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农村人力资本流动的动因以及人力资本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政府应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创新教育制度、建立人力资本补偿回流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满德  陈诗军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264-2265
从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入手,引出对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动因的探讨,进而提出防止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建勋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245-124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流失严重 ,给农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导致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推广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缺乏。笔者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防止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3):207-210,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我国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这个历史转变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够改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含量,也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转移的层次和效果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效应,现行城乡隔离的教育资源分配和就业机制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利影响,以及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建议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土地流转下农村人力资本流动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定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213-8215
农村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农村人力资本流动却受到了观念障碍、信息障碍、成本障碍、技能障碍、制度障碍、职位障碍、收益障碍和公平障碍八大障碍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动,阻碍了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实施。因此,主要就如何消除这些障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力资本是农业生产力的主要要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受工农、城乡差距的影响,农村人力资本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升学跳出"农门"、进城买房安家落户的途径不断向城市流失。本文归纳了湖南农村人力资本向城市流失的主要表现,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过度流失对湖南农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我国城乡公共教育投资不平衡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培养的人力资本通过升学和劳动力转移等形式大量流向城市或发达地区,造成农村人力资本严重流失。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依附性,农村教育投资也随着农村人力资本流失而流失,形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错位效应,并且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这种错位效应会进一步拉大城乡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尤其是城乡的收入差距,从而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未来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关键,它对新农村建设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流失严重。因此,要采取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办法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9.
从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出发,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流失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流失对农村社会造成的后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406-3408
基于麦克南等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了经济分析,考察了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本保护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农村人力资本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当前农村人力资本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特别是意识形态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意识形态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引导农民合理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2.
程宏如  吕立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883-2886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因而必须通过教育投入、技术培训、健康投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等路径,把农村人力资源从准备性和渗透性的、潜在的或停滞的生产力要素转变为直接的、现实的、可持续的、流动的人力资本,不断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力资本增殖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与区域内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及增长速度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重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情况对发展重庆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重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然后剖析重庆农村人力资本外溢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农民素质,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其运行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流动能力、生产能力等综合能力实现的。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和投资收益率相对低下等问题,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现象。国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学者在国外的研究理论基础上,基于国内的一些制度条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就影响因素的一个方面——人力资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培训及健康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三个主要方面,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旸  宋华明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185-187,19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最重要的一点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本文在综述农村人力资本投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配置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配置引起的不利于推进产业化和现代化、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进而从经济因素(留守农业、农村机会成本大;迁移收益与迁移成本比较)和非经济因素(传统就业心理;分享现代城市文明;追求更高的价值实现)来分析实现非农化配置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关建议:建立农村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善农村就业环境;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力资本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霞  韩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912-9913,9926
根据相关统计公报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总结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投资的优化对策:一是强化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二是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体作用;三是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四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五是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资。  相似文献   

19.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 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已经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了全新的解释。人力资本的定义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以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资本,是社会总资本的一部分。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通过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劳动力流动投资、卫生保健投资实现。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中最主要的一部分,这部分投资往往是由国家政府支持的,其投资的效果与政府教育政策、教育重点有关。作为企业,在进行教育投资时,主要是支持员工进行在职的继续教育。教育投资的直接成本指为教育支出的各种费用和劳务;间接成本对个人而言为因教育而放弃的收入,对企业而言为员工在受教育期间为企业少创造的价值。培训投资是直接服务于现实的人力资源,增加人力资源的技能存量的投资。培训分就业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种。无论是哪种培训都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有支付受训人员所需的直接货币成本和为培训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成本;而间接成本对个人而言为因参加培训而损失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收入,对企业而言为企业因受训员工参加培训而损失的工时和收入。劳动力流动投资指劳动力流动是现代经济社会普遍现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及其改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肖夫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35-573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有效利用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包括人力资本形成数量和人力资本利用效率2方面的含义,从2个方面探讨了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