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改良剂与培肥方式对咸灌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改良剂对咸灌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咸水灌溉下小麦大田种植试验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改良剂与培肥方式结合等10个处理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施用改良剂与培肥方式对咸灌土壤理化性质、养分状况与小麦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和培肥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大渗透系数和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pH和全盐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各处理的碱解氮含量低于对照处理;同时可提高小麦产量。因此,在本试验中,T4和T5处理,即改良剂B(醋渣+牛粪+石膏)+有机肥+无机肥和改良剂B+无机肥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使小麦增产的效果最好,可作为充分利用咸水资源和盐渍化土壤改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活体荧光显微术,PEG切片荧光显微术,半薄切片光学显微术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粳稻台中65小孢子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胼胝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胼胝质最早于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出现于花粉囊中。进入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胼胝质首先在小孢子母细胞靠近药室中央的初生细胞壁上沉积,并于减数分裂Ⅰ终变期形成完整的胼胝质壁;随后胼胝质在小孢子母细胞中央开始沉积,并向四周扩展形成第1个赤道板,随后形成第2个赤道板;减数分裂后,四分体周围的胼胝质解体释放出小孢子。小孢子早期,绒毡层细胞中积累胼胝质类物质,小孢子核周围也开始沉积胼胝质,逐渐形成完整胼胝质壁;小胞子晚期,绒毡层细胞开始解体,药室内壁细胞开始加厚,其加厚的物质为胼胝质类物质。二胞花粉早期,小孢子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营养细胞和具有胼胝质壁的生殖细胞,随后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积累胼胝质,生殖细胞的胼胝质壁开始解体;二胞花粉晚期,药室内壁加厚完成,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继续积累胼胝质,花粉成熟期,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积累了大量胼胝质。对胼胝质在小孢子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17个用于大白菜常规育种的基因型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有16个基因型经由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获得小孢子胚。这些基因型包括从早熟晚熟的各种类型。各基因之间在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产量最高的两个基因型T11和CC11,平均每百花蕾分别达35928和34132个胚。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小孢子胚胎发生具有明显影响;在10/20℃(液/昼)的部分控温温室生长的供体植株,  相似文献   

4.
芝麻基因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群体改良对芝麻雄性不育原始材料进行基因重组,产生了大量优秀变异。用系内连续姊妹交,回效等手段育在敢综合农艺性状良好,不育度为99%以上,不育株率稳定在50%左右可供可杂交种生产应用的ms86-1不育系。形态学研究证明,所选不育系雄蕊败育彻 底,雌蕊发育正常,具有正常的结籽能力;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后的无液泡小孢子期;雄性不育性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根据初步的遗传分析推测,不育性可能不是受单隐  相似文献   

5.
根肿病菌致病机理比较复杂,发病症状表型各异,一些抗病品种的抗性也不十分稳定,所以在根肿病的防治上具有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找到根肿菌孢子灭活方法对于根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市面上几种常用的药剂和一些通用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几种高效、快捷的根肿菌孢子灭活方法,为降低根肿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其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温度处理根肿菌菌液时,温度越高根肿菌孢子越容易失活,当温度达到75℃时,开始出现完全失活的现象;几种药剂处理根肿菌菌液时,高锰酸钾和酒精对根肿菌孢子的灭活作用更好;浓度梯度实验表明,0.3%高锰酸钾和50%酒精对根肿菌孢子灭活效果明显。综上所述,可以通过高温灭菌和酒精、高锰酸钾相结合的方式对根肿菌孢子进行灭活,从而进行早期的防治,降低植物的发病率。本研究对于芸薹属作物对根肿菌的防病和控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田辉  孙蒙祥 《作物学报》2003,29(1):49-53
油菜(Brassica napus L. Cv. Topas)小孢子经高温(32℃)预培养导致外壁开裂, 形成裂外壁小孢子. 微室饲养培养技术结合定位追踪观察证实裂外壁小孢子具有胚胎发生能力. 33.3%的裂外壁小孢子能启动细胞分裂, 其中13.3%的裂外壁小孢子能持续分裂, 并遵循胚胎发生途径. 与完整小孢子不同, 第一次分裂既有均等分裂, 亦有不均等分  相似文献   

7.
提高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11个甘蓝型油菜基因型为材料,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如何提高可培养的基因型范围和产胚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油菜基因型中有10个基因型可以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达90.9%,表明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油菜基因型范围比较宽,但各基因型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很大,每花蕾产胚量为0.08~3.53个,TR4和TR9两个基因型每花蕾产胚可达3.23,3.53个。以TR4和TR9两个基因型为试材,进一步改进培养基和培养方法,采用NLN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和活性炭方法,可大大提高产胚率,产胚量分别达到7.11和10.05个/蕾;接种后,小孢子经33℃高温预处理可显著影响产胚量。子叶形小孢子胚在光下适当培养后转入B5 BA 0.2 mg/L NAA 0.02 mg/L继代培养基上,大多数胚能长成绿芽,B5 6-BA 0.2 mg/L 3%蔗糖 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相似文献   

8.
不同疏花留果方式对红色梨32号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主要研究红梨32号果实生产过程中的最佳疏花留果的方法。以红梨32号为试材,采用不同果实序位的留果方式以及不同疏花疏果的方法,在红梨32号的开花期、结果期以及果实成熟期,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结果枝上,1-6号果位上每个果位留果一个以及每个果位上不进行疏花蔬果,平均单果重、平均果实纵径以及果面果锈面积差异性显著,2、3、4号果位的果型端正,无生理落果现象;同时,一结果枝上同时保留2、3和4号果位的花朵,每朵花序留2个果,平均单果重最重,达284.45g,较其他留果方式差异性明显,果形指数为0.878,此处理方法有明显的果实增重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梨树合理的果位留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孢子培养在油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82年Lichter首次在甘蓝型油菜中进行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以来,国内外在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方面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包括油菜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因素,小孢子植株的再生、成苗、大田移栽、染色体加倍等,近年来又对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加以了改进,笔者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情建立了大田条件下油菜高效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用该体系对甘蓝型油菜和新疆野生油菜的体细胞杂种后代进行小孢子培养的出胚率达到300枚/皿以上,采用小孢子苗直接移栽大田技术,成活率达到89.0%。此外还成功构建了含127个DH系的黄籽油菜DH群体及含115个DH系的粒重分离群体。  相似文献   

