶叶感官审评。试验结果得出:所测茶样的直径均符合雷山银球茶地理标准,76.2%茶样净重符合雷山银球茶地方标准;样品感官审评总分在84.6-90.4分之间,平均值为88.14分,滋味上体现出茶汤鲜、浓的品质特征;主要品质特征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含水量4.21%、水浸出物55.15%、茶多酚17.35%、游离氨基酸4.70%、酚氨比3.69、咖啡碱2.19%;水浸出物含量优于国家绿茶标准;含水量控制较好,利于贮存;其品质特征成分体现出一定的高水浸出物、高游离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特点。本文从感官品质和品质特征成分上对雷山银球茶推广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枞阳白茶产品特色性强,营养品质高。该文主要从枞阳县适种白茶地区的光照、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生态条件和枞阳白茶栽培、加工工艺出发,分析枞阳白茶独特品质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枞阳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独特的栽培、加工工艺,形成了枞阳白茶独特的茶条挺直、长短均匀、色泽翠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绵柔,叶底鲜嫩成朵、嫩绿明亮匀齐,维生素C、水浸出物、茶多酚、粗纤维、茶氨酸等指标优于同类产品的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湖北茶区引种的3个高氨基酸茶树品种黄金茶1号、安吉白茶和中黄1号的绿茶适制性,以湖北茶区主栽品种鄂茶1号为对照,分析了这3个引进品种所制绿茶的主要滋味成分、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和酚氨比均显著低于鄂茶1号,氨基酸总量及18种氨基酸组分(除亮氨酸、苯丙氨酸外)均高于鄂茶1号;黄金茶1号、安吉白茶和中黄1号依次检测出香气成分37、35和36种,各香气类别、组分及所占比例与鄂茶1号有明显差异;感官审评结果显示,3个引进品种所制绿茶中,安吉白茶品质最优,黄金茶1号次之,而中黄1号与鄂茶1号品质相近。3个品种引种到湖北后,所制绿茶具有苦涩味低、嫩香浓郁、滋味鲜醇淡爽等优良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研究水中Ca~(2+)质量浓度对龙井茶冲泡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冲泡后茶汤的滋味品质、主要滋味物质的含量及Ca~(2+)对主要滋味物质呈味特性的影响,探讨Ca~(2+)对龙井茶冲泡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中Ca~(2+)质量浓度的增加,茶汤香气和滋味品质都显著下降,茶汤鲜爽度、醇度和苦味强度显著下降,而茶汤涩味强度显著增强;主要儿茶素、咖啡碱和氨基酸的浸出受Ca~(2+)影响较小,当Ca~(2+)质量浓度达到20 mg·L-1时才略有下降,不足以解释冲泡茶汤滋味品质的变化;Ca~(2+)对主要滋味物质的呈味特性有明显影响,Ca~(2+)可增强EGCG、咖啡碱和茶氨酸的涩味,降低EGCG和咖啡碱的苦味、茶氨酸的甜味和鲜味。本研究表明Ca~(2+)对龙井茶滋味物质浸出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通过影响茶汤中滋味物质的呈味特性来改变茶汤整体滋味品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黄茶是我国的特有茶类,特殊的"闷黄"工艺形成了黄茶独特的滋味品质,探究黄茶感官滋味特征属性及其相关的化学物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黄茶滋味特征形成的化学贡献机制,为黄茶生产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我国传统黄茶产区典型黄茶样品,经滋味品质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研究典型黄茶滋味特征属性及相关化学组分。【结果】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不同产区及不同类型黄茶产品感官滋味在鲜、厚、收敛性及粗糙感等属性方面表现出差异;不同产区黄茶在滋味化学组分含量方面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本试验的典型黄茶样品中,滋味厚度和收敛性较为相关;粗糙感主要由鲜叶原料较低的嫩度引起,是区分安徽多叶型黄茶和其他黄茶类别的重要贡献因子,同时推测由于本试验条件下的黄大茶样品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化学组分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黄酮总量比值(GA/Fla)、没食子酸/儿茶素总量比值(GA/Ca)及没食子酸/生物碱总量比值(GA/Alk)与滋味粗糙感呈现较高相关性。黄茶滋味鲜感主要与茶汤中氨基酸有关,其中谷氨酸、茶氨酸/氨基酸总量比值(Thea/aa)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比值(Umami/aa)表现出与黄茶滋味鲜感的较强相关性。【结论】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粗糙感是多叶型黄茶的典型滋味特征。本试验条件下由于样品特点而表现出没食子酸、GA/Fla、GA/Ca及GA/Alk与黄茶滋味糙感相关;谷氨酸、Thea/aa、Umami/aa与黄茶滋味鲜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不同地区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5家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到厂现场进行普洱饼茶随机取样,共取样6个;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感官审评,在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进行内含成份分析,研究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的关系,为云南普洱茶的规范生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并与普洱茶的汤色、浓度、滋味密切相关;荼多酚含量相对较高的茶样其感官品质均高于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的茶样;咖啡碱含量和糖类物质含量时云南普洱荼的感官品质的影响不是主要因子,但可以适度增进云南普洱茶的内质.  相似文献   

19.
对黄金叶、安吉白茶、信阳群体种3个茶树品种在3月23日、3月31日、4月7日、4月11日、4月12日、4月13日、4月14日等7个时期制成的信阳毛尖茶进行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期,黄金叶、安吉白茶、信阳群体种信阳毛尖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总体表现为黄金叶安吉白茶信阳群体种,茶多酚和叶绿素的含量均总体表现为信阳群体种安吉白茶黄金叶。在春季早期黄金叶滋味鲜爽,叶底、汤色均呈现一定的黄色,品质风味独特。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品种茶多酚、叶绿素、咖啡碱等成分的含量逐渐增多,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滋味逐渐变浓,鲜爽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地区代表性普洱生茶和熟茶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审评评价其汤色和滋味,采用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和测色仪等,分析比较生茶和熟茶的主要生化成分以及色泽的差异,利用相关性研究分析与普洱生茶和熟茶的色泽、滋味相关的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除可溶性总糖、咖啡碱和茶黄素外,生茶和熟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20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茶和熟茶的色差差异明显,生茶a*值和b*值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熟茶;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生茶汤色与可溶性总糖显著正相关,熟茶汤色与茶多酚显著正相关;生茶滋味与没食子酸显著负相关,熟茶滋味与绿原酸、对羟基肉桂酸和咖啡酸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