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地区引种牡丹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革艳 《北方园艺》2007,(8):167-168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别名鹿韭、木芍药、洛阳花、富贵花,属毛茛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以色丹者为佳,虽结子而根生苗,故谓之牡丹."牡丹茎高1~2 m,二回三出羽状复叶,花两性,大型而美,单生于当年生枝条的顶端,多重瓣,花色丰富有红、粉、黄、绿、白、蓝、紫等色,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其花大色艳,香气怡人,为"花中之王".牡丹的繁殖,可以采用分株、嫁接、播种、压条、扦插、组培等多种方法.其中以分株、嫁接和播种法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3.
<正>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在春天里,不说话就十分美好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具有品种繁多、花色多样、色泽艳丽、富于变化等特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  相似文献   

4.
牡丹芍药辨     
正春天,正是牡丹、芍药盛开的季节。这是两种非常近似的植物,其花期相近,花形、叶形也较为相似,在植物分类学上都属芍药科植物(曾归为毛茛科)。人们不仅把牡丹称为"木芍药",在一些地区还把芍药称为"草牡丹",在古典园林中,芍药也多与牡丹种植在一起,以延长观赏期,由于芍药的花期在牡丹之后,故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之说。辨别牡丹是木本植物,其茎木质化,高可达2m,较为坚硬,冬季落叶后枝干仍然存在,翌年的早春再  相似文献   

5.
<正>牡丹又名洛阳花、木芍药、谷雨花。为我国的特产名花,花大色艳。富丽堂皇,号称"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历来,我国人民把牡丹作为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牡丹直到秦汉之间,从芍药中分出,称之木芍药。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始于南北朝。可见,牡丹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到了唐朝,牡丹逐渐成为一种名贵、时尚的观赏花卉。此时牡丹的发展从长安波及到黄河以南地区,并南下杭州,种植在江南一  相似文献   

6.
黄伯强 《花卉》2014,(3):39-39
牡丹的名称很多,她被称为京花、浴花、木芍药、百两金、浴阳花、花天子,天香、宝贵花、鹿韭、鼠桔、宝桩成、花梭、花师傅、花彤史、甘日草、山丹、山花等。据本草纲目载:“牡丹以花丹者为上,呈子而根上生苗,故谓牡丹。”  相似文献   

7.
<正>牡丹(Paeonia suffrutcosaAndr.)为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亚灌木植物,其花朵硕大,多姿多彩,被誉为"花中之王"。同时牡丹也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不仅被园艺师培育成不同类型的花卉品种,也是我国最早用于园林和商品化生产的花卉之一,  相似文献   

8.
芍药的栽培     
林云甲 《花卉》2011,(6):24-24
古人誉"牡丹为化王,芍药为花相",实际上,芍药的栽培历史至少3000多年,而牡丹即多只有2000年;芍药现有品种1000多种.而牡丹则仅近500种;芍药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属芍药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又名富贵花、木芍药、洛阳花等.牡丹花大且美,香色俱佳,故有"国色天香"的美称,更被赏花者评为"花中之王",在园林中常作为专类花园.牡丹原产于我国西北部,以黄河流域、江淮流域栽培为主,尤其以菏泽、洛阳最为盛名.山东菏泽,古称曹州,现有全国最大的牡丹种植基地,以"曹州牡丹甲天下"为世人称道,素有"牡丹之乡"之美誉.该试验从菏泽引种了7个牡丹品种,分别是:赵粉、银红巧对、十八号、乌龙捧盛、粉中冠、雪塔和曹州红,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简便、适用的栽培技术,为指导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伊藤牡丹",即牡丹与芍药的组(种)间杂种,亦即此类(此系列)品种或品种群的总称。人们通常所说的牡丹(或芍药),是指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牡丹(或芍药)原始种或者栽培品种(又称"牡丹组"或"芍药组")间的杂交种,或经过自然变异获得的品种后代。而"伊藤牡丹"则是牡丹与芍药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组(种)间杂交得到的杂种。由于她最早是大约在1948年,一位名叫伊藤东  相似文献   

11.
正芍药或许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没有兰花的高洁典雅,没有荷花的清新脱俗,亦没有紫罗兰的神秘优雅,但是我最爱的还是她。无论是芍药的繁多的品类,悠久的历史,还是芍药那集妩媚与恬静于一身独有的美,都足以让人眷念。芍药分支众多,有川赤芍、块根芍药、新疆芍药、多花芍药等,芍药花美,根系药用价值高,是良好的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之药。由于她那广泛的药用价值,"中华药都"亳州将其定为市花。芍药花期在五月,此时正是牡丹凋零之际,这让芍药  相似文献   