10.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特征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作为大绍兴城市中的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特征,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提高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对提高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和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个大白菜品种(品系)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有21个品种诱导出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极大,每花蕾产胚在0.1-14.66个之间。比较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和激素的NLN培养基的培养效果,以NLN+13%蔗糖的效果较好。接种后,小孢子在33℃高温预处理24—48h,产胚量较高。B5+6.BA0.2mg/L+3%蔗糖+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式对组织培养中高山羊齿孢子成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方法]利用NaClO、NaClO+酒精、升汞、升汞+酒精、升汞+NaClO、酒精这6种不同灭菌方式研究其对高山羊齿孢子成活率的影响;考虑4因素基本培养基、蔗糖、NAA、6-BA进行L16 (44)正交设计,研究其对高山羊齿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6种灭菌处理中,NaClO+酒精的灭菌效果最好;酒精的灭菌效果最差;在正交实验中,以1/2 MS+3%蔗糖+1 mg/L 6-BA+0.1 mg/L NAA为高山羊齿孢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萌发率达63.69%,以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萌发率最低.[结论]2种不同的灭菌剂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灭菌剂的效果好;基本培养基对高山羊齿孢子萌发率的影响最大,影响顺序为:基本培养基>6-BA>蔗糖>NAA.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薄切片和石蜡切片法对碎米桠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碎米桠的花药具有4个花粉囊,花药壁有4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双子叶型;2)药室内壁呈纤维状加厚,绒毡层为分泌型绒毡层;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4)四分体小孢子呈四面体形排列,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具有6个萌发沟。研究发现,碎米桠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特征与多数已经研究的唇形科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稻曲病菌初侵染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空中孢子捕促方法方法证明稻曲病菌孢子在田间具有气流传播的能力。种子和土壤带蓖不可能是田间的主要初侵染源,萌发的黑色厚垣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在稻田外可能有适合于稻曲病菌黑色厚垣孢子体眠,并能在翌年夏季打破休眠,诱导萌发的菌源基地或中间寄主。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4个小白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在NLN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活性炭,研究其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5 g/L),有利于小孢子胚的诱导和形成,供试材料(N4,N8)添加活性炭处理胚诱导率较未添加活性炭的处理分别提高19,66.5倍.采用添加活性炭(0.5 g/L)的NLN培养基对24份小白菜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有20份材料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为83.3%.表明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有较好的效果.不同基因型间胚诱导率差别较大,每花蕾诱导胚数为0.4~86.7个.依据胚诱导率的高低可将其分为极易诱导、易诱导、难诱导和不能诱导出胚4类.B5 6-BA 0.2 mg/L NAA 0.02 mg/L 活性炭0.5 g/L 3%蔗糖 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幼胚长成植株.  相似文献   

16.
谷子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谷子SMA-1的无融合生殖为无孢子生殖和二倍体孢子生殖两种类型。无孢子生殖类型与专性无融合生殖狼尾草相同,单核胚囊经二次有丝分裂形成四核胚囊,无反足细胞。二倍体孢子生殖类型与磨擦禾相似。胚珠发育不同时期的观察统计表明,该系前期的无融合生殖频率较高,达13.3%,在有性、无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和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简报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29  
植物的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方法最先在毛叶曼陀罗(Datura innoxia)上,以后又在烟草、矮牵牛、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上试验成功。八十年代初,在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油莱(Brassica napus L.)上获得突破,后相继在该属的埃塞俄比亚芥菜(B.carinata)、黑芥(B.nigra)、大白菜(B.campestris spp.pekinensis)和结球甘蓝(B.oleracea spp.capitata)上获得成功。在植物育种应用方面,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方法较花药培养表现了更大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以更高的效率获得单倍体来缩短常规育种周期,而且还可以比较方便地用于诱变、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离体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一套甘蓝型油菜6×6半双列杂交组合和1个F2群体进行了离体小孢子培养。 不同基因型(组合)间产胚率差异极显著, 小孢子产胚率的广义遗传力为0.85。 F1小孢子产胚率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平均优势率为10.52%。 小孢子产胚率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 根据一般配合力的大小, 可将供试亲本分为高和低配合力  相似文献   

19.
蕨类植物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又称孢子繁殖,是蕨类植物栽培的主要繁殖手段。它具有操作简便、节省空间、成本低、繁殖量大的特点。目前国内蕨类植物的生产单位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种苗来进行分株繁殖。市场上的蕨类植物品种比较单调。笔者从事蕨类植物的引种驯化和栽培繁殖工作多年,引种的数量和种类较多。由于异地栽培环境的差异与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差等原因,由原来的400多种植物中仅筛选出100余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引种栽培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只有通过孢子繁殖这条途径繁育出幼  相似文献   

20.
植物游离小孢子及其培养所获得的组织是植物基因工程中优良的受体,它们具有单倍性和较高胚胎发生能力的特性。因此,以它们为受体构建遗传转化体系可以快速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植株。通过综述植物游离小孢子及其培养所获得的胚状体、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激光微孔穿刺法、显微注射法、电激法、PEG介导法等转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对目前游离小孢子作为转化受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