12.
<正>孙百义先生家住临沂市郊区岱庄,多年来喜欢写字画画,尤其喜欢画牡丹,进而深深爱上了牡丹花。退休以后,2006年秋天,他承包了村里的八亩地投资数十万元建起了"百义牡丹园",从"牡丹之乡"菏泽市购来14000棵牡丹和数百棵芍药苗木。其中牡丹有150多个品种,包括姚黄、魏紫、花二乔、赛雪塔、贵妃醉酒等多个名贵品种。  相似文献   

13.
彭元华 《花木盆景》2000,(1A):22-22
牡丹在我国栽培的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古无牡丹、统称芍药。自唐以来.始分为二。以其花似芍药.而干为木,又谓之木芍药。且有牡丹花王芍药相之说。”(见《通志》)到了唐宋年代更为盛名.并且有很多人为之撰文立谱,总结我国历代栽培的经验。现在根据古书记载,报刊介绍,以及本人经验,花农精汇,对牡丹的采种与育苗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芍药别名百芍、殿春、将离,属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为我国传统名花,古代就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其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较广,在公园、街头绿地及住宅、机关厂矿中都有栽植,也是理想的鲜切花花材,且根可作中药材"赤芍"或"白芍"。芍药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一诗,称赞牡丹为"国色",真切体现了牡丹雍容华贵,艳压群芳,花开时节动彻京城,神韵毕现。此诗不但表达了牡丹的美,更体现出牡丹成为"群芳冠绝"观赏花卉的悠久深厚历史。牡丹产业的持续发展给洛阳带来新的商机,更成为拉动洛阳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效媒介。保护和发展好牡丹产业,牡丹日常管理技术的完善和提高是  相似文献   

16.
以4个牡丹品种、8个芍药品种为亲本,进行了杂交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牡丹"彩绘×冠群芳"和芍药"粉玉奴×红玛瑙"组内杂交具有较高的亲和性;以芍药"粉玉奴"为母本,分别以牡丹"彩绘"、"粉中冠"为父本杂交获得了远缘杂交种子,并用ISSR分子标记对牡丹芍药远缘杂交后代进行真实性鉴定,2个子代确定为芍药和牡丹的远缘杂交后代,均属偏母型。扩增结果中出现了父母本都不具有的谱带,说明子代不仅遗传了亲本的特征而且突变产生亲本所不具备的新性状。  相似文献   

17.
<正>台阁现象,是指植物开花时花朵中心的生长点经再次分化花芽而开花的现象。现今在观赏花卉中台阁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特别是在大花型的观赏花卉(如芍药、牡丹),由于台阁现象在芍药、牡丹中相当普遍,所以台阁现象已成为芍药、牡丹花型分类的重要分类之一。台阁现象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观赏花卉的花瓣重瓣程度,也就增加了其观赏性。与芍药、牡丹的大型花相比,樱花的花型虽小,但其有些品种的台阁现象也是相当  相似文献   

18.
徐海宾 《西南园艺》1999,27(1):41-42
天下第一香——兰花。人间第一香——茉莉。江南第一香——玉簪。扬州第一花——琼花。名花第一娇——芍药。凌波第一花——水仙。薰风第一花——荷花。花中二艳——牡丹、芍药。岁寒二友——腊梅、  相似文献   

19.
<正>盆艺小品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以前曾划归毛莨科)落叶灌木,其品种很多,株型的大小和花色、花形有很大差别。用于制作小品的牡丹品种,要求枝干苍老,古朴端庄,表皮斑驳,苗龄较大的天然老桩,像‘盛丹炉'、‘似荷花'等品种,也可选择容易开花,生长速度适中,能够保持原有花色、花型,枝干较粗,节间较短,分枝多而且枝干宜造型的品种,像‘朱砂垒'、‘赵粉'、‘胡红'、‘脂红'等。花谚有"春天栽牡丹,到老不开花",因此牡丹小品  相似文献   

20.
牡丹,毛茛科,芍药属,又名木芍药、洛阳花。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为我国特产名花,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自古尊为花中之王,有富贵花之称。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将牡丹作为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而广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